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隐瞒婚育情况单位能解除合同吗

更新时间:2023-03-30 19:05:53作者:佚名

职工隐瞒婚育情况单位能解除合同吗

职工隐瞒婚育情况单位能解除合同吗

  职工隐瞒婚育情况用人单位能不能以此为理由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呢?法律对劳动者的告知义务又有什么规定呢?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用人单位能不能以职工隐瞒婚育情况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进行招聘时,为了招用合适的劳动者,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客观真实地告知用人单位。这是《劳动合同法》确定的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履行的。对于劳动者违反告知义务,尤其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的,将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据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上述劳动者如实告知义务的内容通常理解为与劳动合同履行直接相关的情况,一般包括劳动者的技能、工作经历、学历、健康状况等。你在入职时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填写职工登记表实际就是在履行告知义务。对于你的技能、工作经历、学历、健康状况等,你应当如实陈述,否则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你在婚育状态一栏,隐瞒真实情况而填写为已婚已育,无论动机如何都是不诚信的行为,应予以批评,但仅该项内容的不真实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我国的劳动法亦明确规定,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妇女权益保障法》更是规定了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企业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解除形式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随意解除合同。但是,在发生某些特殊情况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已经成为不可能、没必要以及会招致一方或双方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时,双方当事人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解除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与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出现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在法定解除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不与另一方当事人协商,也无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认为继续履行合同已经没有必要时,与另一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与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约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决定,而必须是双方的行为,其解除的条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出现,只要当事人双方在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就可以了。


为您推荐

公民去法院起诉离婚的流程 自己去法院离婚起诉的流程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法院正式受理案件。3、案件移送民事庭审理。4、民事庭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5

2023-04-13 07:03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具体计算方法:1、执行款=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2、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迟延履行期间。

2023-04-13 07:03

交通事故致死要赔偿哪些费用

般来说交通事故死亡赔偿主要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费、以及其他合理费用。 具体数额各地不一样,需要根据责任、户口、被抚养人人数及年龄、当地生活水平、保险等综合计算。按照道路交通

2023-04-13 07:03

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工厂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明确标准:发两倍工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2023-04-13 07:03

房屋质量出现问题怎么办,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有哪些?

房屋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如经保修单位维修后导致房屋使用功能受到影响,或因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开发商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超出了保修期,业主可与物业公司协商维修事宜,但需自己承担维修

2023-04-13 07:03

向法院起诉离婚的程序有哪些(起诉离婚的程序?)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法院正式受理案件。3、案件移送民事庭审理。4、民事庭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5

2023-04-13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