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站wtt常规挑战赛比赛时间是从11月7日开始吗?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34:29作者:无忧百科
“中国最大的玻尿酸原料供应商”“国货之光”等等,都是社交平台上自媒体博主给华熙生物打上的标签。打开华熙生物的直播间,即使是工作日的中午,也有不少人在观看,主播滔滔不绝地向观众介绍各种产品功效,弹幕上频繁刷出“抗老精华”等产品名称,购物激情一触即发。
不同于今年A股市场其他行业,美容护理行业整体发展较好。据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显示,截至8月30日,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美容护理行业共有32家上市公司,除广州浪奇和青岛金王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发布半年报外,剩余30家公司,有18家都实现了净利润增长。其中,护理用品公司可靠股份增幅最大,同比增长3844.05%,名臣健康、锦波生物、科思股份、倍加洁分别以267.05%、177.66%、138.69%、96.2%的增幅位列前五。
不过,在行业整体向好的大氛围中也存在一些个例,敷尔佳、中顺洁柔、华熙生物等耳熟能详的品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其中,华熙生物的净利润自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27%。
从半年报看,华熙生物在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上下了不少功夫,仅今年上半年在销售费用上就投入14.2亿元,占总营收的近半,而这超高的销售费用或许也是华熙生物此次增收不增利的原因。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具体来看,华熙生物今年上半年营收为30.75亿元,同比增长4.77%;归母净利润为4.25亿元,同比下降10.27%,这是该公司2019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截至8月31日午间收盘,华熙生物跌2.07%,报收91.61元/股。
公开资料显示,华熙生物凭借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技术平台,以及中试成果转化平台、配方工艺研发平台、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应用机理研发平台在内的六大研发平台,建立了生物活性材料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其中,在功能性护肤品方面,华熙生物旗下拥有有“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等多个品牌,这四大品牌也是华熙生物的主要收入来源。上半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19.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3.92%。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的收入分别为6.32亿元、5.43亿元、2.17亿元、3.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的业绩表现出现整体下滑,收入同比下降7.56%,毛利率下降4.35%。四大品牌(按照上述顺序)的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04%、10.10%、16.81%、29.62%。
如此来看,华熙生物此次净利润出现下滑与功能性护肤品的营收、毛利率的双双下降脱不了干系。但令人奇怪的是,无论是在短视频平台还是电商平台上,华熙生物旗下产品都炒的火热,为何“网红产品”却没能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长?
流量难以驱动业绩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和社交软件直播带货功能的崛起,美容护理行业的销售费用也持续走高。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终端显示,目前已披露半年报的30家美容护理业内企业,今年上半年在销售费用上共计投入106.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403.07亿元的26.52%。
其中珀莱雅、上海家化和华熙生物分别以15.8亿元、15.797亿元、14.2亿元位列销售费用前三。在销售费用率上,丸美股份、贝泰妮、华熙生物以远超行业水平的销售费用率名列前茅。此外,无论是销售费用还是销售费用率,华熙生物都在行业内排名第三,珀莱雅和上海家化的销售费用率也排在前列,分别为第四名和第五名。
从华熙生物披露的销售费用明细来看,线上推广服务费占比最高,今年上半年在该项共投入7.12亿元,同比增长51.17%,占销售费用总额的50.14%。而事实上,华熙生物线上推广服务费用已不是第一次激增。2020年华熙生物线上推广服务费用为4.93亿元,较前一年同期猛增374.04%。
对此华熙生物表示,随着近些年电商行业发展,一方面,公司继续加大在天猫直通车、京东精准通等传统电商平台推广方式的投入;另一方面,为提高各大品牌及线上店铺的曝光度和影响力,通过抖音信息流、小红书种草等新媒体营销。此外,还加强了与KOL平台头部主播的合作,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提升店铺的销量和客户流量。
大规模的营销推广投入的确让华熙生物在2020年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20年报数据显示,华熙生物营业收入为26.33亿元,同比增长39.63%;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0.29%。其中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112.19%,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1.15%;毛利率为81.89%。
