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是地产工程人,扛下了一切……

更新时间:2023-09-12 08:24:05作者:无忧百科

终究是地产工程人,扛下了一切……

这几年,地产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业者也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前行,地产工程岗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过去一年,工程人最大的感慨就是,工程人越来越难了——任务重、要求多、压力大、资源少、待遇降。最难的一年,地产工程人都经历哪些心路历程?一起来听听大家的心声吧。


代建如火如荼,

地产工程人却有点慌

2021年,房企的传统开发业务全面萎缩,项目代建却逆势兴起。绿城管理、金地管理等入局较早的代建品牌,在这一轮的“代建潮”无疑抢占了先机,代建规模均获得大幅增长。

其他的房企,包括中交地产、龙湖、旭辉、仁恒等也都纷纷启动代建业务。这一年,除了商业代建外,由于房企暴雷、城投拿地增加等原因,政府纾困类项目、国央企/城投开发项目以及政府主导的保障类租赁住房等都为代建市场带来了增量。

眼看着代建如火如荼,一些原本在房企就职的工程人,也被动或主动的加入代建队伍。不过,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不少工程人表示,代建项目真的不好做。

一方面,要彻底扭转心态,从“甲方”变成“乙方”;另一方面,代建方手里没钱,话语权弱,现场管理起来更被动,不仅要与各施工单位博弈,更要能搞定委托方。就算以前管自家项目得心应手,管起代建项目也可能遭遇“滑铁卢”。尽管前景不错,但对眼前的地产工程人来说,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先验房再交付,

工程管理的压力更大了

这两年,“交付”与维权往往成对出现,逢交付必维权,似乎已成为地产逃不过的魔咒。

对于这一难题,不仅业主和房企头疼,官方也开始“着急”。2022年,多个城市陆续出手,强推“先验房后交付”的制度。其中,山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山东在全省新开工建设的商品住宅中全面推行“先验房后收房”。该制度主要分为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分户验收、业主查验三个环节。要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允许业主进入工地,重点可以查验观感质量和材料的使用情况;同时,在正式收房前,允许业主进入到自己所购买的房子内部,重点查验水电暖设施的安装和装饰装修部分的质量状况。

安徽六安、湖北宜昌等地也在积极试点该制度。以六安为例,该地要求房地产开发类住宅工程在组织竣工验收前,须开展为期不少于两天的“业主开放日”活动,邀请全体购房业主参与其中。

这一制度的出台,不仅房企倍感压力,身在一线的地产工程人更战战兢兢。让客户参与并监督项目建设过程,意味着项目不仅成品要经得住客户验收,材料、部品、半成品乃至工地环境都要能“扛”得住客户考验,客户满意度的压力很大程度就落到地产工程岗头上了。与此同时,加大开放力度,打乱了原有的进度计划,让原本紧张的工期更加捉襟见肘。工程建设的计划管理、过程管控及交付质量以及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反过来倒逼工程管理能力提升,而地产工程人也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压力。


甲乙方关系逆转,

地产工程人只能装“孙子”

过去,都说房企是甲方,施工单位是乙方,自从房企频频暴雷,工地上甲乙方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微妙。


来自一线的工程人说,现在的地产人,早就没有“甲方爸爸”的硬气了。因为拖欠工程款,施工单位“摆烂”已成司空见惯的事,动不动还被劳务堵门追债。这可愁坏了一线地产工程人。工程款付不上,施工单位配合度一落千丈,项目的进度考核却一点没放松。为了赶节点,作为地产方代表的工程人,只能挖空心思哄着对方干活。

据一位工程人反映,现在所谓的甲方在施工单位面前已经没“威严”了,一些任务发下去,对方爱搭不理的。以前遇到棘手的问题,还可以往上升级请领导介入,现在别说基层的小啰嗦,就连项目总在施工单位面前都底气不足。

一句话,“有钱的甲方才是甲方”。当前,明显地产供方才是大爷,想要保住手头的工作,首先得学着放下身段,在供方面前“装孙子”、扮可怜。这对很多地产工程人来说,也是不小的心理落差。


人员极度精简,

地产工程岗被迫“全能化”

早在2020年,就有房企提出一个项目部只配到三个人的“极简组织”模式。其中,项目总负责全面管理、报建和外联;工程经理负责安全、质量、进度、成本;项目综管负责集团所有资料及文书并协助报建。

此消息一出,便在行业内引起震动,很多人惊叹,这怎么可能?!

然而,这两年地产“组织极简”现象愈演愈烈,在2022年更是演绎到极致。一个项目配三个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以前,一个十万方左右的项目常规配置需要1个项目总,1个工程经理,1~2个土建工程师,1个机电工程师,1个报建主管。如果是精装修项目,可能还会加个精装工程岗。另外,还需要招采、成本、设计等若干职能人员。

不少工程人表示,项目上能减的岗位基本都减了,一个人管十几栋楼已是常态,而且除了土建外,只有安全员和资料员。地产工程人基本是土建、精装、运营、监理一身挑,公司再也不用担心你没有“躬身入局”了。“项目都半停工了,工程款还是付不出,不就是逼着工程人自己去干?”有地产工程人表示,人手不够的时候,自己都得顶半个小工用。所谓“下沉管理”怕是已经沉得不能再低了吧?


寻求转型,

一批工程人“出走”房企

“减员缩编”的大潮下,很多地产人被迫“毕业”,工程岗也不例外。事实上,近两年的行业巨变,地产人普遍对前景感到迷惘,一些工程人即便还留在行业内,也都纷纷寻求新出路。


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去处:拼命挤进国央企,谋求几分稳定;逃离一二线,转战小地方的城投公司;退居施工单位,勉强保住一份工;转型产业地产或新基建项目,做工业厂房建设;转行,彻底离开地产或建筑业;


无论是哪一类转型,其实都不容易。比如说施工单位,以前土木毕业生能进房企的一般都不进施工单位。没想到,现在风水轮转,被地产挤出的工程人想进施工单位却阻力重重。有些施工单位甚至明确表示,不招纯地产经历的工程人。


看似对口的厂房建设也有类似情况,过去做民建看不上做厂房的,如今彻底反转了,很多产业项目只招有同类项目建设经验的人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很“全面”,有些工程岗位几乎包揽改图、招标、施工全流程的工作,让很多地产出身的工程人直呼不可思议。而令工程人头疼的是,建设施工一体化,关系错综复杂,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转型,看似顺利,实则难点重重。


小结


去年,对地产工程人来说,是变局的一年,也是剧痛的一年。无论是地产下行,土木没落,还是职业发展受阻,都令人不由得踌躇迷惘,甚至自我怀疑。好在,大部分的工程人依然坚韧前行,即便内心挣扎,依然兢兢业业,恪守工程底线;而那些“出走”房企的工程人,也在积极的摸索着新出路。

相信伴随着行情修复,以及工程人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地产人未来的日子会好过些。经过一两年的摸爬滚打,转型的工程人也将逐步走出磨合期,在新的职业道路上越走越顺。明源君也想借此机会,祝愿每位脚踏实地的地产工程人,都能得到时间的回报。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