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站wtt常规挑战赛比赛时间是从11月7日开始吗?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9-13 08:33:33作者:无忧百科
比较,批评,挑毛病,家长们时常认为这是鞭策孩子成长的手法。殊不知,对孩子的伤害远大于促进。
当我们总要求孩子学习“别人家的孩子”时,却忽略了,前提是自己得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作者:立正妈妈,国家人社部 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中国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共同的假想敌——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堪称“天使娃”,从小不哭不闹特好带,说话早走路快吃饭乖,三岁会背古诗,四岁会做口算题,上学以后门门功课都是A+,课外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不用父母操心半点,就能考上一流大学,顺便考个研、读个博,毕业以后被高薪单位抢着要,轻轻松松就能娶个白富美 or 嫁个高富帅,婚后抓紧生一儿一女,让长辈们笑得合不拢嘴……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从小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也是所有孩子童年里最讨厌听到的话。
在父母眼里,自己样样不如人。
从小生活在他阴影下,除了抬头仰视着他的光,自叹自哀,更多的还有满腔委屈和不甘。
有一种伤害叫“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湖南卫视《少年说》的节目里,曾经有个女孩勇敢站上台,“控诉”自己的妈妈,总拿自己跟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联盟第一”的闺蜜吴笛比较,这让她很受伤。
可即便女孩哭诉得泪眼花花,但她妈妈依旧不依不饶地挑毛病——
“我认为你的性格是需要一些打击的,不然你会有点飘。”
可是,谁又能想到,女孩的闺蜜吴笛,那个大家口中永远考第一的“别人家的孩子”,竟然也会在家中遭到家长同样被比较被贬低的对待。
当她站上天台,大声呐喊出来的,却是自己被嫌弃的“种种不是”—— 妈妈总批评她体育不及格,性格不够开朗大方,认为她样样都不够好。
而前面那位被嫌弃的闺蜜,居然剧情逆转,成了她妈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批评,比较,挑毛病,家长们时常认为这是鞭策孩子成长的手法。
殊不知,对孩子的伤害远大于促进。
孩子鼓足勇气喊出来的,不仅是委屈的心声,更是卑微的求饶声。
相比起只懂得居高临下去批判孩子的父母来说,这对小闺蜜的坦诚、理智,却比台下固步自封的家长强太多太多了。
前面这位女孩,面对妈妈在台下的步步紧逼,她还是逻辑十分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你能不能多给我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
她能够体谅父母的苦心,但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性格中有着温暖包容,坚强美好的一部分。
而后面这位,女孩的闺蜜,也真诚有爱,善解人意,并非妈妈眼中认为的不擅交际。
当朋友难过痛苦时,会主动上前为她拭去眼泪,轻声安抚—— “我妈妈也总夸你,你也是我的别人家的孩子。”
会在众人面前,真心夸赞——
“她是我们所有女孩里最善良大胆的,我比不了。她有天生而有的热忱,感染了我们全班所有同学老师……”
视频最后两人相视而笑,那一句——“你是无可取代的,对吗?”
听得人泪奔,也听得父母们汗颜。
两位初中孩子单纯善良的心,冲破了“比较”的枷锁,用爱唤醒了现场所有人重新审视成功的定义。
父母爱比较的背后
是高期待值在作祟
“自从有了孩子,总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这是每个父母最无私但也最苛刻的心愿。
因为,往往独孤一掷投入的心态,背后都隐藏着不自知的高期望值。
我为你倾尽了所有,自然希望这份付出能得到回报——你要健康成长、成绩优秀、擅长运动、、会做家务;端庄大气、品行高尚、孝顺长辈、人际良好,还得身高出众、颜值姣好、为人处世面面俱到。
这是能量守恒定律,但更是人性。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的一项调查显示:
83.4%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别人家孩子的优秀,会经常比较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
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将心比心,我们在找人生伴侣时,不会要求另一半像比尔盖茨般富有,像爱因斯坦般有智慧,像梅西般有运动天赋,像刘德华般有颜值。因为理性会告诉我们,那是人中龙凤,概率少之又少。
可是,当我们养育孩子时,却不自觉地希望这个孩子样样出众。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硕士赵昱鲲曾经在《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一书中抨击当代父母的“贪心”——
“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和梦中情人、白马王子一样,虚构出来的人物。 你在买车时不会要求既要有德国车的安全,又要有日本车的省油,还要有美国车的宽敞,最后还得是国产车的价格。 但到一说到孩子,却理直气壮地今天拿他的成绩和学习尖子比,明天拿他的身体和运动尖子比,后天拿他的情绪和“乖”孩子们比。 要知道,这世界上除了“我的孩子”,就全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相当于要让孩子一个人打赢全世界。这公平吗?孩子受得了吗?
放不下的比较,背后是藏不住的虚荣心。
即便某方面已经优秀如“别人家的孩子”,却依旧还会因为父母心中放不下的执念,而被比较、被贬低、被责备。
因为父母奢求的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的完美。
灵魂拷问:你是“别人家的父母”吗?
