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余承东,撑起华为的野心

更新时间:2023-09-12 14:27:13作者:无忧百科

疯子余承东,撑起华为的野心





作为华为董事会的核心成员,余承东有两副面孔。

对内,他是人人皆知的“余疯子”。

因为总提出一些疯狂的想法,他在华为不断树敌。创始人任正非如此评论他:

“余疯子,越骂越疯。”

对外,他是有人喜欢有人烦的“余大嘴”,理由是他太爱吹牛与夸大其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曾在一场发布会里连续使用六个“遥遥领先”形容华为产品。

也是因此,“遥遥领先”和“余大嘴”成为余承东身上最大的标签。

人们说他疯,骂他狂,却又不得不承认,余承东确实有资本如此。

就连任正非都曾说:“我骂他,那是因为爱他。”





2023年8月4日,在一场华为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提及华为手机时,极具深意地使用了“回归”二字。

他说:“我们华为的旗舰手机,正走在回归的路上,回首这4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回首望去,轻舟已过万重山。”



8月4日发布会上的余承东

彼时,大众或许还无法理解,余承东口中的“回归”确切所指,直到25天后,没有任何预热,华为开启了重磅新品Mate 60 Pro的发售,并称其为“最强大的Mate手机”。

这时人们才惊觉,或许在华为内部,有些重大的故事节点,正浮出水面。

回头看,从2019年5月至今,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已持续整整4年,过程中,美国对华为手机产业链猛砍数刀,让其在事业巅峰飞速坠下。

其中,最为致命的无疑是两点:华为不再拥有完整生产麒麟芯片的产业链,以及其推出的手机无法搭载5G服务。

被制裁后,华为曾在2022年推出过Mate 50系列,这部手机没有麒麟芯片,也无法搭载5G,相比其他手机显得过于平庸,销量也大幅度减弱。

所以当华为发布Mate 60 Pro,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芯片用的是什么?5G是否回归?

令人疑惑的是,华为并未公布任何相关信息,就连说惯了“遥遥领先”的余承东,都三缄其口。



8月29日华为发布的“致华为用户的一封信”

拿到手机的科技博主,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且争分夺秒的“拆机运动”,答案很快浮出水面——

这部最新推出的Mate 60 Pro不仅配备了新型麒麟9000S芯片,同时经过实际测算,其网速已达到5G标准。

外国的科技机构更是称其为“中国设计和制造的里程碑”。

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极为振奋人心的结果:麒麟回归,5G重现。

该结论迅速引爆公众情绪,在推出不到一周内,华为Mate 60 Pro产品加单量就已超过1500万部。毕竟无论对于华为,还是其关注者而言,这并不仅仅只是一台新手机推出这么简单。

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曾经被捆住手脚、扼住喉咙的华为,如今终于突破围栏重获自由,开始再次奔跑。

当然,局限依然存在。国内专家评论这款手机为:“卡脖子的问题终于解决,不过依旧存在很大差距。”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前路漫漫,但确实如同余承东所言,华为的轻舟,终于已过万重山。



余承东

在过去四年里,作为华为手机帝国的搭建者,余承东经历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他对于华为手机的宏伟计划被全盘打翻,只剩下一条:“活下去”。

在采访中,当被问及有关制裁的话题,他头一次公开落泪,许多个睡不着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苦闷的在马路上走到天亮。

曾经的一头黑发,在这两年飞速变白,在发布会上,他不再提及“世界第一”,而是用起了“也挺好”。

似乎,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余大嘴”,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暂时低头。

如今,随着华为Mate 60 Pro的发布,穿过黑暗,或许余承东终于能够睡个好觉,继续“发疯”了。



如果让余承东用3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成长,那么他大概会选择“很苦,很穷,很疼”。

1969年,余承东出生在安徽六安霍邱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中,出生那年,余承东的哥哥意外离世,巨大的打击下,母亲没有奶水,余承东喝米糊长大。

他的成长过程中,常常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两三岁时,他因为缺乏营养差点饿死,上中学时,他还因为太饿在学校晕倒。



余承东讲述幼年经历

吃不饱,也穿不暖。每年冬天,余承东的手都会被冻烂,年复一年,至今他的手上还有几道淡淡的伤疤。

虽然生长的极为艰难,但余承东心气很高。

进入小学后,他便是学校里有名的“刺头儿”,那时他常在放学后拿着砖头和隔壁学校的男生打群架,宗旨只有一个:“绝不能输”。

这种“不能输”的劲头也被用到学习中,从小学到高中,余承东的成绩一直是班里第一名。

但在父亲眼中,卷子上的100分远没有下地干活重要,所以在余承东升入高中后,他几次试图让余承东放弃学业,回家种地。

为此,余承东和父亲谈判了几次,最终达成共识:农忙的时候回家帮忙,只有农闲的时候去学校读书。

如此之下,他不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在学校,他将买菜的钱省下来买书,只啃从家里带来的粗面窝头,多年后回忆起来,他说:

