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可能与中国切断联系

更新时间:2023-09-09 09:11:13作者:无忧百科

印度不可能与中国切断联系

【文/苏桑特·辛格,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尽管西方施加了制裁,印度依然是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之一。2023财年,印度炼油厂买下了俄罗斯一半以上的原油出口。欧洲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追究这件事,但今年5月,欧盟明确表示反对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向印度最大的国有炼油厂运输原油。结果,印度储备银行拒绝以欧元或美元向莫斯科付款。这家印度国有炼油厂找到了另一家银行,最终用人民币支付进口的俄罗斯原油。这也推动了中国政府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

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印度政府可能因为这次事件而尴尬。在2020年夏天加勒万河谷地区的一场小规模边境冲突中,4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牺牲、20名印军士兵死亡。对峙发生以来,以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为代表的印度政府反复表示:“鉴于边境问题未能恢复常态,新德里不可能与北京维持正常的外交关系。”印度政府还通过禁止使用TikTok、Shein以及数百个有中国背景的手机APP程序来炒作反华情绪。然而,与此同时,印度公司继续使用人民币支付该国10%的俄罗斯石油进口——新德里对此事闭口不谈。

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原油表明,尽管中印边境局势紧张,但过去三年来印度对中国的依赖却有增无减。双边贸易额依然在增加,且贸易平衡的天枰进一步向中国倾斜。印度政府的部长们打破了之前许下的承诺,反而在招揽中国投资。为了满足国内电子产品制造商的需求,新德里正在为中国工程师办理签证提供便利。印度是中国牵头成立多边银行的贷款的最大受益国;至于中国占重要地位的金砖国家组织与上海合作组织,莫迪与他的部长们都是热心的参与者。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5月在上合组织会议期间透露:俄罗斯手上有数十亿印度卢比,但花不出去

通过这些多边平台,印中双方进行了实质性的外交接触,但在边境问题上,中国政府拒绝做出让步。中国对印度施加了更多的外交压力,包括自去年10月份至今仍未指派驻印度大使。8月中旬,两国就边境问题谈判发表了措辞积极的联合声明,提高了对两国领导人可能会在南非的金砖峰会上举行双边会晤的期待。如果成行,这将是两国领导人自2019年以来第一次举行实质性会晤。但不管结果如何,印度的使命都是加强自身实力——包括民主、经济与军事层面的实力,从而为将来应对中国的“挑战”做好准备。

最近几个月,印度似乎扭转了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危机以来对中国采取的一部分措施。从那个时候起,新德里修改了对来自与印度陆地边境接壤国家的外国投资政策,要求必须得到印度政府的额外审批。这是一项旨在拖延与阻止中国对印投资的含蓄政策。今年夏天,印度的政府部长们至少在口头上改变了立场,暗示完全与中国切断往来是一项“不可持续”的战略。7月,一位记者提问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国务部长拉吉夫·钱德拉塞卡尔(Rajeev Chandrasekhar):“印度是否愿意与中国公司做生意?”他回答说:“我们当然愿意。”

这种态度软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印度需要在电子产品、电池与电动汽车领域的中国投资。今年1月,新德里请求苹果公司指定12家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为苹果在印度设立合资企业做准备。印度政府批准了这12家中国公司开办合资企业的申请,但许多公司最初似乎并不热心,因为印度在2020年以“违反税法和外汇法”为由,对中国的手机生产商开出了严厉的罚款。然而,印度自去年以来的科技融资速度放缓,意味着莫迪政府无法承受对中国投资态度如此严苛的代价:完全堵上外国投资的“水龙头”令印度陷入困境。尽管莫迪大肆宣扬“印度制造”的计划,整个国家的经济依然停滞不前。

印度对中国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的依赖程度如此之高,以至于今年7月,印度政府同意为从事安装、扩建与维修工作的中国专家开辟加速签证审批的专门通道,尤其是那些得到了新德里“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印度政府发展本国制造业的旗舰计划)批准的公司雇佣的中国员工。印度政府一直在推动中国手机公司与印度公司合作,在本地进行生产,但并未取得成效。因此,印度政府长期执行的非正式政策就是拒绝向中国公民发放签证,或刁难在印度的中国企业。为了发展本国制造业,印度政府终于决定拿这项歧视政策祭旗。

印度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与药品,这构成了另一重挑战。2022年,印中价值1170亿美元的双边货物贸易中,87%是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印度价值500亿美元的医药产业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原料药与中间产品,它们是印度生产用于国内消费或出口的成品药的关键原材料。尽管过去三年来努力尝试过,印度仍然没有找到能够替代中国的原料产地。这些经济层面的联系如此关键,以至于莫迪无法降低新德里对北京的依赖——在一场危机中,这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扰乱风险。


印度从中国进口额历年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印度也是总部设在中国的多边开发银行所提供支持的主要受益者。新德里是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最大借款国。亚投行自2016年以来已经向印度的能源、交通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项目提供98亿美元贷款。印度也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创始成员之一,这家银行的总部同样设在中国。新德里目前拥有20个已获批项目、7个待审项目,总价值75亿美元,是新开发银行中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资金接受国。

