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保定第一阶段赛程安排一览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10-10 00:11:55作者:无忧百科
每经记者:张明双 每经编辑:文多
江苏汇联活动地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联股份)原定于9月27日上会,但就在上会前一日(26日),公司保荐人广发证券向交易所提交了撤回申请文件,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汇联股份的审核。这也意味着汇联股份长达近两年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进程戛然而止。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
按照原计划,汇联股份拟募集资金5.57亿元,用于全钢、铝合金架空活动地板生产基地项目,全钢架空活动地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0~2022年,汇联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4亿元、4.29亿元、4.23亿元,三年间收入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675.49万元、7054.42万元、6809.84万元,连续两年下降,主要受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
毛利率水平连续下跌
汇联股份主营业务为架空活动地板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洁净无尘车间、高端办公楼宇等应用场景。
2020~2022年,汇联股份的营业收入较为稳定,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商业智能建筑、生物医药等行业迅速发展,架空活动地板产品在国内逐步得到普及,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比行业整体规模增长,汇联股份的收入规模增幅并不明显,导致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招股说明书(上会稿,下同)显示,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2021年,架空活动地板业内制造商实现总产值分别约为110亿元、125亿元、130亿元,同期汇联股份销售规模分别达3.99亿元、4.24亿元、4.29亿元。以此作假定推测,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约为3.63%、3.39%、3.30%。汇联股份称,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与投产,公司市场占有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然而,汇联股份的净利润和毛利率水平却在连续下滑,2020~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7.86%、31.29%、29.36%。
在问询回复中,汇联股份表示,2021年毛利率下降主要系钢地板和铝地板的主要原材料的平均采购价格较上期有所增加,以及2020年销售给个别客户的毛利率较高所致。2022年毛利率下降主要系硫酸钙地板产品中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全包硫酸钙板的销售占比从2021年的47.04%上升至74.72%,使得硫酸钙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针对毛利率下滑,汇联股份采取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保证主要原材料具备一定的安全库存;积极改进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或配方以降低成本;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持续提高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
汇联股份表示,由于上述改善措施、主要原材料的销售价格已在高点开始回落、主要产品的毛利率逐步回升。2023年1~6月,汇联股份的综合毛利率约为29.64%,相比2022年同期25.32%上涨约4.32个百分点。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50%,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上升22.56%。
汇联股份认为,公司毛利率及净利润持续下降的可能性较低,但不排除公司原材料出现极端上涨、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使得公司毛利率及净利润持续下降的情形。
应收账款被重点问询
汇联股份针对毛利率下降采取的措施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减少坏账准备计提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汇联股份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较大,且在2022年收入有所下滑的情况下,应收账款余额反而大幅增长。
2020~2022年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52亿元、2.54亿元、3.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9.57%、59.10%、76.23%。汇联股份认为,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工程承包商、数据机房公司、半导体生产厂商等,该等客户与公司签订合同时一般按照项目进度节点付款,每一个合同节点的付款周期审批流程一般较长,付款的进度较慢,符合行业特点。
对于2022年应收账款余额大增的原因,汇联股份解释:当期附安装义务的部分客户回款进度相对较慢;经销商和贸易商资金相对紧张,回款周期略有增加。
上交所在两轮审核问询函中也均对公司应收账款问题进行重点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汇联股份存在部分客户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者经营异常。
截至2022年末,汇联股份对上海恺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余额113.21万元,账龄4~5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80%。对嘉顿机房设备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河南绿地广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63.11万元、30.55万元,账龄均为5年以上,已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在营业收入多年无明显增长、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汇联股份如何看待这次IPO?2023年9月22日、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汇联股份并于22日发送了采访邮件,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截至发稿,邮件尚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