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后才知道的“潜规则”,背后的“三六九等”,现实扎心又无奈

更新时间:2023-10-05 18:33:44作者:无忧百科

读研后才知道的“潜规则”,背后的“三六九等”,现实扎心又无奈

现如今,社会关系中充斥着潜规则,以至于人们在学校里也感受到了它的阴影。攻读研究生学位本应是一段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旅程,然而,现实却令人大失所望。



虽然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高校是象牙塔般的存在,与社会脱节。然而,透过这表象去观察高校的本质,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实际上是一个微缩的社会。而在社会中必然存在等级划分,无论是处在哪个阶段,人们都会根据不同标准对人进行等级的分类。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研究生的初级阶段,也就是硕士阶段。众所周知,读研有统考和推免两种方式,而在读研的学生中又存在应届生和二战生、名校本科生和双非本科生的区分。而这些将成为研究生阶段被他人进行等级划分的参考标准。



首先,从读研方式来看。推免生在导师的重视程度和学校的待遇上都远高于统考生。推免生一般在开学后即可获得二等奖学金,而统考生中只有那几个综合分数排名靠前的人才有机会拿到奖学金。而一等和特等奖学金几乎都被推免生垄断。



此外,推免生和统考生的导师培养方式也有所不同。推免生基本上从大四十月份开始就与导师合作做项目和研究,而统考生则最早在次年四月中旬才能开始。一般来说,推免生能获得更多的项目,并且导师通常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其次,从考生类型来看。在各方面获得资源和认可方面,应届生要优于二战生。这虽然是一种主观的看法,但却是存在的。很多导师会认为二战生在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上稍逊一筹。毕竟,二战生是通过第二次机会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而应届生则一战定硕。



最后,从本科出身来看。毫无疑问,名校出身的学生会受到更多重视。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大多数导师都存在这种区别对待。这种区别在考研复试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体现,而进入研究生学习后,这种区别就更加明显了。

这些被普遍看作划分等级“标准”的事实,其实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则”,甚至都称不上“潜规则”。潜规则则可能更加残酷。事实往往是残酷无情的,而现实也常常充满无情。

然而,没有能力改变现实,但又希望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生存,我们只能强迫自己去适应这种“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适应它,要么被它淘汰。



虽然如此,我们并不应对这些等级划分感到气馁或挫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优势,无论我们来自何方、通过何种途径进入到研究生阶段,我们都应该珍惜机会,努力付出,不断提升自己。因为无论在何种等级划分下,只要我们有实力,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