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站wtt常规挑战赛比赛时间是从11月7日开始吗?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9-09 20:35:15作者:无忧百科
x星标麦研⭐,精彩信息不错过
时至9月,新一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在即。而近期,高校调整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新闻密集传出。
8月29日,南京大学数学系发布“关于停止招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的公告”,自2024年起,南大数学系停止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该系表示,此举旨在积极探索更加符合研究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此之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已经宣布:不再招收部分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涉及专业涵盖了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多个学科大类。
一边是学硕被砍,另一边则是学制调整,尤其是专硕学制延长。
陕西理工大学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全日制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制从2年变为3年。该校硕士研究生所有学科专业(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制自此均为3年。上海体育大学宣布从2024年起,博士生学制统一改为4年(去年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的学制为3年),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原则上不少于3年。
东南大学早在去年已将所有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制改为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也从去年开始将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从2年变为3年,在过渡阶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优秀者可以提前到2年或2年半毕业。
与此同时,专硕培养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从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来看,专硕招生人数从2011年的15.8万增长到2020年的60.2万,十年增长近4倍。早在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拉开差距。
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
国家政策 “扶正”专硕
专硕人才对国家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在“发展与目标”部分开宗明义提到: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
该文件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去年9月13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新版目录”)公布。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次学科目录的修订,旨在推动研究生培养快速响应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地位,以及增强交叉学科融合程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等。
原有的13个学科门类经过了细致调整,具有相同学科基础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置于同一学科门类下,并且所有学科门类下均设置了专业学位。除了新增的交叉学科外,该次学科目录修改新增了25个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不包括审计和风景园林),其中专业学位有20个,占比80%,增量显著。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海生研究员认为,专业学位的增加彰显了两种类型(应用型和研究型)的人才培养处于同一层次,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重要性的认识。
行业发展急需高级专业人才支撑,而理论研究似乎也不需要“人海战术”来突破,学硕缩招停招,专硕“做大”“扶正”顺应了经济建设与国家发展之需。
学制延长 “学质”提升
麦可思连续多年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就业考虑和职业发展需要总是位列本科生读研动机的前列,强于“想做学术研究”的想法。例如,2022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主要动机中,52%和47%的人选择了“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选择“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为27%。
显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准绳的专硕自然受到学生的青睐。
但随着各高校调整研究生培养年限,“2年变3年”已然成为专硕培养的趋势,加上学硕规模减小,是否意味着专硕学硕逐渐趋同呢?
不少专家表示,无论是国家政策导向还是高校实际培养情况来看,专硕和学硕没有也不可能趋同甚至“合二为一”。专硕设定的人才培养类型和目标不同于学硕,“学制短”只是一方面而已。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部分(专硕)学制延长到3年,目的还是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论文写作,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
相比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重在“专、精、深”,考核方式也不同,质量要求更高。加上专业硕士通常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更加紧张。如果学生只以学分修够顺利毕业为目标,而没有时间精力深入钻研,开拓创新,培养质量自然难以保障。
加之研究生扩招规模扩大,或许有导师没门下弟子较多,修业年限较短也不利于导师因材施教,悉心指导。适度延长修业年限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更大空间,有利于强化培养过程,实现培养目标要求。
提升培养质量 高校在行动
学制的适度延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空间,但核心还需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体系建设,确保“全过程”培养质量。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该校研究生院从三方面完善培养体系。
一是建立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该校定期组织专家对本单位各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自评,有针对性地改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校学位委员会、各培养单位学位分委员会作用。严格把关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期考核、开题报告、预答辩、匿名评审、正式答辩等环节,从各个环节杜绝剽窃、作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以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氛围,确保学校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三是持续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申请审核、研究生指导教师年度考核、研究生指导教师业务培训、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奖励、问题学位论文惩戒等工作,不断增强导师道德修养,提升思想政治水平,树立自我认识及育人意识,从而提升导师指导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北京理工大学打造了“四类型七维度”的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其中“四类型”分别为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复合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分别侧重基础理论方法、国家重大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以及面向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七维度”分别为思政教育、数理基础、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水平、实践与科研、综合素质。这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数理基础维度是指数理基础知识或学科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硕士、博士研究生如果是跨专业或者觉得自己没学好,还可以往下选修本科或硕士核心课;计算机水平维度是指硕士研究生必须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仿真软件、设计软件或者具备编程能力等。
课程是培养体系的核心,为提升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持续完善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质量。
做好教学评价是提升课程质量的关键环节。电子科技大学将研究生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思政课程、小班研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学术交流月课程、体育课程七类,分别设置了评价指标开展教评。
为了提升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创新性、挑战度,该校制定了多项政策,包括申请经费升级改造小班研讨教室,支持任课教师录制在线课程;设立教研教改专项,提供建设经费,支持任课老师开展示范性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参与课程改革的老师在课程酬金上进行奖励,并积极推荐优秀课程申请各级奖励……
从培养体系到课程评价,高校改革从未停步,相信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将稳步提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各高校网站等.
[2]研究生学制延长,“学质”如何跟上步伐. 中国青年网,2023-09-04.
[3]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评的分类开展. 《麦可思研究》教学教务合集(2023年).
征集↓
近期,我们想就高校
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生成长
质量监测等方面邀请进行访谈
欢迎各位老师投稿
也欢迎推荐访谈线索
投稿或者提供访谈线索
可直接联系麦小微
开群↓
麦可思研究开微信群了!
赶快扫码回复
“读者群”
“辅导员群”
加入相关群聊
观看更多
视频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前请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