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富养女儿,就是让她远离精神内耗

更新时间:2023-10-18 22:34:11作者:无忧百科

真正的富养女儿,就是让她远离精神内耗



千万别让你的女孩温暖了别人,内耗了自己。教她真善美的同时,也要记得告诉她尊重自己的感受。

唯有这样,我们的女孩才能内心强大,幸福一生。

作者 | 可乐妈

前几天,我带女儿乐乐出去跟朋友吃饭,有一件事让我心里五味杂陈。

饭桌上有一道避风塘鸡翅,颇受小朋友们欢迎,剩下最后一块时,有人问:“你们谁还要啊?”

女儿很想吃,看鸡翅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

朋友见状,便提议说:“给乐乐吧,刚才乐乐都没怎么吃到。”

然而这时,另一个小男孩却喊道:“可我也想吃!”

女儿听见后,立刻笑着说:

“那给弟弟吧,我也没有很想吃。”

虽然女儿嘴角上扬,但我却分明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失落。

这一幕,突然让我想起了很多事:

一直以来,我都教女儿要与人为善,要体谅他人,而女儿也如我所愿,成了一个大方热情的女孩。

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她永远扮演着大姐姐的角色,面面俱到地照顾所有人。

有朋友来家里做客,她也像个小大人似的忙前忙后,以至于周围的朋友都对我赞不绝口。

可最近,我却发现女儿变得越来越沉默。

女儿的班主任也跟我说,乐乐在学校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上课还时不时走神。

我问女儿怎么回事,一开始她不肯说,直到我再三追问才告诉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别人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能在她的脑中掀起惊涛骇浪。

她总是忍不住在想:

别人是不是讨厌她了?

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甚至连同桌没等她一起下楼做课间操这样的小事,她都要反复琢磨到深夜。

一开始,我觉得是女儿想太多了。

直到我向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倾诉时,她才一语惊醒梦中人,告诉我女儿这是陷入了精神内耗。

小小的她正在被内心的纠结、焦虑、恐慌等情绪撕扯着。

消耗了她的精力,也让她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为了帮助女儿走出纠结、恢复自信,我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并从中整理出了6句话。

如果想让孩子远离精神内耗,这几句话,父母一定要趁早告诉他们。



你可以好脾气

但一定要学会发脾气



孩子,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

你对所有人都很好,以为这样就会有更多人喜欢你,可周围人却只觉得你好欺负,做任何事都不顾你的感受;

到头来,你付出了真心,牺牲了时间,自己却越来越不快乐。

其实,就像作家米格格说的:

圆润不尖锐、柔软不懦弱,这样的美好才是饱满的、有底气的。

有部电影名叫《授权》,里面的女主是个性格温和的老好人,可她的逆来顺受换来的却是他人的得寸进尺:

工作上,她兢兢业业,但老板却提拔了另一个新来的员工;

生活中,闺蜜拿她当“情绪垃圾桶”,可当她遇到挫折时,闺蜜却只顾着玩手机......

为此,女主每天都过得很憋屈。

终于有一天,她决定不再忍耐了:当面指责领导有眼无珠,在闺蜜敷衍自己时将对方的手机扔进了水杯里。

做完这些后,她本以为自己会很忐忑。

可惊奇的是,她却睡了多年来的第一个好觉。

孩子,许多时刻,你觉得委屈、不开心,就是因为弄丢了自己的攻击性。

有句话说得好:“和尊重一个好脾气的人比起来,人们更容易尊重一个会发脾气的人。”

你可以不发脾气,但不能没有脾气。

生出棱角,长出尖刺,不是为了伤害别人,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就算别人不喜欢你

那又怎样



曾有人问复旦大学的教授陈果:“别人喜欢你和自己喜欢自己,哪个更重要?”

她给出的答案是:

“两个都重要。

但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自己喜欢自己更加重要。”

人生在世,很多人总是在迎合别人的喜好,改变原本的自己。

久而久之,自然越活越累,内耗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舞蹈家金星曾分享过自己儿子的一段经历:

在学校,有个同学不喜欢金星的儿子,于是故意挖苦他:“你妈妈是个男人。”

若是一般的孩子,遭到这样的攻击,要么愤怒不已,要么感到自卑。

但金星的儿子却很坦然,淡定反击道:

“那又怎么样!关你什么事!”

所以,孩子,你看,很多事当你自己不在意时,就不会再困扰你了。

很喜欢李雪琴说的一句话:“我想对那些不喜欢我的人说,我也不喜欢你们。”

与其费力不讨好,白白受折磨,不如屏蔽掉那些消耗你的人和事。

一旦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你就会发现:

你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而活,哪怕入不了别人的眼,也不妨碍你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你永远不需要

向别人证明什么



画家陈丹青说:“人们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

孩子,你曾跟我抱怨,说班里有同学讲你的坏话,你越是费尽口舌地解释,流言蜚语就越是生生不息。

为此,你好几个夜晚都难过地睡不着觉,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

其实,很多陷入内耗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还记得那个牛津女博士朱朱吗?

