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站wtt常规挑战赛比赛时间是从11月7日开始吗?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8-27 14:59:21作者:无忧百科
文/华卓玛
“发生极端天气的当季,会导致GDP走低,此后多个季度仍有负面效应。”——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及其团队对极端天气对经济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得出上述结论。
据《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趋强,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台风平均强度波动增强。
极端天气后GDP当季下降0.2%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风雨、洪水、干旱和热浪等,能够对经济产生广泛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基础设施破坏、能源供应中断等问题,如果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或持续时间较长,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胀等产生的影响将较大。
近日唐遥团队所作的研究显示,在一次较大的极端天气冲击之后,GDP在当季下降0.2%,在第三个季度下降幅度最大,达到-0.5%,此后产出缺口缓慢减小但在两年内仍然显著为负;CPI在当季没有变化但在第三个季度上升0.1%,其波动在第六个季度消失;非金融企业获得的贷款总量在冲击当季下降0.1%,最大降幅(-0.2%)出现在第二个季度,此后逐步恢复。
在对GDP的波动进行分解后,研究团队发现近七分之一(14.2%)的波动来自于极端天气冲击。
唐遥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介绍,该研究考虑到了货币政策、宏观信贷规模、通货膨胀与产出的相互影响作用,研究通过对多个变量的回归分析,最终得到的估计的是极端天气对产出的独立影响。
上述研究参照美国精算师学会和加拿大精算学会在2020年提出的精算气候指数(ACI)的方法,构造了1990到2020年间的衡量中国极端天气风险的中国ACI指数。基于全国840个气象站的日度气象数据构造的ACI指数包括:极端高温、极端低温、连续降雨、干旱、强风这五个方面的信息。
研究团队的ACI指数和国家气象中心公布的中国气候风险指数(覆盖时间范围2016年7月-2018年12月)在季度频率上高度类似,具有良好的质量。此外,该研究还分析了极端天气对非金融企业的冲击。
研究分析了4000余家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的数据,发现在遭遇一次较大的极端天气冲击后,一个季度后企业获得的贷款平均下降0.2%,两个季度后产出的增加值下降0.8%。
唐遥介绍,在数据中贷款先于产出下降,说明信贷是极端天气影响长期化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信用风险和市场信心是影响信贷反应的显著因素。
首先,在信用风险方面,天气冲击导致企业的违约风险上升,且在企业本身的信用风险或者宏观信用风险高(如货币政策紧缩)的阶段,极端天气冲击对信贷的影响更大。
其次,在市场信心方面,在气候冲击发生后,股票市场分析师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以及预期利润均趋向下降,而在市场主体缺乏信心的时期,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PMI指数偏低的阶段,极端天气冲击对企业信贷的影响更大。
货币政策如何缓解极端天气冲击?
基于进一步的模拟分析研究,唐遥团队提出可以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应对极端天气冲击。
唐遥表示,一般的货币政策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主要应该对产出和物价的波动作出反应,具体到我国,央行的目标是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增长。
但通过研究发现,由于极端天气冲击和信贷供给形成了负反馈循环,极端天气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如果利率在极端天气冲击后保持不变,则GDP在5至10年中会额外下降0.1%。因此,关注短期产出冲击的货币政策尚不能充分地应对极端天气影响,有必要在理论和政策研究中深入分析极端天气冲击的动力机制,并优化货币政策规则对其的反应。
唐遥介绍,如果央行认为某次极端天气将产出显著的影响,可以在出现冲击的当季立即放松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宽松,可以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对冲银行收紧信贷的紧缩性影响,帮助企业应对极端天气冲击,从而稳定整体上产出。
叶银丹同样表示,在极端天气冲击后,需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供给。统筹调度倾斜信贷资源,加大对受灾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精准投放、及早投放。尤其是对暂时受灾但仍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不抽贷、压贷、断贷,积极强化续贷和“随借随还”类金融产品的推广力度,按照“一企一策”给予调整还款安排等。
来源:国是直通车
编辑:诸葛瑞鑫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