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预计四季度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或略有好转,明年会维持稳定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9-27 15:00:16作者:无忧百科
大家好,我是首席地产观察的贾社长。
原以为“831新政”已经够“大胆”了,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刺激的,广州率先放开非核心区限购,核心区域社保和增值税门槛都调整为2年。这力度其实超越被称为“大放水时代”的2015年,当年几乎所有城市都取消了限购,唯独北上广深“屹立不动。”
这正应了我上次所说,只要楼市起色不够,就会一直刺激。但市场仍然“沉得住气,”你越急我越不急。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8月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562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8%,已环比连跌16个月,跌幅较7月收窄0.01个百分点;同比跌幅扩大至2.29%。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达96个,下跌城市连续3个月超过90城。
具体来看,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自4月份以来,已连续4个月持续下滑,8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仅50.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25.7%,8月新建商品住宅供应为5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8%。无论从供应端还是成交端来看,当前市场供求规模已处于历史低位水平。9月的前两周成交商品住宅26万平方米,环比8月上半月成交增加2.4%,在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后成交未出现明显增长。
某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监控来看,尽管“信贷组合拳”出台之后的前两周广州全市楼盘的来访认购数据都有上升,但是到第三周环比已经开始下降,显示市场的需求动能仍然不足,因此也具备进一步优化调控政策的条件。简单说就是刺激效果不够,还得“加大剂量。”
北京虽然“不那么着急但也有点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8月底二手房挂牌量还在12万套左右徘徊,而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13万9左右,不排除9月底会超过14万套。
二手房挂牌量高不一定代表行情就很差,只要成交数据还行。
北京9月1日新政落地后,第一周网签742套,第二周网签量841套,这与8月底单周365套的成交量,妥妥翻倍了。而二手房房价持稳,甚至略有下降。不管怎么说北京这房子还算有支撑,成交量上去有信贷市场就能慢慢盘活。
社长发现有一些人不理解为何一定要放松一线,认为只有一线严格才能救楼市才能救三四线。这么说的人根本没有长期关注过楼市,楼市最后一点“余温”在2021年,这个时候一线普遍达到史上最严的程度。但广大三四线城市并没有因为一线越来越严就受到关注,反而一直扶不起来,甚至越来越烂。
只有明白三四线城市为啥烂的原因,才能读懂中国楼市。三四线城市楼市不行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量不够,甚至有衰退迹象,这样就容易出现产业—人口—经济负循环,这个时候此前“豪横拿地大力推项目”的开发商就会“自食恶果”。
高额的库存成为开发商压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截至2022年末,一线和二线城市广义消化周期分别为5.1年、5.2年,均处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三四线城市平均广义消化周期达到了8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难以走出广义库存高位的泥沼。
所以房企们只会越来越保守,只做确定性高的城市,只做风险小的项目。
按照中指院数据,2023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28%的销售业绩来自一线城市,增幅最大。54.9%的销售业绩来源于二线城市,销售贡献率仍为主导。三四线城市不足20%。也可以这样说,房企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土储占比越高,业绩越稳定。
因此一线稳则楼市稳,先让开发商在一线赚到钱,现金流稳定起来,整个楼市循环才会稳定,这比放松红线指定给多少信贷支持有用的多。
从目前的拿地情况来看开发商们显然还是缺乏信心。一线城市9月成交价格同比增近四成,成交量同比价跌近九成,出让金总额降近九成;二线城市供求同比下滑,成交量降近七成,出让金总额降近八成;三四线城市供应量同比走低,成交均价增近六成,出让金总额降幅近半有逾。
社长觉得倒也不用太急,存量房贷调整24号才开始,有一些人可能就差那几十万上车。当然行情差,对买房人并不是坏事,政策底还能再探探把优惠再挤一挤总能有的。
别的行业不一定买涨不买跌,但楼市一定是。倒不是说这个行业有多势利眼,而是买房成本高六个钱包不一定能凑够,也要看机会成本利率如何限购怎么样积分情况等等。
今年的情况不用社长多说大家都清楚,裁员降薪的大背景下能保住工资就不错了,对未来收入看涨多少有点强人所难。至于机会成本,通过社长的调查来看,很多人认为还是没调整到位的。广州都降到LPR指导价以下了,北京上海什么时候跟进呢?非核心区限购该放开就放开嘛,普通住宅标准真的增加不少成本,别说刚需上车改善都有点困难。
在现在的局面下,以上调整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利好的风吹了又吹,现在就成了买方市场了吗?答案是不一定。一系列的放松降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符合入围的刚需,在新房市场竞争会更激烈,这个阶段想要折扣很困难。
有不少人既是买房者又是卖房者,他们需要先卖掉自己一两套老破小才能置换房子。眼下这个阶段对他们来说是最痛苦的,市场没有冷静期错了一个合适的买家往往要等好几个月,割肉吧亏几十万不止,他们左右为难尤其是卖两套以上的人。
那么刚需就能等得起吗?不见得。大部分刚需在上车时都差一点点,如果行情顿时沸腾了,这个上车门槛会迅速提高,然后被改善给挤出新房市场,只能在老破小挑挑拣拣。
所以要不要买房,真的要考虑清楚,资金成本如何,机会成本高不高。如果要买,不要等新闻说某某楼盘爆了才去看,那样黄花菜都凉了,一定要自己去实地看看,环境能否接受,周围人气怎么样。
大行情还会不会有?
几乎所有的中介都在说,这次就是2015年的翻版,错过再等十年!先信的吃肉后信的喝汤!
中介这么说,社长能理解,以中介的立场只有唱多才有赚钱的机会。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楼市也一样。
当年的居民杠杆率跟现在不可同语,大家普遍背着担子再加一点那可不是一点,有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倒塌。
上一轮房地产牛市,它是波次性的,一线先涨,一线涨完二三线再回头涨。如果认为未来二三线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冻结状态,而一线却保持稳定、活跃,甚至房价上涨,这在历史上并没有存在过,也不可能实现。
有不少中介长期看好一线的逻辑是,一线具有虹吸效应,其他城市越差大家就越会卖掉其他城市买一线,这个话隐藏的逻辑是三四线城市还有购买力还能去一线博收益。但现实情况是三四线背的负债可不低,去化困难让不少地方“有价无市”。只有他们的困境缓解了,才会有人卖房去买一线。
所以社长认为楼市也不能只考虑一线,而忽视广大三四线的难题,全国一盘棋不是嘴上说说。如果从收入端和资产端不能支撑房价再出现一轮上涨,那凭什么再出现涨价去库存?
所以不要指望会出现大行情,让楼市的齿轮先转动起来,让买房人的得到实惠再说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