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站wtt常规挑战赛比赛时间是从11月7日开始吗?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9-05 14:27:10作者:无忧百科
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到了A股上市企业的30%以上。在今年1到7月份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达到了60%。
在上市企业中占比越来越多充分展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韧性和活力。而在广东,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一直是鲜明的特点。近年来,广东省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0000家,形成了数量可观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也是一面观察广东制造高质量发展转型进程的“明镜”。为此,南都·湾财社即日启动“粤链尖点”专精特新企业深观察专题,在政府部门指导下,联动专业机构,深入挖掘广东重点产业链上“配套专家”属性突出的专精特新企业,以数据分析、企业调研、案例征集、智库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讲述企业在该产业链环节上专注创新的发展故事,展现高质量发展“广东特色”和“广东经验“。
系列开篇,聚焦观察头部企业画像。记者统计显示,目前已有过百粤企“小巨人”完成上市,这些企业获得了主管部门和资本市场的“双重认可”,可以说对于观察广东专精特新企业这一群体具有代表性意义。
已上市企业数量居第一梯队 近80%登陆科创板和创业板
据徐晓兰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已经成功培育了21.5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9.8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1.2万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优质企业培育梯队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标杆。
对此,南都·湾财社记者以Wind收录的从第一批到第五批公示入围名单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数据库进行研究。截至8月31日,Wind数据显示已上市的广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26家,以8月底收盘价计,这126家企业总市值超7200亿元,平均市值约57亿元。
从上市企业数量来看,对比全国收录上市的967家已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粤企占比约13%。这在各省市中处于第一梯队,广东已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少于江苏,和浙江的差距在个位数,多于北京、上海。
南都·湾财社记者制图。
而从已上市企业占当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比例来看,广东为约8.6%,这较江苏的超10%有一定差距,也说明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的潜力还比较大。
“今年我们将继续联合三大交易所加大培训、对接、路演等上市培育工作活动,同时,联合省证监局加大专精特新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力度,力争全年推动30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融资促进处处长孙青林日前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说。此前,广东省工信厅于2021年联合广东证监局等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方案》,其中提到力争未来五年推动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从上市板块来看,126家广东的已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其中创业板51家占比约40%,科创板46家占比约36.5%,两个板块合计占比近八成。另外,19家企业在主板上市,10家在北交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2019年7月首批科创板企业试点注册制上市作为分界点,在此之前已上市的企业有31家,全部位于创业板和主板。而在2019年7月试点注册制之后上市的95家企业中,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了近半的比例。
2023年8月,共有5家位于广东的“小巨人”企业完成上市。其中民爆光电、固高科技和多浦乐登陆创业板,碧兴物联、信宇人登陆科创板。2023年以来,除亿道信息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外,新上市的另15家“小巨人”企业基本平均分布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中。
制造业占比超90% 涉约60个细分行业
从专精特新企业的定义来看,天然与制造业关系最为紧密。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在126家粤企上市“小巨人”中,所属行业大类为制造业的共有115家,占比约91%。其余11家则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南都·湾财社记者制图。
“‘专精特新’是中国制造走到今天的必由之路。”在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焦兴旺看来,中国制造要从整装制造、综合制造、装配制造转向基础制造,就要把装配制造前后链条补完整。同时要实现从大到专,倡导专业化生存、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引领,坚持长期主义和技术至上,走专业化道路。
“其实,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很聪明,一些大的综合制造企业市值并不高,而一些专业化企业,在细分领域做得窄但一直做到全国第一和世界前列的企业,资本市场反而给予很高的定价。”焦兴旺说。因此,“专精特新”之路更适合民营企业。培育长板产品和长板产业还得依靠民营中小制造业。
进一步挖掘126家粤企上市“小巨人”的细分行业分布可见,这些企业在细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的确不高,126家企业分散在约60个细分领域中。具体来看,划分在“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细分行业的企业数量最多,共有10家,但该类别也包含了多个不同的电子器件制造方向,因此实际上企业数量最多的细分行业为“集成电路设计”,共8家。此外,同时有5家上市企业的细分行业还有“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
除以上6个细分行业外,其余绝大多数细分行业的上市企业数均在5家以下,其中有31个细分行业只有一家上市粤企“小巨人”。在这些细分行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关键地位相对更加直观可见,不少企业更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上市第一股”。
例如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细分行业的唯一一家上市粤企“小巨人”纳瑞雷达,于今年3月1日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被称为国内“相控阵雷达第一股”。切削工具制造细分行业的鼎泰高科于2022年1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其也被称为“PCB刀具第一股”,数据显示其已成为该细分领域全球第一的头部企业。
约84%企业上市历时超10年
上述统计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广东已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均来自制造业。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观察,它们与前些年以快速上市闻名的TMT、电商等领域企业在发展节奏上有着显著不同。例如电商平台企业拼多多从诞生到上市只用了三年时间,而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之路则更显“长期主义”。
南都·湾财社记者针对126家统计样本研究发现,其中成立时间在2000年之前的有25家,在2010年之前的有92家,占到绝大多数。仅有13家企业成立至今不到10年,占约一成。
而根据企业上市时间和成立时间的差值计算,上市历时超10年的企业有106家,占比达到约84%。其中,上市历时超20年的企业有21家,最长的为康冠科技,从1995年成立到2022年深交所主板上市,这家总部位于深圳,深耕平板显示领域的智能制造企业已走过了27年。
2023年8月15日,固高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作为一家为数不多二十余年来坚持做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研发的企业,固高科技在机器人和运动控制领域内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据了解,固高科技于1999年由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高秉强、吴宏三位机器人、微电子和运动控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所创办,上市历时达到23年。
“固高厚积薄发迎来IPO,实至名归。”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2021年联想创投参与了固高科技战略投资,IPO后湖北联想持股2.21%。
在谈及投资固高的理由时贺志强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升级只是时间问题,但需要攻克的细分领域难关很多,运动控制就是其一。固高科技抓住了运动控制这一个工业制造核心,且持续深耕20多年,“这样坚持硬科技、坚持产业化的精神正是智能制造这个‘大赛道’所需要的。”
投融资支持护航“长期主义”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这126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少都曾获得过投融资支持,其中Wind数据显示有融资信息的企业75家,占比约60%。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获得投融资的时间大多集中在近几年。长年埋头研发和市场化,较晚才接触投融资市场并谋求公开上市,可以说是这些广东专精特新企业的一个普遍画像。
对此有产业投资人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专精特新企业不少属于近几年火热的“硬科技”赛道,但由于“硬科技”赛道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不一定特别高、对投资人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等因素,实际上在几年前这类企业并不是多数投融资机构的首选,这类企业的投融资活跃度一直不高。
而近年来,随着从国家到各地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专精特新”知名度越来越高,以及在这个群体中诞生了大量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不仅成为许多产业投资机构青睐的对象,也让许多银行类金融机构等设计了专项贷款产品提供融资支持。
据广东省工信厅方面介绍,早在2019年广东省工信厅就联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积极探索推进政银合作模式,在全国首推“无抵押、低成本、快响应”的《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实施方案》;2022年,联合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引导工、农、交通、邮储、光大、浦发、中信、浙商等各大金融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出专属融资产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据悉,2022年以来,各银行机构累计为超1.1万家次专精特新企业新增融资超1500亿元。同时,针对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需求,广东省工信厅等部门在2021年的政策基础上于2022年进一步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方案》。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末,累计推动101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IPO在审的专精特新企业70家。接下来,专精特新企业或将持续成为广东企业上市的一大主力军。
策划:王莹
统筹:任先博 戴越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出品:南都·湾财社 科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