有句话说得好——你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抖音上,有个小女孩反驳爸爸的视频,获得了无数网友点赞。
当爸爸火冒三丈地质问她为什么学习不好—— “你是没有笔,还是没有本子?”
结果,小女孩嚎啕大哭,边用衣袖擦着眼泪,边喊出了灵魂答复——“我没有一个好爸爸”。
“别的小朋友是要家长的努力和陪伴才能那么好,不像爸爸三心二意的。”
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点赞“小女孩说出了我小时候不敢说出的话”。
网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父母双标》作文,内容太真实,画面感太强,以至于不少家长看完满脸尬笑,无处跺脚。
父母每日抱着手机刷圈看剧打游戏,却要求孩子远离电子保姆。
父母一年都摸不了一次书的封面,却要求孩子热爱阅读,饱览群书。
父母常常易燃易怒易烦躁,一言不合就开骂,却要求孩子知书达理,谦逊温和。
父母平日里在家不是瘫沙发就是蹲厕所,却要求孩子每日跳绳、跑步、多运动。
正如父母讲道理可以,孩子讲道理就是顶嘴一样。要求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般优秀,自己却又做不到“别人家父母”般的付出和以身作则。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此双标的要求,久而久之,难免让“父母之言”丧失权威,引起孩子反感。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位妈妈生气孩子成绩不好,忍不住骂了一句“笨鸟”。
孩子不服气地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会偷偷模仿大人。
孩子需要的不是“别人家孩子”的刺激,而是“自己家父母”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你希望孩子是什么模样,自己就要先成为那个榜样。
这世上没有满分的父母,也没有满分的孩子。
与其眼红“别人家的孩子”,不如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与其用嘴每日不停念叨孩子,不如用言行潜移默化带动孩子。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认清盲目比较背后的弊端,学会激励有道,才是促进孩子成长的灵丹妙药。
让我们来看看,在养育路上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父母总是试图用“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作比较,希望让“自家孩子”知耻而后勇,但其效果更多的却是会让“自家孩子”知劣而退缩。
在长期的贬低下,孩子也一个个变得焦虑了,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身边总有更优秀的小朋友。
一个孩子的幸福感,如果搭建在与人比较上,那么这个小生命的未来,从此就变得艰难。一睁开眼想到的就是自己落后于人,笑容便再也灿烂不起来了。
孩子不是流水作业线上出产的商品,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天赋喜好各有不同,不能比较,也没有可比性。
父母应该尊重差异,让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
拿孩子这次成绩和上次成绩进行比较,拿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来比较。 拿他的过去和现在比。 看得到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各自的长处,顺势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因为孩子某方面不如人,就轻易给孩子贴“没用”、“胆小”、“差生”标签,恨铁不成钢地希望利用负面刺激来激发孩子的斗志。
这种因怒其不争的不满,以爱之名的比较,不带脏话的羞辱,给孩子不仅带来内心的伤害和挫败感,还容易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一切不如人,从而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在《教育孩子四十条》中写道:“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找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每个父母设想中的那个孩子。
孩子有自己成长的路径,父母不需要过多的鞭策,只用在他需要的时刻提供关心,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时候给他及时的辅助。在他学步跌倒时,给他鼓励;在他遇到问题时,给他建议。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春风般温暖的爱,而不是长期以爱为名的冷嘲热讽。
一味的批评不会带来前进的动力,多一点的认可和赞美,也并不会让一个人变得止步不前,反而会让人敢于迎难而上,直面更大的挑战。
社会心理学家说:“比较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上具有两种重要功能:一是,认识自己;二是,了解自己。”
频繁被贬低的孩子,容易自暴自弃,不断被捧高的孩子,容易盲目虚荣。一旦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就容易迷失自我,要么自负过度,要么抗压能力过差,接受不了挫折。
《无条件养育》中写道——“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
父母需要做的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因落后而责备,不因领先而骄傲,孩子才能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保持一颗淡定自若的心。
其实我们并不是一味反对竞争,良性的竞争也能给孩子带来有利的成长。参加体育活动,夏令营,社区活动等等,让孩子到同龄人中间、参与进去并努力完成每一项活动与任务。
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跟别人家的孩子一起进步。告诉孩子朋友与对手其实并不矛盾,从正面激发引导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也能是一种亦师亦友,亦偶像亦亲人的神奇存在。
在他需要的时刻提供关心,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时候给他及时的辅助。在他学步跌倒时,给他鼓励;在他遇到问题时,给他建议。
春风化暖的关爱,胜过以爱之名的冷嘲热讽、高压严管。
爱,如他所是,非如你所愿
知乎上曾经有人问道—— 为什么父母总说“别人家孩子“”,而很少听孩子说“别人家父母”?
其中有个回答获得高赞——因为心疼他们,不想让他们难过。
我们常说,无条件地爱孩子。 但其实,真正无条件的爱,恰恰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看见父母的不完美,依旧包容,依旧接纳,依旧爱戴。
孩子不忍心用「比较」来伤害父母,我们又怎么忍心反刺一刀呢?
真正的爱,应该是——如他所是,非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