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副外长透露阿巴斯将“很快”访俄,克宫将适时公布确切日期

更新时间:2023-10-26 20:40:11作者:无忧百科

俄副外长透露阿巴斯将“很快”访俄,克宫将适时公布确切日期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新华社 资料图

据环球网援引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中东和非洲国家事务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博格丹诺夫10月26日说,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很快将访俄,他会在此行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于26日表示,克里姆林宫将适时公布阿巴斯访问俄罗斯并与普京会晤的具体日期。

据悉,此次访问在巴以冲突升级前就已确认。巴勒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阿卜杜勒·哈菲兹·诺法勒此前于9月22日宣布,俄罗斯和巴勒斯坦正在为阿巴斯访问莫斯科做准备,随后于10月9日再次确认这一消息,但一直没有给出阿巴斯访俄的具体时间。

诺法勒日前还向外界透露,普京曾提议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俄方调解下举行会晤,这一建议得到了阿巴斯的同意,但遭到内塔尼亚胡拒绝。

此外,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9月底也曾谈到阿巴斯访俄一事。当时马立基还表示,他本人打算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此前曾于10月16日表示,普京正在“密切关注巴以冲突前所未有的升级”,“与这场冲突有关的所有问题都是总统关注的重点”,并称普京与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伊朗、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领导人就巴以冲突问题进行了探讨,表达了俄方立场并听取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意见。

延伸阅读

58岁才回到故国88岁阿巴斯直言"我们的人民不会投降"

人生百态,世事万绪

这是《一撇一捺》人物专栏的第32期

1993年,巴以两国签订《奥斯陆协议》后,已经58岁的马哈茂德·阿巴斯曾回到出生地巴勒斯坦北部小镇萨法德。他本想看看童年时的家,但战争已经摧毁了这座城镇。
站在已经不属于自己的故土上,阿巴斯潸然泪下:“对于每一个难民来说,家乡是永远深藏在内心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

“我们不会离开”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进入第17天,截至当地时间22日,加沙地带已经有超过4600名巴勒斯坦人在这次冲突中死亡,另有超1.4万人受伤。



阿巴斯在发言时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野蛮侵略”

当地时间21日,巴勒斯坦问题峰会在埃及举行,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在发言时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野蛮侵略”,呼吁立即停止“侵略”并开放人道主义走廊。

阿巴斯表示:“我们不会接受流离失所,无论面临什么挑战,我们都会坚守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



10月21日,在巴勒斯坦问题峰会上,阿巴斯发言

一向不喜欢在媒体中露面的巴勒斯坦总统,现年88岁高龄的阿巴斯,声言为拯救战乱中的国家与人民,站上世界舞台。

“对我们人民的侵略必须停止”,阿巴斯强调,“我们的人民不会下跪,不会投降,必将胜利。”

这位年少时被迫离开家乡、逃亡异国半生的总统明白,一旦离开,再回到故地的机会将是渺茫。

逃亡岁月

1935年,马哈茂德·阿巴斯生于巴勒斯坦北部城市萨法德。彼时,巴勒斯坦还处于和平状态,没有战争、没有饥荒、没有侵略。

由于贫穷,阿巴斯早年辍学,和父亲一道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但日子并没有想象中安稳,阿巴斯13岁那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火与硝烟四起,人们被可怖的死亡笼罩。

战争摧毁了家园,一切秩序被打乱。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阿巴斯跟随家人逃往叙利亚,途中,母亲不幸遇难。

在异国生活的日子里,阿巴斯并未停止学习,他自学高中课业,并获得大马士革大学法律学位。随后,他又前往埃及,继续进修法律。

上世纪40年代,美苏处于冷战状态,美国为以色列站台,而苏联则对巴勒斯坦多有扶持,给巴勒斯坦人前往苏联留学的机会。

这时命运又一次伸出了机会之手,阿巴斯抓住了。他前往俄罗斯攻读历史学,并获得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考证的是1933年至1939年犹太复国主义者与纳粹党的秘密合作,中心论点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及其领导人是纳粹的“基本伙伴”,对犹太人大屠杀“负有同样的责任”。这使阿巴斯后来成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一位出色的以色列问题专家。阿巴斯的导师同样是个传奇: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俄罗斯的情报大师、阿拉伯问题专家,差点成为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执掌者。