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女孩,从牛津毕业那年,她在网上晒出了一条视频:“今天我以牛津第一的成绩从数学建模系毕业了。”

没想到,这一小小举动却引发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看她成绩优异、长相出众,纷纷站出来“打假”:

有人质疑她伪造学历,有人说她想当网红,还有人造谣她的成绩来历不明。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朱朱费了不少力气,又是拍学历证书,又是当场解数学题......

然而,网暴她的人却轻飘飘撂下一句:

“哦,我就是看你想红,特意帮帮你而已。”

孩子,你明白了吗?

当一个人诬陷你的时候,他根本不在意真相是什么,他只是想看到你百口莫辩、孤立无援的样子。

与其费尽心力向别人证明自己,倒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把真相交给时间。

做好自己,问心无愧,那些质疑你的声音自会随风而去。



你内心所焦虑的事

90%都不会发生



孩子,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但今天,妈妈想告诉你另外一句话:也别为尚未来临的大雨而焦虑。

距离期中考试还有半个月,你就开始惶恐不安,整日担心考不好该怎么跟老师、父母交待;

才刚当选副班长,你就开始担心,下次选举班干部时如果不能连任会不会很丢脸。

看到你这样,妈妈想给你讲个关于沙鼠的故事:

在撒哈拉沙漠上,有一种灰色的啮齿动物,叫沙鼠。

每当旱季来临时,它们就会开始囤积草根,整日忙忙碌碌。

但奇怪的是,很多时候,明明它们已经拥有了足够撑过旱季的草根,但还会分秒必争地继续寻找更多。

而一旦停下来,它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

可最后,它们辛苦囤积的草根,大部分直到腐烂了都没能用上。

当沙漠上其他的小动物正在享受阳光和食物时,只有可怜的沙鼠们每天过着疲惫又焦虑的生活。

很多时候,真正拖垮你的,并不是现实中的困难,而是你脑海中的焦虑。

事实上,你所担忧的事情,可能90%都不会发生。

未来的事情,我们谁都无法预料。

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当下,专注于脚下的路,不去预支明天的烦恼。



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

不喜欢的事就要大声说出来



毕淑敏曾说过一句话:

“拒绝就是一种权利,你那么好说话,又有谁能体谅你?”

妈妈知道你一直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

只是,对于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可以帮;

但如果一件事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畴,你答应了,最终拖累和吃亏的只是你自己。

就像《人间失格》中写的: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孩子,一段好的友谊,从来不应该建立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有求必应之上。

真正的好朋友,是哪怕我拒绝了你,你也不会因此而责怪我。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关于拒绝的调查,结果发现:

如果一个人学会合理的拒绝,就能减少90%以上不必要的麻烦,更能减少大量个人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所以,孩子,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你有权行使拒绝的权利。

所有你不想答应的事情,都可以在一开始干脆拒绝。

唯有这样,自己才不会陷入纠结当中,别人也才会感受到你的珍贵。



自己不是一个人

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最后,亲爱的孩子,妈妈想对你说,永远不要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感到抱歉。

从小到大,你都是个懂事的孩子,生活中也总是习惯对大人“报喜不报忧”,但你要知道,有负面情绪不是你的错。

千万不要一味压抑自己,不管是什么事,你都可以跟爸爸妈妈分享。

你要时刻记得:

自己不是一个人,爸爸妈妈是你永远的后盾,家是你温暖的港湾。

还记得我们一起读过的绘本《我永远爱你》吗?

里面有一段经典的对话:

“妈妈,是不是只有我乖乖的,你才爱我呀?”

“我永远爱你,哪怕你做错了事,我也还是一样爱你。”

而这,也是爸爸妈妈想要告诉你的话: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愿意跟你站在一起,因为我们永远爱你。

所以,从今天起,你不用再为了迎合别人的目光,而压抑了自己的渴望;

不用再为了追求完美,而委曲求全地讨好他人。

比起让你成为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爸爸妈妈更希望看到你有勇气质疑自己不喜欢的,有底气坚持自己认为对的,追随内心的想法,生长出一颗强大的内心。



《像烟灰一样松散》中有这样一句话:

“要像烟灰一样松散。

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协同你达到完美。”

每位父母都希望家里的女孩能够成为一个人人赞美的大家闺秀,温和、宽容、落落大方,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

但如果代价是孩子从此陷入纠结、焦虑和恐惧,那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成了困住孩子的牢笼。

陷入情绪内耗的孩子,最终,不过是掏空了自己,填满他人;

而远离情绪内耗的孩子,却能拥有自由辽阔的人生,以自信、快乐的姿态度过这一生。

点个赞吧,帮我们的女孩摆脱内耗,心里充盈着爱与幸福。

本文标签: 牛津  金星  快乐  女儿  精神内耗  我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