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普渡将与软银机器人达成独家代理合作,断臂求生能否上岸?

更新时间:2023-09-18 10:03:22作者:无忧百科

【独家】普渡将与软银机器人达成独家代理合作,断臂求生能否上岸?

界面新闻记者|李彪

今年上半年拿到两笔新融资后,明星机器人公司普渡科技(以下简称“普渡”)仍然站在悬崖边上。

界面新闻近日从内部人士处独家获取的财报数据显示,普渡2023年上半年实现 1.1 亿元的营业收入, 仍在亏损。截止2023年6月,公司账上现金已不足7000万元。

为了自救,普渡正在全力推动与软银旗下机器人公司SoftBank Robotics的独家代理合作。

一位了解该合作项目的软银前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双方合作已经基本落定,只剩合同的细枝末节做最后的协商。据其透露,普渡向软银开出了“无法拒绝的低价”——近3折的价格出售自家的全线产品。这一价格已经远远低于普渡提供给现有代理商的价格。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普渡之所以愿意如此低的价格达成合作,是因为SoftBank Robotics 短时间内会立即向普渡提供一笔数千万元的现金打款。这笔“救命钱”能缓解普渡的现金流压力。

对此,普渡官方回应界面新闻表示,公司正在接触SoftBank Robotics ,双方合作还在沟通中,未来会择机官宣,目前暂时无法披露更多数据。不过,普渡方面对于低价倾销产品,账上现金流吃紧、软银成为独家代理商等说法均予以了否认。

危机虚实

从高速扩张到全力自救,普渡的发展交织着高光与至暗时刻。

2016年,普渡以送餐机器人进入市场,2018年以前陆续完成了天使轮与A轮融资;2019年,公司与海底捞、呷哺呷哺等餐饮连锁企业建立全球合作后,启动快速扩张模式;2020年7月开始至2021年9月,普渡用14个月时间迅速促成了4轮融资,美团、红杉、腾讯均连续参与了其多轮投资。

据36氪报道,待到2021年启动最大一笔C轮融资时,普渡估值高达100亿人民币。不到四个月,普渡就破纪录获得了总额超10亿元的C1、C2两轮融资,公司人数从300人扩10倍增至3000人。

然而高光之后转身就是至暗。2022年全年,普渡融资猝然中断,C轮没了后续。

同年7月,普渡创始人兼CEO张涛发布内部全员信,自称公司陷入了巨大危机。信中总结说,“资本加持下,商用机器人行业的公司估值水涨船高,出现了多家估值介于10亿-2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但全行业几乎都未实现盈利。”

普渡同步启动大裁员,员工数量从巅峰时期的3000人减至500人,COO王彬、CFO吴国贤、CTO闫瑞君等公司高层相继离职。

急刹车后,普渡一直尽可能对外释放自救的信号,但危险警报并未解除。

今年上半年,普渡时隔一年后终于在2月、5月宣布完成C3、C4两笔新融资,总额超过2亿元。但根据记者采访多家不同机构的投资人、以及普渡内部人士核实,资方对于资金用途有详细规定,且会分批拨付,与落地投产项目的进度挂钩。所以至今融资还未全部到账,无法立时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

一位投资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普渡的早期股东去年一直在市场上寻找机会卖老股,长期无人问津。多位投资人也证实了公司目前背负沉重的资金压力,继续在一级市场融资自救对于普渡已然走不通。

不过,普渡官方对此上所有情况一一回应称:“融资已经全部到账,不存在限制。未有股东提出卖老股的需求。普渡现在账上现金流充裕健康,不存在破产风险。”

不对等的交易

对于放弃中国市场,转战日本,普渡坚称中国市场一直是公司的基本盘,众多国内大客户的支持是其业绩的证明。今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投入,并加强经销商和渠道体系。

但界面新闻从普渡内部渠道人士处获悉,2022年“大瘦身”后,普渡原计划将国内业务打包卖给一家代理商,后又因其他代理商反对最终放弃此方案。

目前普渡已经全面收缩中国、美国及其他市场,将剩余资源与业务重心集中于日本,全力自救。

此次与软银旗下Softbank Robotics的合作成效,将直接决定普渡的命运。

事实上,普渡从2021年开始就一直在单方面追求SoftBank Robotics,没有结果只是因为前者在价格、订单量、产品功能等合作条件上不能令后者满意。

“谈判桌两边的地位一开始就不对等,SoftBank Robotics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前软银人士表示,普渡因为急需现金,给出的折扣足以令Softbank Robotics独享前所未有的利润空间。

