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站wtt常规挑战赛比赛时间是从11月7日开始吗?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9-02 08:33:25作者:无忧百科
实景课堂,会成为下一个风向标吗?
来源|多知网
作者|张蔚斐
图片来源|CCTV开学第一课
每年的9月1日,看《开学第一课》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孩子们被带领着走出了四方的演播厅,采取了多地、多主题的实景课堂模式,山间、田埂、国家公园、航空博物馆、国家版本馆、数字农场……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人文古迹一一领略,就连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神州十六号乘组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次太空连线。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从传统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这六主题中探索新的学习场景,其中生态文明首次入选。
此外,这次在节目中首次尝试了创新性实景课堂模式,让孩子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森林原野,在最纯粹的环境中体验、实践。
这“行走的课堂”不禁让人想起了今年大热的研学。实景课堂,也可以理解为是“顶配”的研学实践。这样的实景课堂,会成为下一个风向标吗?
01
千年古画、亿字典籍,数字化技术让历史课更生动
过去,《千里江山图》只是书上的一页插画,不足豆腐块大小,由于每一次展开原画作,都容易让矿物质颜料剥落,所以这幅国宝大多数时候都藏在“深阁”中,学生难以通过书本上的描述和不清晰的照片直观地感受其震撼之处。
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的努力之下,“大系”经历三次全球范围内的搜索和整合,用数字化技术将近万幅绘画珍品重新汇编,并于去年底开始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上展示了通过高清打样手段还原的画作,吸引了不少孩子前去博物馆打卡。
那些曾经只能在书上看个大概的传世画作,如今都能直观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国博里放大两倍的《千里江山图》灯箱,使画作细节一览无余。
除此之外,开学第一课还将《儒藏》搬进演播厅。同学们好奇地问,儒藏到底是读zang?还是cang?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告诉同学们,《儒藏》是收藏儒家文献的宝藏,所以应该读zang。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工程,精华编收录了282册、510种、2亿字文献资料。
目前,《儒藏》“精华编”数字化工作已经完成,“精华编数据库”也将于今年年底上线,同学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儒家文化,数字出版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不言而喻。
02
实景课堂走进山间田野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我们可以找到六千多种昆虫,这一次实景课堂里,同学们跟随生态研究员马方舟老师大饱眼福,遇上有“假死习性”的昆虫,装死可行不通。马老师带着同学们用“振落法”敲打树枝,收获一只象甲虫,它长着和大象一样长的鼻子。
跟随马老师的探索,他们还见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这是国内已知的最大个体金龟子,是近几年研究员们在武夷山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的,马方舟告诉同学们:“这说明武夷山这些年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只可能错过的昆虫,一堂生动有趣又极具吸引力的生物课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
画面切换到碧绿的田野间,正襟危坐着一排排小学生。他们正在聆听新农人魏巧的故事,魏巧与丈夫是学习土壤学、自然地理信息和农田生态学的硕博大学生,回乡后的耕种却并不顺利。
就在同学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他们经历过很多困难,“第一次播种下去一大半被鸟儿当做食物。”直到两人将机械化、信息化技术带进农耕工作,在家乡两万多亩的农田上,探索出一条数字化引领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魏巧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山间田野,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接受知识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或许就是实景课堂的魅力。
03
天地连线:参观宇宙线观测站、连线太空
“你相信光吗?”
哪一个相信光的小学生心中没有对M78星云的向往呢?宇宙之外的某一个星球上,奥特曼到底已经进化到哪一步了?
想要探索宇宙的奥秘,首先需要一个宇宙线观测站。在四川稻城,曹臻带领团队历经十四年自主设计、独立建设成了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宇宙射线观测科学装置。
同学们来到“拉索”观测站,见到的是一个个装满水的“土包包”,研究员就靠这些“土包包”捕捉“星外来客”,在仪器的记录下,能为科学家提供探索宇宙的数据,同学们对此满是好奇。
在实验室,研究员张木给孩子们做了自来水导电、高纯度水不导电的实验,“土包包”中的高纯度水才是关键,一下子就给同学们解释了这一秘密,看着同学们豁然开朗的眼神,这知识,不就立马入脑了吗?
在开学第一课现场,神州十六号航天员还从太空送来了开学礼物,航天员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照片,一次简单的太空“连线”,又激起了同学们对航天的向往。
把实景课堂作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可见实践式课堂模式现在备受重视。不仅给孩子们最直观的体验,也让他们视野也更加广阔。
而这样颇受好评的实景课堂模式会成为线下学校里的常态吗?
本文作者:张蔚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