短期内推广费用的大量投入的确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销量有着显著作用,但长期来看,销售费用的提高带来的是产品成本的增长和毛利率的下降。从近年来华熙生物披露的业绩报告来看,其销售费用持续增加,产品毛利率的整体走势却在向下,收入也从前三年的成倍增加到2020年增幅仅为38.8%,甚至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负增长。
华熙生物表示,受消费疲软、消费者购买意愿趋于保守的影响,以护肤品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市场受到一定冲击,流量红利趋缓、流量成本趋高,叠加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营管理需要进一步升级的背景,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降低发展速度,从而造成销售收入增速下降。
华熙生物的功能性食品也在今年受到了质疑,特别是在2021年推出的玻尿酸饮用水品牌“水肌泉”。今年2月,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号发布了题为《上海市消保委四问玻尿酸食品乱象|“3·15”系列发布之一》的文章,其中指出,目前没有任何权威证据证明,食用玻尿酸能促进体内透明质酸的合成。
华熙生物方面透露,为应对销售收入增速下降,今年下半年将有多款新产品上市。但其能否凭借这些新产品力挽狂澜,仍是未知。
供应商成竞争对手
近期,华熙生物持有1.64%的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湃肽生物”)的深交所IPO进入问询阶段。而值得玩味的是,华熙生物于湃肽生物而言,不只是股东这一个身份,同时还是湃肽生物的大客户和竞争对手。
据了解,湃肽生物拥有信号类肽(抗老化类)、神经递质抑制类肽(抗皱类)、承载类肽(修复类)及特殊功能肽(其他类)等多种功效的多肽化妆品原料产品。并凭借其自身领先的多肽化妆品原料开发技术与规模化生产能力,为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等知名化妆品企业提供多肽化妆品原料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2年6月29日,华熙生物等四家企业与湃肽生物股东签订了《关于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其中约定华熙生物以3000万元认购公司68.301万元新增注册资本,认购后华熙生物的持股比例为1.64%。
招股书中显示,2020年-2022年华熙生物连续三年为为湃肽生物的前两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1843万元、2320万元、349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1.38%,16.23%,16.28%。截至2022年末湃肽生物还有对华熙生物的1615万元应收账款,占公司总应收账款余额的36.02%。
湃肽生物还在招股书中将华熙生物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并与华熙生物在化妆品原料和功能性护肤品上存在竞争关系。记者就华熙生物与湃肽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向华熙生物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供应商成竞争对手的戏码并不是第一次在华熙生物的身上上演,2020年4月,华熙生物官方微博发布《致广大消费者的公开函》称,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福瑞达”)产品在部分电商店铺、社交媒体宣传时,带有明显“华熙”“华熙生物”及其相应产品的词句,属于虚假宣传,侵犯了华熙生物的合法权益。
福瑞达随后回应称,华熙生物发布导向性言论混淆视听。华熙生物是福瑞达医药集团孵化的透明质酸企业之一,前身华熙福瑞达,目前已与公司无直接关联。而在华熙生物2019年发布的招股书中也显示,福瑞达一直都是华熙生物的主要供应商。同样的情节,这次华熙生物与湃肽生物之间的关系走向又将如何?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晚间,证监会网站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其中指出,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受此影响,湃肽生物的IPO进程或将延长。
转型合成生物有难度
关于华熙生物的未来,也存在不确定性。一直在医美领域凭借玻尿酸占据龙头地位的华熙生物,自2020年以来高调宣布要转型合成生物。据统计,“合成生物”这个词在华熙生物2020年报中仅出现7次,2021年报中出现了59次,2022年报中则高达87次。据悉,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已投入了20亿元。
然而,时至今日,华熙生物还没有任何一项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产品上市,只有部分原料处于中试阶段,想做合成生物的领跑者还有难度。在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看来,合成生物是通向未来科技最基础的科学,在全球竞争维度中,它甚至超过芯片。可是,如今合成生物赛道也形成“内卷”,华熙生物虽然有所布局,但是优势依然不显著。
据华安证券研报,2022年国内共有超过50家合成生物企业宣布完成融资,单笔融资额过亿的比比皆是,且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经纬等一线投资机构纷纷涌入。
虽然合成生物发展如日中天,但是就在8月初,有着“合成生物鼻祖”之称的Amyris公司居然在美国申请破产,并计划出售消费品牌,以改善公司的流动资金状况。这一消息给火热的赛道几乎泼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