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第一课 | 金一斌书记为2023级研究生讲授《中华文明之统一性》

更新时间:2023-10-14 20:35:15作者:无忧百科

新生第一课 | 金一斌书记为2023级研究生讲授《中华文明之统一性》


10月1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金一斌为2023级研究生讲授《中华文明之统一性》新生第一课,带领他们共同领略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演进历程、丰富内涵和重大价值,勉励同学们传承爱国基因,挥洒青春艺笔,担当复兴重任。


金一斌带领同学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中华文明的深刻阐释。中华文明具有五种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一)中华文明:统一性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对文明的发展繁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大一统”理念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追求疆域领土统一、推崇中央政府权威、注重文化共识凝聚,反对国家四分五裂、价值观虚无混乱。


回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大一统贯穿始终,延续不辍,代有递嬗。从青铜器何尊的“宅兹中国”铭文到《诗经》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孟子所言“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天下定于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到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中国逐渐发展为以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作为最高核心价值的多民族交融的统一国家,中华文化里的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

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与孔子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义相近。历史上,许多风云人物身逢盛世就把“学而优则仕”“出将入相”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身处乱世则把天下一统、问鼎中原作为一种政治追求和终极目标。其中所体现的,就是对天下一统的集体认可和最高政治诉求。历史一再证明,只要中国维持统一局面,国家就能够强盛安定、发展繁荣,人民就会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二)中华文明:汉化主流

从汉朝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到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再到明朝的洪武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历史告诉我们,唯有统一的王朝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文明和先进的社会治理。“大一统”观念逐渐衍生出“文化一统”“政治一统”“地域一统”和“民族一统”的新内涵。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谋求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历代中国人始终追求统一、趋于统一、实现统一。


通过中国与欧洲西罗马两大古国治乱兴亡的深入对比与分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是“族群融合的混一天下”,而罗马则是“族群隔离的瓜分天下”。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互鉴融通,正是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三)中华文明:统一是常态

梁启超对中国历史进行总结并指出“中国自秦以降,以统一为常态,而分裂为变态”。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到汉武帝、宋武帝、唐太宗、元世祖、明成祖、清圣祖……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断开疆拓土,实现一统天下的雄图霸业。


“大一统”带来的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生产的兴盛、人口的繁衍、财富的积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后世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信仰,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为中国的长期统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信仰力量。“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中华大地各民族团结统一,中华文化深度融合。多个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文化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中国史五千年,大一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这一传统早已跃出政治实体视阈,升华为一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内化为中华民族内心强大的文化信仰和政治使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中国所有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所有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寄语新生

互动环节中,有同学提出明清两代呈现出明显具有地域性的绘画流派是否与历史发展有关的问题,金一斌做了回应:艺术的发展、画派的产生和历史的发展非常有关,深厚的人文积淀,浓厚的文化氛围,兴盛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国家主权的完整。回顾艺术史,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名家名作都诞生在大一统的王朝,而历史上的分裂、战乱年代则几乎不可能出现艺术流派的繁荣和优秀文艺作品的涌现。


比如两宋时代文化昌明、秉持正统,前迈汉唐、后启明清,诗、书、画熔为一炉,创造了大量影响千年的伟大绘画。而北宋和南宋的绘画,也有很多不同,比如在构图上,北宋多为“全景式”的宏大式构图,南宋则走向了边角之景的小景布局,“马一角”“夏半边”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的观照方式和表现技法。再如“南宋四大家”之首的李唐,横贯北、南两宋画院,随着宋室的南渡,为了适应江南的环境和风物,李唐的作品风格也发生了转变,从工整细致、繁密丰健的山水画风转变为简率疏放,更加强调人物和情节的刻画、融入情感、细腻又不失刚劲的新画风。江南之地与宋代之际相互成就,让宋韵成为最具江南辨识度的文化名片。


课程最后,金一斌向新生寄语:同学们要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将个人、集体、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要发挥专业优势,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艺术的力量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鲜明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的维度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文 字|方 舟

摄 影|申 博 傅江杰

编 辑|陈 思 罗行原 宗裕翔

责 编|庞 洋

审 核|徐 元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