北京地区哪个大学招生MEM工程管理硕士 MEM工程管理硕士北京招生
2023-04-05
更新时间:2023-03-18 14:01:01作者:佚名
诱之以利的意思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而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欲望。所以,自古至今,说服别人无非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将道理说清,利益给足,自然能打动人心,达到目的。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剿灭吴国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而勾践能有这个机会,全在于当年吴王夫差没有将越国彻底消灭。夫差之所以没有下定决心一举灭掉越国,以致留下后患,却与当时他宠信的大臣伯豁的进言大有关系。
吴国打败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向夫差求和,愿举越国全民投降吴国,并带着妻子去服侍夫差。伍子胥劝夫差说,越围与吴国世代都是仇敌,现在既然打败了他们,就应一举吞并越国,不能让越国再存在下去。夫差觉得有理,准备彻底灭了越国。勾践为了保存越国,与群臣商议计策。大夫文种献策说,夫差即位不久,打了这次大胜仗已经巩固了地位,一时应该没有什么打算了,现在坚持灭越,都是伍子胥的注意。而吴国太宰伯嚭这人贪财好色,而且他与伍子胥一直有矛盾,却很得夫差的喜欢,可以从这个人身上想办法。于是,勾践让文种去买通伯嚭,促成和议。
文种带着美女、珠宝和白璧夜访伯嚭,并卑躬屈膝地对他说:“东海贱臣越王勾践派我来禀告太宰,他因年轻无知,得罪了吴王,现在懊悔已经来不及了。他久闻太宰对吴王有显赫的功勋,是吴王的心腹爱臣,所以特意派我送来美女和若干礼品,表达对太宰的万分敬仰之意。勾践想求太宰在吴王跟前促成和议,他甘愿为吴王内臣,伺候吴王,那么我们越国也就名存实亡了,从此对吴国再没有一点威胁,只想保留个名字罢了。一旦太宰促成了合议,此后,贡物将源源不断地供奉给您。”
此时,伯嚭虽对美女、珠宝已经有些动心,但仍不满意地说:“眼看着越国就要打下来了,那时你们全国都归我们吴国了,你这一点东西算什么?”
文种说:“我国虽然打了败仗,但现在还有一支精兵。吴国如果逼人太甚,我们将杀妻杀子,烧毁宝物器皿,与你们背水一战。吴国就算最后胜了我们,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座空城罢了。没有了美女、珠宝,没有了粮食,就算你们灭了越国还有什么用呢?剩下的一点东西,等再分到太宰的名下,恐怕就什么都没有了吧!但要是太宰促成了此事,那么勾践名义上是来服侍吴王,其实就是来服侍太宰您呀。以后,春秋进贡的宝物就会先人太宰府再进宫中。那样的话,可以说是太宰您独揽全越国之利,别人连边都沾不上。希望太宰您好好考虑考虑。”
伯嚭觉得文种说得很有道理,露出了笑容。文种趁热打铁,接着又说:“我随身带来的美女,是从勾践的王宫中专门挑选出来的,将来还会搜寻民间的绝色送来伺候太宰。”伯嚭笑道:“既然越王不找别人而先找我,一定是因为了解我不是一个乘人之危的人,这使我感到很欣慰啊!那好,明天我一定在吴王跟前竭力促成和议。”
第二天,伯嚭见到夫差的时候,报告说文种又来求和了,并反复说明接受越国的投降既能得实惠,又能得仁义的名声,这可是当盟主很重要的一个条件。而且,勾践夫妇愿意人吴为臣,伺候吴王,这样,越国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接受投降远比穷兵黩武要好得多。再说,吴王即位还不到两年,内部还不十分稳定,对外用兵需要速战速决,而不利于拖延。再与越国打下去,对吴王的地位也有影响。夫差一想很有道理,便应允了。当下就召见文种,商定勾践夫妇于第二年5月入吴称臣,越国所有,尽入吴宫。当伍子胥听说前来劝阻的时候,却为时已晚。
文种夜访伯嚭,先晓之以理,让伯嚭明白留下越国对吴国的种种益处,尤其是对他的好处,然后再诱之以利,讲明以后会源源不断地送来美女、珠宝等。这样,伯嚭想不动心就难了。当然,这也是利用了伯嚭贪财好色,而且对越国向来没有什么恨意而得来的结果。
抓住核心,对症下药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往往是矛盾复杂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每件事情的每个问题我们都一一去解决的话,恐怕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其实,每件事的核心问题往往只有一两个,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些核心矛盾,就能提纲挈领,看清事情的脉络,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把力气都用到这个主要问题上,事情再解决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清朝康熙年间,台湾还一直由郑成功的后代统治,没有归附清朝。康熙皇帝想收复台湾,几次出兵都没成功。这时,康亲王举荐姚启胜出任福建总督,全权负责收复台湾。姚启胜是浙江会稽人,跟随康亲王多年,在大小平叛战役中屡建奇功,康亲王对他十分器重。当时在起用姚启胜的问题上,朝廷内部曾有不少反对意见。康熙亲自召见姚启胜,当面对他进行了策问考察,随后才正式让他上任。
当时的台湾虽然内部矛盾严重,十分混乱,但因为台湾官员和百姓都不了解,也不相信清政府,所以台湾军民的抵抗情绪很强烈,再加上清朝水师没有台湾水师善于水战,因此收复台湾对清政府来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姚启胜上任后,针对当时台湾的状况和官民的心理,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方针,在对郑家军进行军事打压的同时,一反原总督不信任当地人的态度,安抚居民,并广贴布告,宣传保护沿海百姓,欢迎他们投诚。这一举措很快收到了效果,渐渐有沿海居民前来投诚。其中有个叫黄震的人曾是郑成功手下的百夫长,郑成功去世后,他降清归闽,以道士的身份隐居在福建,静观两岸的形式变化。
他看到姚启胜的安抚的确是出自真诚,受到感召的他主动找到姚启胜,建议修建专门安置台湾投诚官兵的场所。姚启胜接受了黄震的建议,在漳州修建了“修来馆”,专门用来安置降清官兵。姚启胜对投诚者不计前嫌,给予高官厚禄和妥善安置,而郑氏政权内部此时则矛盾重重,连军饷都快要发不起了。两相比较,人心自然渐渐归附于姚启胜,于是投诚者与日俱增。就连台湾派来的使者傅为霖也被姚启胜收为内线,暗中为清军通风报信。在台湾郑氏正式归降前,约有十三万郑氏官兵已经投诚降清。姚启胜的招抚政策为收复台湾立下了头功。
