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以未来为起点

更新时间:2023-08-24 21:02:42作者:无忧百科

绿城:以未来为起点


近日,绿城产品力深度学习大会在杭州召开,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之下,绿城产品的深层奥秘一层层露出。

比如,在绿城的一些项目中,草坪是可以踩踏的。

这打破了大众“不能随意践踏”的原有认知。因为一般的草坪被踩坏后维护代价很高,真正要做到耐踩踏,还需要技术支持,包括土壤改良,草种驯化。

绿城现在做了土壤改良的一小步,但草种驯化则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产品小细节,绿城已经认真研究上了,说绿城自己卷自己并不夸张。

反观当下的房地产市场,竞争白热化,极度内卷。行业下半场,拼真正实力的时候,房企该如何破圈?

绿城发出了灵魂四问:

在低欲望社会,如何激发客户的欲望?

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如何提供确定性?

改善需求多元,如何覆盖多元需求?

在楼市下半场,如何让客户感受到价值?

最后,绿城用持续创新的产品和不断进化的认知给出了答案。评判一家企业的发展质量如何,不在于资产规模,而在于其输出的价值观。产品即人品,这是绿城做人做事的原则。

自我+用户”双重驱动

绿城创始人宋卫平说过:创新,是绿城一直以来的内在基因。

绿城的产品营造史,就是一部产品创新的实践史。从丹桂花园、杭州九溪玫瑰园到诚园、蘭园的园系,从绿城四大名著,再到凤起系典藏作品,绿城的产品创新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2019年,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提出:创新是一项体系化的公司战略,绿城要向制造业学习,先研发再生产,做到“一年创新、两年落地、三年复制”,保持前置创新,才能引领市场。

2020年,绿城进而又提出“最懂客户,最懂产品”的产品开发创新逻辑:以动态客户需求为原点,以创造客户价值为终点,为客户创造极致标准的产品、不断进化的产品。

早在2002年,绿城就成立了业主质量监督小组,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业主意见书代表了业主的专业性,更见证了绿城产品的迭代升级。

始终从客户需求出发,不回避客户的质疑和意见,聆听客户建议,掌握客户关键需求。这不仅培育了业主的批判力,业主的反馈也会反向驱动绿城的品质。对业主和绿城来说,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我们之所以如此努力,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够好”。绿城团队是这样自我认知的,在绿城内部,营销与客服是同一个部门,甚至是同一个人。

据第三方机构调研,2023年中国房地产顾客的满意度平均值为72.3,绿城做到了91.2;品牌忠诚度上,行业均值是54.3%,绿城做到了85.5%。

在绿城,客户不仅是第一位的,更是被平等对待的,不存在所谓的“降维打击”。绿城认为,城市有能级之分,但客户不应该有分别,不同城市的客户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求是同等的。

例如,绿城创新地将中央车站从城市维度转译为小区尺度,业主可以在这里打车、接送家人朋友,从而避免风吹雨淋。先是在丽水与德清运行,然后推广到杭州、上海。

创新不止,把未来当起点

绿城的设计天团大会,有59项体系化前置创新课题。持续探索之下,绿城总结出了产品创新十大IP:立面宪法、春知学堂、中轴精神、第一大堂、转角世界、中央岛、序章过庭、海豚计划、心林物语、绿城房屋4S。

“创新不怕泄露,谁能先于我们落地,我们会向他致敬。”这是绿城对同行内卷的态度,实际上也是高品质赋予其的底气。

就立面宪法而言,把立面做好看,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已成为绿城的肌肉记忆。

如宁波晓风印月项目,为了呈现立面最佳效果,绿城充分考虑晴天、阴天、雨天等多种天气情况,经过8次样板墙评审,交出了符合绿城江景标准的立面答卷。

当美学和功能发生冲突怎么办?绿城的答案:想偷懒就都是矛盾,不想偷懒就能平衡。

所以,当美学与功能、体块与线条、直线与曲线、斜切与圆润、消隐感与识别度……出现矛盾时,绿城会把这么多的“矛盾”平衡在一个外立面里。

面向未来,绿城正在进行一项试验,课题名为Phoenix Project.简单来说就是:投入人力与物力,把一个已建成的现象级作品,用原来的容积率指标与可承受的成本,用未来视角在图纸上重新做一遍。

换言之,即便已经很成功的产品,绿城还要再创作,如何更好,更匹配未来空间?

未来的住宅小区需要更浓稠的邻里关系、街区活力与公共性,在具体的空间形态上可以做出哪些改变?

Phoenix Project有着高超的解题思路。例如,他们把“学习中心”变成了“友好的城市界面”的一个节点,后者是目前很前沿的创新领域——对于房企来说,谁在这个领域领先,谁就拥有更高的行业话语权,Phoenix Project则是提出了更为轻盈而简洁的系统性解题思路。

这些成果会在绿城未来的产品中一一呈现。产品力就是绿城的优势,是过去、当下及未来制胜的法宝。如今的绿城已经不止是一家企业,不止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由理想驱动的产业生态系统,而绿城中国是这个产业生态系统的能力中枢。

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只有绿城才能驾驭绿城。

走高质量发展路线的绿城,也在推动行业向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与绿城中国共同编制了《绿城中国工程做法系列图集》,内容涉及防水与保温、精装修、景观、机电安装等等,为行业提供了更高的规范标准。

坚持长期主义的绿城,把未来当做起点。通过绿城这扇窗,不仅能看到产品创新的无尽潜力、企业发展的澎湃动力,更有关于未来的期待,而这也为行业方向探索提供了一个样板。

本文标签: 宋卫平  房地产  绿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