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全国又多了一个超大特大城市

更新时间:2023-09-18 17:13:04作者:无忧百科

刚刚,全国又多了一个超大特大城市

文|凯风

超大特大城市,历来都是城市能级的体现。

01

中国最强地级市,终于被“正名”了。

日前,网传“苏州工业园区并入姑苏区”的消息引发关注。

对此,当地回应称,并非合并,而是统计口径调整。根据最新结果,苏州城区的统计口径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其下辖社区的城乡代码由镇中心区(121)改为主城区(111)。



从镇中心区到城区,看起来只是简单的统计口径之变,但意味着苏州城区迎来扩容,更将其推向了特大城市之列。

此次调整后,以七普公布的数据来算,苏州城区人口从399万跃升到512.5万,跃过特大城市门槛。

众所周知,我国以城区人口来划分城市规模,共有五类七档:

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为超大城市,5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300-500万的为I型大城市,100-300万的为II型大城市,100万以下的为中小城市。

城区人口超过500万人,意味着苏州成为全国第22个超大特大城市,也成为继上海、杭州、南京之后的长三角人口第四大城。



而在苏州之后,对于特大城市,合肥也已触手可及。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城乡规划代码调整,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多个社区变成了城区代码,相关区域的常住人口也纳入到城区人口统计。

这也意味着,常住人口逼近千万大关的合肥,同样有望迎来城市规模层级的历史性一跃。

02

常住人口早已超过1000万,为何现在才成为特大城市?

根据国民经略创始人凯风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分析,中国的城市与国际上的城市不同,不是实体概念,而是行政区划的概念,既有“城区”,也有广大的县城与乡村。

这一模式,导致许多地方市域面积动辄上万乃至几万平方公里,人口动辄上千万乃至几千万,无论面积、辖区还是人口规模,都相当于国际上都市圈乃至城市群的范围。

与之对比,美国纽约市面积仅为800平方公里,而横跨三州20多个郡的纽约都会区面积也只有1.7万平方公里,远远无法与我国城市相提并论。



因此,衡量城市规模和人口能级,不能简单看全域人口,更不能以全市常住人口来简单对比。

毕竟,靠扩容合并,并出一个巨无霸地市并不难。但县城和乡村离主城区动辄上百乃至几百公里,本就不适用于城市范畴,只是广义上的地市级行政区划的一部分。

所以,参考国际统行标准,我国以城区人口,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依据。

城区,顾名思义只包括城市所在的部分,主要由市辖区及周边区域构成,不包括镇区,更不包括广大的乡村。

同时,县级市由于财政、规划权限相对独立,且跳出市辖区独自发展,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因此被视作自行运作的城市,虽然行政上受到上级地市管辖,但不被纳入上其城区之列。

统计口径的严格界定,让一众千万人口大市,被排除在超大特大城市之外。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地市共有17个,但这些地市,并非全部都属于超大特大城市。(参阅《官宣!又一个千万人口城市诞生?》)

石家庄、临沂就是典型代表。

两地全市常住人口都在1100万左右,超过了长沙、青岛等地,但在城市规模能级上,石家庄只是II型大城市,而临沂仅位列I型大城市。

究其原因,两市市域体量虽然很大,但城镇化率不高,且县城散布于各地,乡村人口众多,而作为核心区域的城区人口占比还没过半,导致城市规模能级,远远弱于全市人口体量。

宁波、泉州则是另一类的代表。

作为万亿级经济大市,宁波、泉州城镇化率并不低,但由于下辖大量县级市,切走了大量人口,导致城区相对孱弱,始终难以跻身超大特大之列。

宁波下辖6区2县、代管慈溪、余姚2个县级市;而泉州下辖4区5县、代管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

这些县级市,均位列全国百强县,经济实力强劲,在中心城区之外形成了集工业、商贸为一体的城市新中心,自成一体,因此被视作单独的城市。

根据最新统计,宁波慈溪、泉州晋江两市跻身I型大城市之列,而宁波、泉州本身也只是II型大城市。

03

苏州的情况更为复杂,两种因素兼而有之。

一方面,苏州是全国县域经济最强的地区,坐拥4个县级市,由此摊薄了城区人口。

苏州坐拥4大县级市,堪称四大金刚,这些县级市自成一体,实力强劲,人口众多,且走了苏州全市近半人口,导致苏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足,从而影响了城市能级。



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在全国百强县中遥遥领先,而昆山GDP超过5000亿元,为全国之首,且力压贵州、兰州、乌鲁木齐等8大省会,这在《最新百强县!这些县城,“吊打”一众省会》一文有详细论述。

所以,这些年,撤县(市)设区的建议不绝于耳。一旦这些县级市全部变为城区,苏州别说特大城市,连跃升为超大城市的可能性都存在。

然而,这几年,出于防范大城市过度膨胀的考虑,撤县设区已被纳入严控之列,短期通过撤县来完成内涵式扩张的可能性不大了。

另一方面,苏州经济发达,城镇化率遥遥领先,但下辖大量的经济功能区,这些区域过去不被视为城区,导致苏州人口能级被低估。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大量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属于经济功能区的范畴,仅聚焦于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不属于一级行政区



根据国民经略创始人凯风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扩容,许多地方开发区与行政区合一,如广州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

或者横跨多个行政区,如成都高新区就覆盖了武侯区、双流区、郫都区等多个行政区,其街道使用的是各大行政区的代码。

然而,还有一部分园区,仍旧是单独设置,在统计上不被视为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就是如此,在此番行政区划代码调整之前,苏州工业园被视为“镇区”,不属于一级行政区。

事实上,抛开统计口径,作为全国百强园区TOP5,苏州工业园区无论是经济、产业、人口还是城市建设,都与中心城区毫无差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此而言,苏州早已是事实上的特大城市,此番统计口径调整,与其说是“升级”,不如说是“正名”。

04

成为超大特大城市,究竟有什么用?

根据国民经略创始人凯风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分析,我国城市有行政级别之分,也有城镇体系层级之别,同样也有城市规模差异,再加上经济实力之别,由此共同决定了城市能级。

超大特大城市,取决于城区人口,代表的的不只是人口能级,更涉及土地、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配置,乃至国家战略的倾斜。

其一,几乎所有的国家战略,都会重点向高能级城市倾斜,超大特大城市往往是绕不开的存在。

最近的力证是城中村改造。前不久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这让人想起七八年前声势浩大的棚户区改造,当时是全国上下都在推进,并无城市限制,而这一次新政却都落在了超大特大城市身上。(参阅《这些超大特大城市,被委以重任》)

其二,城区人口规模,也是地铁建设绕不开的门槛。

根据规定,申报地铁建设需要满足3个条件: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3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市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市区人口与城区人口有一定差异,但相对接近。

许多城市之所以止步于地铁俱乐部,最大的原因就是市区人口不足,没有足够多的人流作为承载,地铁的经济性就无从谈起。

其三,城市规模能级,也是能否取消落户限制乃至全面松绑刺激楼市的参考指标。

根据官方文件,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Ⅰ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

这意味着,从中小城市到II型大城市,乃至I型大城市,都有了“零门槛落户”的资格,取消落户限制,正在遍地开花。

与之对比,超大特大城市能否取消落户,不能一概而定,而一线城市在短期内都看不到“零门槛落户”的可能。

同样,在新一轮楼市大松绑中,最先出手的往往都是二线城市,更以普通大城市为主,超大特大城市往往都只能走在最后。

总之,超大特大并非无关紧要,而是关乎城市能级,关乎国家战略倾斜和转移,关乎一系列实质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