“那时候不吃菜不吃油,每次上厕所都很困难。”

但好在,这些苦与痛都没有白费,1987年,余承东以全县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在此之前,他所在的霍邱县第二中学从未有学生考上过大学。



也是在这一年,任正非拿着东拼西凑借来2万2千块钱,在深圳的一间简易房里创建了华为。

那时,余承东与任正非或许都未曾想过,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年成为他们之后长达数年交集的开始。

大学毕业后,余承东留校工作了两年,又通过自学考入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每到假期,余承东常会去找一些项目挣些生活费。

一次他去往深圳工作,被这所城市的自由与活力吸引,跑去应聘当时只有200人的华为,并顺利通过面试。

当余承东决定加入华为时,身边出现了许多反对意见。

余承东的导师曾建议他毕业后留校,在导师眼中,余承东性子烈,为人处事像个愣头青,并不适合进入社会。

余承东的家人则觉得,彼时只有200名员工的华为规模太小,随时都有可能倒闭,风险太大。



余承东

但余承东从不是听风就是雨的人,一旦做了决定,他就绝不动摇。

就这样,1993年,24岁的余承东正式加入华为,岗位是技术员,每月工资800块。

那时谁也没想到,这个说着一嘴安徽话,笑声很大的小伙子,日后竟然会成为搅动华为风云的头号人物。



读高中时,余承东就确认了自己未来的志向。

毕业帮同学填写纪念册填到“人生追求”时,他坚定写下:“我想成为最牛的专家,或者是教授。”

彼时他从未想过,自己未来会成为一名管理者。



余承东

如今看,华为建立之初虽名为技术公司,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收入都来源于贸易生意,余承东加入时,华为正尝试转型,计划自己研发通信设备。

余承东则成为了华为第一代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开发人员,深度参与华为第一个重要项目,交换机C&C08的研发。

虽然当年,华为研发的这款交换机还非常粗糙,但好在中国市场大,任正非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让华为员工从深圳奔赴全国各地的县城和农村,为交换机开拓市场。

任正非的这一规划很快取得成绩, 交换机项目获得了预期的收益,余承东被提拔为主任,前景一路大好。

但没想到,余承东却并不满足于此,1998年,他转换赛道,在华为内部创建了无线电通讯部门,将目光投向3G业务。

在当时,没有人看好这项业务,一是因为通信行业技术门槛高,所以国内市场大多数都被发达国家的电信巨头所垄断。

二则是因为这项研发需要斥资60亿,相当于华为三分之一的研发经费,但任正非依旧决定支持余承东。



余承东与任正非

2003年,余承东拿着耗费4年开发出来的产品去往欧洲,尝试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但华为没名气,体量小,几乎没有公司愿意与其合作。

在吃了几个月的闭门羹后,终于有一家陷入困境的法国小型运营商愿意与华为合作。

沟通过程中,余承东发现,彼时国际上的3G基站设计十分笨重,运输都要靠吊车,这也导致维护成本极高。

他当机立断,表示要带领团队研发一个分体式基站。

这一决定在华为内部引起了极大的反对,毕竟,上一轮研发的60亿还没拿回来,又要投入一轮新研发,一旦失败,华为无法承担后果。

许多人不理解余承东为何如此坚持:“国际上都用这个基站,大家用的好好地,到你这里怎么就不行了?”

余承东急了,在会议上拍着桌子开骂:“必须做,不做超不过爱立信。”



最终,任正非决定再次赌一把,事实证明,他没有押错宝。余承东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带领团队研发出一个信号更强、体积更小的分体式基站。

该分体基站一经推出,引起极大关注,凭借此,华为跟荷兰签订价值2500万的订单,就此打响其在欧洲的名声。

之后余承东乘胜追击,在2007年开发出可以共享2G、3G、4G的第四代基站,该基站彻底奠定了华为的地位。

2012年,华为与欧洲15大运营商中的12家签下了订单,在欧洲无线通讯市场的占有率高达33%。

毋庸置疑,此时的华为已经迎来了顶峰,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如何守住巅峰,以及寻找更高的落点。



在华为内部,余承东有个别名——“余疯子”。

原因是他总会提出许多看起来十分不切实际的计划,且一旦认定,便不达目的不罢休,为此,在华为内部,他没少和人吵架。

余承东说:“我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性格东冲西撞,一不小心可能就树敌了。”

