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保定第一阶段赛程安排一览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10-17 10:04:04作者:无忧百科
又一批上市公司加入增持和回购大军。
10月16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增持计划或回购方案,持续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以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
据证券时报· e公司记者不完全统计,16日晚间有15家上市公司披露实控人提议回购公告、抛出回购方案;8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16家公司公告增持计划。其中,大手笔回购频现,央企带头护盘,多只白马股也在跟进中。
市场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潮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向好的情绪,彰显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通过向二级市场释放积极信号进而起到了一定的稳定股价、防止公司股价过低而偏离公司实际价值的作用。
央企大手笔回购
10月16日晚间,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公司于2023年10月16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继续回购A股股份5,000,063股,回购金额为人民币29,254,055.92元(不含交易费用),本轮已累计回购A股人民币267,251,008.32元(不含交易费用)。
宝钢股份公告,拟用不超过30亿元的自有资金,以不超过8.86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股份数量不低于3.3亿股,不超过5亿股,占公司回购前总股本约1.48%-2.25%。
同时,中远海控也表示,于2023年10月10日该公司斥资人民币1067.01万元回购112万股A股,回购价格为每股人民币9.47-9.71元,本轮已累计回购A股人民币2.079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的同时,增持方案也在增加。中国移动16日表示,2022年1月21日至2023年10月16日期间,中国移动集团累计增持公司2625.84万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123%,约占公司已发行A股股份总数的2.909%,累计增持金额约15.14亿元,已超过增持计划下限的50%。
华润微公告,实际控制人子公司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中国铁建公告,控股股东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总金额不超过3亿元。
中煤能源公告称,中煤集团拟增持公司A股股份,累计增持数量不超过5000万股。
三峡能源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
中国电建公告称,截至公告日,电建集团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1.55亿股A股股份。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海康威视公告称,控股股东中电海康计划增持公司A股股票,增持金额将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3亿元。
中国铁建公告称,中铁建集团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低于增持前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0.1%,不高于增持前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0.25%,增持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
可以看出,此轮集中回购增持的企业多是央企,是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的大市值公司,属于行业龙头,且增持或回购的规模也不小,有望起到标杆和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回购增持队伍。
真金白银护盘,向市场传递出积极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周之前,有国家队之称的汇金公司刚刚入场扫货四大行,此番,上述参与回购和股东增持的公司中,多数也在公告解释增持或回购原因时提及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据财联社报道,有资深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汇金入场增持后不到一周,央企再抛大规模回购增持信号,向市场传递出积极情绪。同时,作为一种市值管理手段,回购增持彰显出公司及主要股东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进一步修复、提升公司形象,也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改善投资者情绪。
实际上,这一波回购增持潮自9月份就已经启动。据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A股市场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发布拟增持相关公告,增持主体包括股东、董监高以及经销商等。同时,超6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股份方案,绝大部分回购的股份被用来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晨明分析,回购增持热潮将作为经济复苏、市场预期提升的积极信号,推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上一层楼。首先,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潮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向好的情绪,彰显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其次,有利于稳定股价,保护投资者利益。大规模的回购增持作为一种市值管理行为,通过向二级市场释放积极信号进而起到了一定的稳定股价、防止公司股价过低而偏离公司实际价值的作用。
“上市公司集中回购增持,往往是股市定价已经低于了内在价值,企业发展前景被严重低估。规模性的增持回购是市场的利好信号,有望提升市场信心,推动价值回归。”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对上市公司来说,能够进行现金流管理,还能够进行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同样会带来促进作用。(来源:财联社、证券时报· e公司、央视财经、券商中国;整理:刘锦平)
编辑:李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