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科研基地如何建设?上海航天专家提出:月球熔洞可提供理想空间

更新时间:2023-09-14 20:08:12作者:无忧百科

月球科研基地如何建设?上海航天专家提出:月球熔洞可提供理想空间





图说:组合式熔洞探测系统地面样机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叶薇)今年,我国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人类正在迈入月球探索与开发的新时代。今天上午,在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月球探测着陆器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张崇峰带来了团队关于月球火山熔岩管道洞穴的思考与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月球熔岩管道洞穴可用于后续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可行性。

“与地球相比,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随之带来的巨大昼夜温差、高强度的宇宙辐射以及微陨石的撞击等,都会给人类在月面建立长期科研基地带来安全隐患。”张崇峰介绍,火山熔岩管道洞穴是在月球早期地质活动活跃的年代,地下熔岩流动冷却后形成的巨大类似隧道的内部空间,相对稳定且平整;熔洞内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相比月球表面高低温变化的极端环境,熔洞内部相对恒温;可以说,月球熔洞天然提供了辐射、陨石撞击、月尘等防护。“受到长年累月的地质活动、撞击事件以及月震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浅层的火山熔岩管道局部在塌陷后形成了可进入的‘天窗’,为我们打开了探索月球地下世界的大门。”

探索月球熔洞将是人类第一次进入地外天体的地下空间,极端地形的通过与进入、黑暗环境下的导航与探测、熔洞内部的通信与能源支持等,都是必须要面对和突破的多重难题。

“针对熔洞进入与探测需求,我们正在开展具有多种探测模式、多样化进入能力的‘主从式’探测器的研制,以及能源、通信等辅助保障设施建设。”张崇峰介绍,主探测器将优先采用足式、轮足式移动系统,在复杂地形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地形适应性以及越障避障能力,携带可分离布置的辅助探测器为其提供中转通信以及能源保障,还可搭载科学探测载荷,对熔洞外部和洞口环境、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等探测。辅助探测器的选用则更加多样化,比如针对熔洞内部可能存在的陡坡、塌陷、碎石等极端地形,可选用仿生多足爬行、弹跳、绳系、滚动等不同移动形式的辅助探测器。辅助探测器同样也携带科学探测载荷,可对熔洞内部温度、辐射、月尘、土壤成分、水冰等探测。“除此之外,针对地形崎岖、落差较大的熔洞,还可采取飞行探测器直接飞入的方案,通过配置微波雷达和环扫激光雷达,实现黑暗环境下的自主避障飞行。”

面向后续建设载人月球基地的美好愿景,张崇峰还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月球熔洞基地建设方案的设想:在洞口建立能源通信支持中心;部署设施及人员的进入及返回通道;开展地形改造,在熔洞内部署舱体以及原位建造科研和居住舱,建设长期运行的月球地下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