2011年,当余承东在欧美市场干得热火朝天时,任正非却用一纸调令将他喊回,负责华为的手机业务。



余承东撤离欧洲时发布的微博

在此之前,华为的手机业务已经换了三任负责人,却依旧如同一潭死水,没有起色。

回头看,最初,任正非并未想过进军手机行业。

2000年前后,国内手机市场迎来飞速发展,摩托罗拉、爱立信、夏普、诺基亚等品牌开始纷纷抢占市场。

华为内部也有人跃跃欲试,多次试图立项手机业务,但却都被任正非打回,他还曾在公司高层会议上明令禁止谈及此事:

“华为公司不做手机这个事早有定论,谁又在胡说八道,谁再胡说,谁下岗。”



任正非

然而没想到,2002年底任正非突然转变想法,决定拿出10亿进入手机行业。

虽然在运营商服务领域,华为已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在手机领域,华为无疑是门外汉。

最初几年,华为生产的大多是贴牌手机,开始生意还算不错,但随着国内3G通讯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品牌手机出现,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年年倒退。

2011年,余承东接过了这块烫手山芋,对任正非而言,余承东无疑是他为华为手机业务下的“一剂猛药”。

他曾如此说到:“就让余疯子去搞黑与白,我们多做点灰度,正好和他对冲一下。”

任正非比谁都知道,余承东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就一定会发疯般的背水一战,不答目的誓不罢休。



最初接手手机业务的余承东

但没想到,新官上任三把火,余承东上任后,仅用一把火,就烧掉了过去华为手机的草原——

他砍掉了90%的贴牌机、功能机以及低端机业务,立志要进军高端市场。他说:“我们不会是大众集团中的大众,至少要是奥迪,或者成为保时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余承东的这一决定,让华为手机出货量一下少了3000万台,营业收入飞速下滑。

内部高层为此吵得不可开胶,公司内部还出现了“倒余行动”,有人甚至将抗议书放到了任正非的桌子上,逼得任正非不得不公开表态:

“不支持余承东,就是不支持我。”

后来,余承东也曾聊起此事:“我的痛苦来自反对声,很多不同的异议,压力很大。”

但纵使有了任正非的“尚方宝剑”,最初那两年,余承东也走得十分困难。

2012年,余承东带领团队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

这款手机极其难用,不仅常常死机,还又卡又热,任正非气的将手机扔到了余承东的脸上。在那年,这台手机总共只售出50万台,因为没有达到目标,余承东的年终奖也被取消。



2013年初,余承东继续追击,又推出一部智能手机,依旧输的落花流水。那时,华为内部纷纷在传,余承东会不会就此“下课”。

余承东说:“那两年太糟了,手机利润率还不如银行贷款利率,把这些钱存到银行里,利息都会比手机盈利要高。”

屡战屡败,但余承东绝不认输。

他先是效仿小米的雷军,开通自己的微博账号,尝试和消费者直接沟通,他还要求设计开发的员工离开电脑,去店里体验促销员的工作,听一听客户是如何吐槽华为手机。

背水一战,余承东不仅将自己的时间都投在工作中,对于手下的员工,也“步步紧逼”。

那时他常常在深夜回家的路上给员工打电话,后来,员工们都能辨认出余承东车子发动机的声音。与此同时,余承东还招兵买马,去诺基亚、三星等公司挖回他们的高管。



被余承东挖回的三星中国区品牌老大杨柘

在如此全面的布局下,2013年6月,投注了余承东全部心血的华为P6正式发布,P6机身只有6.18mm,成为当时全球最薄的手机。

对于这部手机,余承东充满信心,在P6之前,华为手机的最高销量从未超过100万部,而这一次,在发售之前余承东就准备了300万台的货。

那年,华为P6最终卖出400万部,余承东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以此为起点,华为手机迎来一段全新且高速的上升之路,走进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只不过,后来的故事,谁也没能想到。



虽然在华为内部,余承东的外号是“余疯子”,但对于华为外部的大众而言,他还有一个绰号“余大嘴”。

原因是在他常会在华为的新品发布会或采访中语出惊人,比如早在2012年,华为手机还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时,他就曾夸下海口,会在未来成为世界第一。



余承东发布的微博

2013年,在做出一些成绩后,他又在发布会上表示,华为手机将在两年之内赶超苹果,五年之内超过三星。

其中,余承东最出名的事件,是在一场发布会上连续用6次“遥遥领先”来描述华为产品。

这也成为了人们对于华为的标签,至今,在与华为有关的新闻下,“遥遥领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渐渐的,余承东给大众留下了爱吹牛的形象,“余大嘴”的绰号也由此而来。后来有人问余承东,如果有人当面叫他“余大嘴”,他会不会生气。

余承东回复:“不会,因为我当时吹下的牛,后面都基本实现了。”



