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下降背后:央国企仍占大头,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

更新时间:2023-10-17 19:58:55作者:无忧百科

前9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下降背后:央国企仍占大头,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时至10月中下旬,“金九银十”已到尾声,本轮房地产新政陆续落地后,重点城市土地市场虽有升温,但尚不明显,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1—9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下称《排行榜》)数据显示,2023年1—9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8599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7.9%,降幅较上月扩大7.4个百分点;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海地产占据榜单前三位;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

虽然前9月拿地规模有所下降,但一个亮点是,随着近两年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数据显示,前9个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中,其中,国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超六成。具体来看,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国企参与热度较高。

“土拍市场这一现状释放了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回暖的信号,同时央国企在土拍市场的表现,也说明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逐渐转向稳定。”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我国房地产租赁市场,央国企的参与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租赁房源,提高租赁市场的稳定性和供应量。

土拍央国企参与度高

近日,上海三批次首轮土拍收官。10月12日,上海出让2宗宅地,其中1宗触顶、1宗溢价,揽金38.2亿元。加上10月11日成交的5宗地,至此,上海三批次首轮土拍以4宗触顶、1宗溢价、2宗底价成交收官,总揽金约196.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本轮土拍参拍房企均为国央企,民企退出,参拍房企数量明显减少,土拍热度较第二批次有所下降。

10月10日,2023年广州楼市“银十”期间的第一宗土拍封顶摇号地产生。值得关注的是,参与10日土拍的房企有越秀、保利、中海、中国铁建、珠江实业、招商、中铁置业等,仍是央国企主场。而在10月9日,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的两宗地块分别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限时竞拍,均以底价成交,竞得人均为区属国企或区属国企联合体。

对于央国企在上海、广州等地土拍中参与度较高,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央国企相对于其他企业具有更强大的财力和资源支持,能够更轻松地应对土地拍卖的高价竞争;其次,央国企可能更注重国家政策的导向,通过土地投资来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在关键城市的土地拍卖中更为积极。

在柏文喜看来,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中,央国企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另外,央国企的积极加入,更容易为地方土地市场烘托氛围。

聚焦一、二线城市为当下共识

“去化速度仍然是房企购地时关注的重点,选择核心城市和核心板块的购地逻辑没有改变。”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认为,虽然近期房地产市场出台了多个利好政策,有助于“金九银十”的销售端市场企稳改善,但购地端仍需时间来反映这些政策影响。短期内土地拍卖热度预计会继续降低,城市和板块之间的差异会持续存在。

根据《排行榜》数据显示,受热点城市供地和上年高基数影响,50家代表企业拿地总额同比下降57.5%。2023年9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57.5%,环比下降24.0%。9月,受上年高基数影响,企业拿地规模同比大幅下滑。

新政后,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土拍平稳落幕,企业拿地态度仍未显著提升,拿地规模环比有所下降。分企业来看,中海、建发、保利等央国企拿地规模较高,绿城、万科、龙湖、滨江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企亦有投资。

一位深耕市场的央企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北京土拍市场中部分地块的火热与全国房地产行业形势密切关联。目前在大家对三、四线城市普遍持悲观回避态度,而核心一、二线城市,无论是从购买力、去化速度还是销售总额的绝对数来看,都更具吸引力。

“未来我国土拍走向可能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国资房企将继续拿地,积极推进房产销售;另一种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拿地情况或将保持平稳态势,出现民企拿地情况或将继续恶化。”柏文喜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房地产租赁市场,这可能导致租金水平的不稳定性和上涨,因为土地成本上升可能会传导到租金上,对住房租赁者构成一定的压力。”安光勇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未来我国土拍可能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政策引导,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波动。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防范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过度依赖土地开发的企业。土地供应可能会受到更多限制,而政府可能更加注重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可能导致土地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的土地获取成本上升,对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挑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