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站wtt常规挑战赛比赛时间是从11月7日开始吗?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9-11 13:53:18作者:无忧百科
中新经纬9月11日电 (薛宇飞)在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销售榜单中,前十名中有4家央企子公司,分别是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及招商蛇口。在行业发生剧变的情况下,上述四家企业保持了基本稳定,在行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通过对比四家企业上半年的业绩数据可以看出,保利发展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升”,而中海地产和招商蛇口营收和净利“双降”。
保利荣登“地产一哥” 四家企业销售额复苏
分析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四家企业的业务构成会发现,它们内部会有一些差异,比如,华润置地旗下管理着多个购物中心,招商蛇口经营邮轮业务。但总体看,房地产开发均是它们最主要的业务类型。
房地产销售额是房企业绩的先导数据,也被看作是衡量企业在行业地位的重要指标。由于2022年的销售基数较低,加上市场对民营房企的信心稍弱,上述四家房企2023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均出现反弹。
2023年上半年,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金额2368.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2.65%,这一销售金额不仅是央企四强中最高的,也超过了万科,成为行业第一。
早在几年前,保利发展就喊出“保五争三”的口号,但始终受到其他头部企业的压制。而随着地产行业形势的巨变,一些激进房企出现大幅调整,保利发展顺势提出“保三争一”,并最终于今年上半年荣登“地产一哥”的宝座。
其余三家房企的销售额相差较小。2023年1-6月,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分别实现销售额1801.76亿元、1702.4亿元、1664.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1%、40.6%、40.07%。根据中指院数据,这三家房企销售额排名分别位列行业第三、第四及第六名。
但要注意的是,尽管今年的销售情况有所好转,但除华润置地以外,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的销售额并未超过2021年同期。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保利发展2023年同期的销售额减少了超400亿元,中海地产减少超200亿元,招商蛇口减少了100亿元。
从销售单价看,保利发展是以量取胜,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单价约为17123元/平方米,低于其他三家企业。销售额最低的招商蛇口,反而销售单价最高,达到24334元/平方米,略高于华润置地的24284元/平方米和中海地产的22410元/平方米。
与全国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均价不足万余元相比,四家房企商品房的销售单价较高,原因就在于它们的产品基本都布局在一二线城市,产品多数是改善型项目。比如,上半年,保利发展重点布局的38个核心城市的销售金额占比达87%;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销售金额占比达56.88%。
华润置地最赚钱 招商蛇口盈利最低
从营收指标看,保利发展明显高于其他三家,也是唯一一家营收超过千亿元。今年上半年,保利发展实现营业收入1369.78亿元,同比增长约23.71%。
第二名是中海地产,上半年实现营收891.6亿元,同比下降14.10%;华润置地实现营收729.7亿元,同比增长0.10%;招商蛇口实现营收514.42亿元,同比下降10.63%。可见,中海地产、招商蛇口今年上半年的营收降幅明显。
从利润指标看,华润置地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61%,达到了160.59亿元,超过保利发展,在四家房企中最挣钱。对比历史数据,华润置地该指标的大幅增长,与去年基数较低也有关。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当时华润置地实现净利润约155.90亿元,与今年同期基本相当。
尽管保利发展的营收规模明显高于华润置地,但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50.67亿元,比华润置地少了约10亿元。在地产行业,中海地产长期有着“利润王”的称号,但到了近两年,该公司营收与利润出现双降,失去了“利润王”的地位。2020年上半年,中海地产实现净利润228.03亿元,此后的2021-2023年同期,净利润连续3年下滑,至2023年上半年降至142.11亿元,较2020年同期累计下降约37.68%。
对于公司的利润水平,中海地产管理层在今年初提出了“利润稳中有升”的目标。在今年年中的业绩发布会上,公司管理层再度表示,全年销售与利润稳中有升的目标维持不变。
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上半年的净利润均在百亿元以上,利润规模相差不大,相较而言,招商蛇口在盈利上就明显逊色,该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为38.02亿元,同比下降5.12%。梳理历史数据,招商蛇口盈利指标的表现一直比较羸弱,在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超30%,与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79.69亿元相比,其净利润规模已经腰斩。
从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看,华润置地毛利率最高,为25.70%;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分居第二、三位,分别为22.60%、21.29%;招商蛇口最低,为16.26%。四家企业上半年的毛利率均同比下降,其中,保利发展的降幅最为明显,同比下降了4.26个百分点。(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罗琨
【编辑:张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