对软银来说,与普渡的交易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SoftBank Robotics本身有代理擎朗、高仙等其他机器人厂商的同类型产品,此时选择普渡主要为凑全自身的业务版图,通过交易抢来占市场,未来竞争日本乃至全球最大的服务机器人代理商。

但对普渡来说,这次合作无异于断臂求生。

作为协议达成的另一项必要条件,软银将成为普渡在日本的唯一代理商。同时意味普渡必须与原先的代理网络割席。

“没有一家代理商会接受这种程度的区别对待。因为很多代理商本身就是竞争关系,Softbank Robotics又是头部代理商,单方面给它低价就是割其他代理商的韭菜。” 一位日本机器人代理商听闻此消息时,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

机器人公司依靠代理商网络构建自身的销售体系,如果厂商对某一方代理商过度倾斜价格,获得更优待遇的代理商会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它带头降价会引发同行相互压价,最后势必侵蚀其他代理商的利润空间。

据界面新闻了解,普渡在日本最重要的两家代理商分别是USEN与DFA Robotics(以下简称“DFA”)。USEN是普渡在日本最大的代理商,常年与Softbank Robotics竞争市场第一的位置。DFA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于2022年帮助普渡牵线拿下日本云雀集团3000台送餐机器人订单,这一起交易也是后者进军日本市场的里程碑事件,意义特殊。


日本餐厅的普渡送餐机器人;图源:DFA官网

事实上,普渡过去的两家大代理商已经加入了竞争对手的阵营。比如,DFA今年6月与擎朗官宣合作,USEN目据悉前也在考虑选择代理一家普渡的竞争对手。

此外,普渡上半年与直接竞争对手擎朗在大客户的竞争中连番失利。出于对普渡资金短缺无法实现产品迭代的顾虑,更多的普渡代理商将转向与擎朗建立代理合作关系。

除价格外,短期压货是代理商的与机器人厂商合作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机器人市场的终端客户规模有限,机器人厂商会先要求代理商先购买批量产品入库,一旦代理商无法短期内找到客户买单,长期积压的存货会变成“烫手山芋”,无法变现又占用库存,提高了代理商的运营成本。

界面新闻向代理商、同行多方求证发现,普渡因为面临沉重的现金流压力,近些年在日本市场向代理商大量压货,一方面尽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打现金款,另一方面也可以抬高公司的出货量。

参与交易的软银知情人士透露,普渡此次对Softbank Robotics提出的压货要求高达3000台至5000台。比起中小代理商一般只能接受几十台甚至更少的囤货,软银最初也无法接受这一天文数字,但很快就拿捏了对方急于出货换现金流的心理,以压货作筹码,反向迫使普渡再次打折。

软银内部非常自信得看待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软银是以购置资产的角度主导这次交易的,优先考虑将此批低价产品收入囊中。况且最后的优惠条件出乎预料,价格已经低到足以对冲其他风险。”

下一步该怎么办?

商用服务机器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发展迅速,中国品牌一度是爆发式增长的代名词。从全球来看,日本、美国是服务机器人行业规模最大、最成熟的两大市场。

尤其是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用工成本高,成为商业服务机器人厂商争夺的主要阵地。

目前,日本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都为中国品牌。与日本厂商相比,中国厂商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其中一部分厂商的玩法是,靠低价以及向代理商压货来抬高自己的出货数据,以此对外宣传拿到融资后继续扩产。为了让雪球能继续滚下去,夸大宣传销售数据也是行业惯用手段之一,只是程度不同。

以普渡为例,按照其官方宣传,公司在全球实际累计出货量超过6万台,销往日韩、港澳台、德国、欧美等市场,已经是全球累计出货最多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

但据多方知情人士透露,根据普渡在本次合作中提供的数据,算上其所有的相关机器人,普渡真实出货量总共不会超过3万台。

普渡官方对此回应表示,公司出货量有生产、物流及海关的相关数据,经得起推敲验证。另从比例上讲,日本是普渡收入最大的市场, 而不是出货量最大的,日本的出货量只占普渡总出货量的不到 15%。

眼下资本市场遇冷,做高数据拿融资滚雪球的泡沫已经破了。创业公司需要的是实打实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交易交割在即。软银内部人士表示,考虑到谈判前后价格的落差之大,以及普渡迫切达成交易的意愿,这笔打款毫无疑问是救命钱。

对普渡来说,为了现金流选择降价与软银合作,只能算是迫不得已的“断臂求生”。但下一步该怎么办,如何才能摆脱困境让公司重回正轨?还没有人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