至此,台湾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再进行军事剿灭已经变得相对容易。而此时的核心问题已经由人心向背转为了纯军事问题。原清军将领大多不善海战,所以清政府兵员虽多,要收复台湾,却还缺了一个熟悉台湾、善于海战的将领。姚启胜深知这点,于是他多次力荐降清的台湾旧将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但因施琅的侄子在郑家军中任职而一直没有成功。
姚启胜却没有就此死心,后来又进行各方调查,在弄清施琅的侄子因密谋降清而被杀害后,他再次将施琅举荐上报,并详述了施琅与郑家的这段不共戴天之仇,施琅因此才获得了康熙的信任。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力排众异,郑重宣布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封太子少保。施琅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率兵攻占台湾门户澎湖列岛,歼灭郑家军主力。此后,康熙又让姚启胜招抚台湾郑氏当局。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权者郑克壤决定归顺清朝。至此,台湾又重新被纳入清朝版图中。
清朝之所以能够成功收复台湾,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康熙皇帝大胆起用了姚启胜和施琅;而施琅之所以成功又要依赖于姚启胜对他的招抚和大力举荐。
收复台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但南于姚启胜抓住了最为主要的问题,并下全力去解决这些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就注定了这场战争最后的结局必定会以清朝的胜利而告终。所以,无论看待什么问题,都要注意去领悟其最关键的核心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自然也就会药到病除了!
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
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当身处顺境时,人们往往会志得意满,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好的一面,总是幻想着成功之后的种种美事,却忽略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自然也就没有考虑如果失败了该怎样应对。所以常有人说,处在逆境自然是不幸的,但不会有太多危险,因为趴在地上的人是不会被摔死的。最可怕的是已经身处高峰却只知道欣赏高处的风景,而忘记了脚下的深山峡谷。这种人很容易摔下来,而一旦摔下来就往往会粉身碎骨。
任何人、企业或是国家都随时有可能陷入到危机当中,失败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避免,应付失败最好的方法就是凡事事前就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不理想的结局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容应付,而不至于手忙脚乱。美国著名商人特朗普曾说过:“有人说我只相信积极思维的力量。事实上我却很相信消极思维的力量。在经商方面我恰恰是十分保守的。每做一笔生意,我总是预先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你凡事都先做最坏的打算,也就意味着你有能力应付最坏的情况,那么成功将会不期而至。”
从前有头驴,它毫无怨言地帮主人拉磨,每天都重复着单调的劳动。一天,小马跑来告诉它,主人已经买回一台小钢磨,今后就不再用驴拉磨了。驴听到这个消息,经过短暂的兴奋后,反而变得心事重重起来。小马便问题:“驴兄,你马上就要从这种枯燥的日子中解脱出来了,为什么还叹气呢?”驴说:“有了钢磨就不用我再拉磨了,这当然是好事,可一旦不用我拉磨了,那我又去干什么呢?主人该不会杀了我吧?”小马却高兴地说:“你从此可以帮我一起给主人搞运输,也可以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是很好吗?”驴连连摇头说:“那样每走一步都会碰到新情况、新问题,多可怕呀!而且我又没你跑得快,又不熟悉环境,如果做不来,说不定主人就会杀了我呢!”小马说:“唉,也对,谁叫你是个蠢驴呢。不过,你也不要悲观,主人怎么会随便杀你呢。”果然,第二天主人就不让驴拉磨了,而是带着它和小马一起去搞运输。驴很害怕做不好会被主人杀了,于是它就努力地工作,只为了能够活下来。而小马却不以为然,驴来帮它后,它反而懒惰了很多。
一段时间后,驴已经适应了运输的工作,而且驮的货物比小马还多。尽管如此,驴还是每天提高警惕,并暗暗探好了路,一旦哪天主人来杀它,它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栅栏的缺口处跃出去,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它相信自己已经可以跃过那道从前无法逾越的栅栏了。终于有一天,主人拿着刀向他们走过来,警觉的驴很快就发现了,奋力向栅栏跑去,跑了一段后它才注意到主人竟然是要杀小马。小马也直到这时才发现主人要杀它,惊慌地朝栅栏跑去,但它最近工作太懒散了,曾经那道可以轻松跃过的栅栏已经成了它生命的障碍。最终,小马被主人杀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就像上文中的驴那样,随时都要有危机意识,而不能自以为聪明能干,就不思进取,以为永远不会有危险降临在自己身上,总是幻想着自己已经多么多么优秀,而忘记了自己脚下的路可能已经不再踏实,随时都有陷下去的可能。每做一件事,预先都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就没有什么结果能逃出你的预计,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应付那些结果,而且这样做的话,往往会有令你惊喜的结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