回头看,在P6大获成功后,华为又推出了搭载了麒麟芯片的P6S与P7等产品,都获得优异的成绩。

2018年,华为手机的销售额突破2亿台,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大品牌,也是在这一年华为手机以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17.6%超越苹果,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三星。

2020年4月,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越三星,成为世界第一。

就连从不服输的董明珠都不得不“认输”:“华为永远是我们的老大哥,我只希望有一天华为世界第一的时候,格力能成为第二。”



余承东与董明珠

但也正是因为发展势头太过强劲,美国对华为开展了步步紧逼且不断加码的制裁。

先是2019年5月,美国以“科技网络安全”为由,将华为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名单”,未经批准的美国公司,不得销售产品和技术给华为公司。

之后,美国分别在2020年5月和8月又开展两轮制裁,让华为的芯片生产链被彻底卡死。

所以,当2020年华为推出最新麒麟9000芯片时,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悲观地说到:“麒麟9000或许会成为华为的绝唱。”

2021年3月,美国制裁再次加码,限制器件供应商为华为提供包含美国技术的5G设备,这也意味着,即便华为5G专利数量占全球第一,但其之后发行的手机都不能搭载5G上市。

2021年,华为推出的mate50发布会上,余承东不再说起“遥遥领先”,他说:“大家都知道,因为美国的4轮制裁,我们5G的芯片只能当4G用。”

“我们使用的新芯片仍然不错,也挺好。”



华为Mate 50发布会上的余承东

然而这部不再搭载麒麟芯片,也没有5G的Mate 50让大众望而却步,在当年销售额十分惨淡。2021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跌出全球前五名,在销量统计表上沦为“其他”。

那几乎是余承东与整个华为的至暗时刻,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到“美国制裁下的华为手机”时,余承东低下头,轻轻地擦了擦眼泪。

过程中,很多人让余承东放弃,认为如今的华为根本没有翻身的概率,但余承东绝不妥协。

这两年,余承东加班的频率比之前还高了许多,绕不开的困难只增不减时,余承东常常晚上在马路上散步,走到第二天天亮,继续回去继续上班。



他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放弃了生活中所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短短两年间,他的头上也冒出许多白发。

他说:“我的父母都是八十岁才有白头发,我这才五十多岁。”

但好在,黑暗终究渐渐散去。2023年8月4日,余承东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过程中他说:“经过了艰难的4年,回首望去,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天后,华为Mate 60 Pro手机毫无预兆的宣布开售,虽然没有公布具体参数,但在多方机构的测评下,可以确定的是,麒麟芯片已回归,手机的网速也已达5G标准。

似乎,万重山已过,如今的华为,终于又迎来一片全新且辽阔的景色。



在努力将手机捞出泥潭的同时,华为也在寻找其他赛道。

比如华为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对此,任正非的本意是“华为不造车,只做智能汽车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余承东又成为那个开疆扩土的人。

2021年,余承东带领团队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军,对此,他信心满满:“我的梦想不是路上跑的都是华为的汽车,而是不论品牌,所有的智能汽车里,都能有华为的技术。”

在短短一年内,他就和塞力斯汽车一同推出3款新能源车,取名“AITO问界系列”。



进军新能源汽车的余承东

然而,对于造车,余承东有着更进一步的渴求。

2023年8月,在没有经过任正非的同意下,他偷偷将“AITO问界”的名字改为“HUAWEI问界”,试图将华为从“帮别人造车”改为“自己造车”。

对此,华为高层开了一个会议,六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投票支持造车,那个人就是余承东。

2023年3月31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签发了一份《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的内部文件,强调“华为五年内不造车”。

同一天,愤愤不平的余承东在内部社区连发两条帖子:“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的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很快,这条帖子被删除。



余承东在华为内网发布的帖子

但虽然频频受挫,对于自己参与制作的新能源汽车,余承东依旧充满激情,他说:

“和新势力、特斯拉相比,我们遥遥领先。”



今年,余承东54岁了,从1993年算起,这一年是他进入华为的第30年。在这30年间,他见证华为的高楼平地起,也陪伴华为度过许多个危机时刻。

因为特立独行的性格,无论是在华为内部还是外部,有人喜欢他,也有人讨厌他。

但不可否认,这一过程中,余承东从未停止过奔跑,对待任何事情,他都决策鲜明,永不服输,绝不妥协。

最重要的是,他几乎从未输过。



余承东

余承东幼年时,父亲总会在农忙时教育他:“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就像这麦子一样,头越低,越饱满,头抬得越高,越是空壳。”

在后来的日子里,余承东却像进入一种“反重力人生”:头抬得足够高,却也足够饱满。

如今,新一轮的播种与生长再度开启,没有人知道,在“新能源汽车”这片田地里,华为的收成将会如何。

但是,如果播种人是余承东的话,这或许会是一件“旱涝保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