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紧张,农业能否“上楼”?这些国际大都市的做法或有启示

更新时间:2023-10-28 07:48:17作者:无忧百科

城市空间紧张,农业能否“上楼”?这些国际大都市的做法或有启示

摘要:将上海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的样本。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在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农业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目前,上海农业现代化水平领跑全国,农业人才稳步增加,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在上海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对上海而言,都市农业有能力成为保障上海城市供给和高质量生活的重要支撑。从全国来看,将上海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的样本,有助于带动全国各大城市农业提质增效,加速整体农业现代化进程。

上海发展都市农业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

从历史进程看,上海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949年到1978年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上海的耕地面积从20世纪50、60年代的80万公顷左右下降到大约60万公顷,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占比减少。由于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该阶段在以生产为先导的政策引领下,将大部分城市资源向工业倾斜,工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占比升至76.80%,对农业的投入也相应降低。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发展经历战略性调整,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转向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此时,耕地面积占比基本稳定,城市发展趋向于“工业反哺农业”。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非农化进程持续加快,上海农业生产空间不断向外围缩减,布局形态破碎化、组团化特征日渐明显。截至目前,上海拥有约240万亩耕地,其中150万亩为永久基本农田。上海农业空间布局逐渐清晰,形成城市内部点状农业区、环都市田园农业区、远郊规模化农业区三大圈层。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都市农业能够带来城市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回流,在城乡之间起到承接的作用,触发城乡间生产要素的流通与融合,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添砖加瓦。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相比,上海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先发优势,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城乡生产要素不均衡的问题,导致都市农业发展受阻。现阶段,上海进一步探索发展都市农业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

融入上海整体现代化发展格局,农业农村要谋创新

上海现代化都市农业的未来发展,需要新的顶层设计、新的科技引领、新的年轻人才。如何补齐短板、提级增效,将上海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探索出超大城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当前亟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引入先进发展路径。做好顶层设计能够提高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融入当前农业发展进程,优化农业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资源,使农业适应并支撑城市的发展。

在空间布局和生产模式上,美国是都市农业经济功能性的典范,采用“近郊与都市”空间布局及“产销分离”模式。对于城市中小块无规则的农村土地,开发其休闲农业功能;针对城市周边农村,则集中生产单一农产品,形成产业基地。同时,引入高校合作,共同开发高技术产品试验片区。这一模式不仅保证了优质农产品供给,也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体验的需要。这一模式运作的关键,在于健全农业生产产业链,尤其是政府政策先行,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提供全环节支撑,全方面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在全球国际化大都市中,日本东京的城市发展与上海最为接近。农业方面,上海也可借鉴东京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在成片的公寓和独栋小楼之间,开垦菜地果园,使用有机肥,构建绿色生态化产业。对于农产品,则开展“地产地消”(即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模式,对外形成开放型采摘园,供消费者自行采摘。

其次,提升科技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农业的面貌,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已达到世界第一方阵水平,上海农业科技水平也已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当前上海农业受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人口变化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上多数动植物核心种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更为凸显。上海亟待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提升都市农业全产业链的科技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对人口增长、城市空间紧张的问题,伦敦通过“微型农业计划”加以缓解。伦敦建有全球最密集的温室园区,小型农地散布全城,在不同社区、商厦和住宅区,乃至在大楼天台和地下等夹缝中,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上海可吸取这种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合理开发城市中的小片荒废地块,错落有致地种植各种蔬菜水果,形成“农业上楼”模式。

最后,推动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要将乡村人才振兴放在首位。目前,上海市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共计4.4万名,有50余名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列入国家或本市人才培养计划。然而,当前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于农业高校或科研院所,实战性人才严重短缺,这直接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同时,由于乡村产业无法承接住城市青年人口的就业需求,以及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度不足,对人才流入乡村形成阻力。提高农业农村的人才吸引力和人才质量,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招才引智,对上海进一步推进都市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要政策先行。立足上海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社会参与”的乡村人才开发格局,将人才振兴与农村、农业、农民紧密结合,不断突破束缚乡村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乡村人才制度改革,营造乡村重才、爱才、护才的政策环境。

二是要加快培养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上海的高校、科研机构蕴藏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丰富资源,要把培养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为农业人才提供奖学金、培训津贴、科研经费等举措集聚和培养农业科技战略科学家,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

三是要加强产业人才培养,推动人才跨界融合。以产业经营为导向,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包括农村加工、仓储物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等新兴领域。通过不同领域人才间的跨界融合合作,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农业产业新生态。

四是要建立人才服务长效机制。强化养老、教育、医疗、文体等服务资源配置,抓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升农村管理人才队伍素质,在镇级层面社会工作机构配备相应社工人员和村级社区管理人员,为整个人才培育服务。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本文标签: 乡村  国际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