印度同这些开发银行的联系源于在两个由中国主导组织中的成员国身份:金砖国家组织与上海合作组织。新德里加入这些组织的时间早于同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一起加入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的时间。虽然新德里将加入金砖国家组织与上合组织作为其多向结盟(multi-alignment)政策的一部分,但其积极加入“四方对话”的部分原因在于,印度希望在加勒万边境危机后借助外力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印度高级官员积极参加金砖国家组织与上合组织的会议,莫迪也总是选择出席这些峰会——包括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组织峰会。

印度参与金砖国家组织和上合组织确保了印中关系的底线。两国官员经常在这些会议间隙举行双边讨论。自2020年以来,这些对话大多围绕边境的主题。在该问题上的僵持似乎对中国有利。最近几个月,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包括在边境问题谈判后各自发表官方声明。这样的趋势一直到上月举行的第19轮军长级会谈后才被扭转。

三年前的夏天,印度在边境问题上被中方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正在相关谈判中处于劣势。印度提议在拉达克地区的德普桑平原这个敏感地区建立缓冲带。中方近期做出了答复,但印度没有接受提议。在其他5个区域,印中两国的士兵从阵地上各自后退了数英里。但中方拒绝将士兵撤回到后方的基地,并同时着手建设重要的军事基础设施。新德里从未公开承认这些“侵犯行为”。

两国在信息传递上的分歧也让印度有些尴尬。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Ajit Doval)今年7月在南非会见中国最高外交官员王毅。中方会后的声明提到,两国领导人去年在巴厘岛的G20峰会期间达成了“重要共识”;印度官方从未公开提及这一共识。中方发布声明三天后,新德里不得不承认,莫迪总理在巴厘岛峰会期间主动接触中国领导人,不仅仅是为了寒暄,也是为讨论稳定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两位领导人在巴厘岛峰会期间并没有举行正式的双边会谈)。这样的公开承认恐怕不会令莫迪的国内基本盘满意,它凸显了印度在与中国较劲时“箭袋中空空如也”的严峻形势。


今年7月,时任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约翰内斯堡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 图自:外交部网站

在军事领域,印度已经陷入到咎由自取的困境中:军队的战备状况极差,武器、作战平台、零备件与编制员额方面都存在重大缺陷。由于存在超过30亿美元的未支付款项,俄罗斯已经停止向印度供应许多零部件,导致印军实力进一步削弱(包括坦克与战斗机在内,印军大约70%的武器装备源头来自俄罗斯)。莫斯科不想接收用卢比偿还的欠款,而新德里也无力找到不违反G7对俄制裁的货币结算方式。结果是,印度外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要求排除哪怕是对中国发动有限军事进攻的选项,事实上限制印度军方只能在两国边境采取防御性部署,避免失去更多地区。

就以上任何问题,苏杰生的外交部从未召见过任何一位中国外交官并发布外交照会,哪怕是在20名印军士兵死亡后。这进一步彰显了新德里的软弱。中国不会主动发起边境问题谈判,甚至往往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同意印度提出的讨论请求。过去10个月以来,中国始终没有指派驻印度大使,这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印度前外交秘书、长期关注中国的希亚姆·萨兰(Shyam Saran)7月在北京参加了一场智库活动,他认为,中方并不愿意恢复到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前的边境现状。

鉴于短期内在中印边境脱离接触并不现实,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次金砖国家组织峰会上,许多分析人士期待印中两国领导人能通过一场会谈实现关系突破。在这样的猜测氛围中,印度没有参加7月22日至8月4日与澳大利亚举行的军事演习。7月早些时候,印度向来讲话直白的外长表示,与中国的关系“取得了进展”、“双方正在举行会谈”。如果两国领导人无法在金砖国家组织峰会期间举行正式会谈,9月份在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是另一次机会。但在这些谈判桌上,莫迪的手里并没有“王牌”可打。如一些中国分析人士所言,中国领导人甚至可能不参加G20领导人峰会,从而毁掉莫迪的派对(印度领导人寄希望于这场峰会取得成功,既是出于外交目的,也是为了在明年的竞选连任前精心打造其个人形象)。

莫迪、苏杰生与他们的顾问都无法否认现实,印度正在对华竞争中落入下风。然而,中国也可能会犯下失误,从印度与全球超级大国关系的角度来审视中印关系。如果中国将印美关系的深化视作印度在服务美国遏制中国的目标,并做出更加咄咄逼人的回应,则可能会重蹈覆辙。新德里与华盛顿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一个更加自信的北京。不过,印度依然要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本国实力——既要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由民主国家,也要成为一个军事与经济强国。印度人需要独立自主地完成艰巨的任务;其它任何事情都不足以服务这些目的。

(原文于8月23日发表在“外交政策”网站,原标题:“印度无法切断与中国的联系。” India Can't Cut the Cord From China.)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