童年的不幸遭遇,激起阿巴斯反抗犹太复国主义的斗争信念。从学生时代起,他就关心巴勒斯坦政治。阿巴斯读书只为一个目的,为巴勒斯坦人夺回失去的家园。

1959年,阿巴斯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人——亚西尔·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曾立志振兴巴勒斯坦,改写巴勒斯坦人的命运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被迫沦为难民的巴勒斯坦人来到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民迫切希望能有一支队伍带领他们重新崛起。各类民间组织活跃,期盼能有一天重整旗鼓,解放难民于乱世之中,带他们回到曾经的家园。

其中最大的武装组织叫法塔赫,是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的一支队伍,领导人就是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是军人,曾参与过第一次中东战争,抗击过英国、法国,曾在埃及进修过军事。他立志振兴巴勒斯坦,改写巴勒斯坦人的命运。

彼时的阿巴斯刚大学毕业,高学历的他若不参加政治运动,或许会成为学者、商人。但他始终记得被赶出家园的那一天,于是他毅然抛弃一片坦途的光明前景,投奔法塔赫,成为创始人之一,开启为解放巴勒斯坦奔走的一生。

回到巴勒斯坦

或许是幼年时亲历战争的残酷,阿巴斯始终追求和平,拒绝暴力。他曾说:“我需要的是和平,不是暴力;我希望巴勒斯坦人民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有正常人的衣食住行。”

在国际社会上,阿巴斯被认为是一个务实派,是巴解组织中“鸽派”代表人物。他是巴解组织中最早主张以谈判解决巴以冲突的高层领导人之一。他深知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战火之中,遭殃的只有无辜的普通人民。

1991年起,阿巴斯代表巴方与以色列进行谈判。1993年,阿巴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与以色列进行十四轮秘密谈判,并于当年9月代表巴方签署了巴以第一个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

自此,经历过五次中东战争的巴勒斯坦终于取得了和平进程的一个关键性突破。

协议签订后,阿巴斯回到出生地,但家乡已“面目全非”。站在高地上,阿巴斯指向一棵高耸的柏树和一片只剩下土墩的废墟,告诉旁边的以色列官员:“那是我童年时的家。”

他悲伤地说:“我再也回不到出生的那座房子了,也见不到老邻居,村庄也没有了,他们全都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我的家乡已经建起新的城镇,犹太的新生儿出生在原本应是我们的房子里。在这里,我们只是少数民族巴勒斯坦人,我们的语言、文化、旗帜、圣歌都不代表这个国家。”

历史总会在时间长河中以任意方式重现,当年站在废墟中的阿巴斯,与如今加沙地带亲历家人离世的巴勒斯坦人民一样,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承受着相同的苦难。

那时的阿巴斯,半生奔走于阿拉伯半岛,寻求解放巴勒斯坦的方法,终于在白发之际回到故国,成为巴勒斯坦国总统。

而如今的巴勒斯坦人,还能有什么方式让战火熄灭?

巴勒斯坦的困境

1994年5月,巴勒斯坦实行有限自治,但阿巴斯并未在内阁担任职务。两年后,巴解全国委员会举行第一次选举,阿巴斯被选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仅次于阿拉法特的“二号人物”。

同为巴解组织创始人,人们总将阿巴斯与阿拉法特作对比。在长期的对外抗战中,两人亦师亦友。无论是被迫流亡外国还是回到巴勒斯坦夺权,阿巴斯一直忠诚追随着阿拉法特。

阿巴斯总是西装革履,银发整齐,一尘不染,像一位西方绅士;而阿拉法特则一贯身着绿色军装,头戴方巾,一幅阿拉伯人装扮。阿拉法特生活在镁光灯下,表情丰富,擅长“煽情演讲”。



阿巴斯与阿拉法特 资料图

因为政治主张及显赫地位,阿巴斯一度成为巴以阵营“死亡名单”中的一员。在多数被暗杀的法塔赫创始人之中,阿巴斯是少数的幸存者。

面对“死亡威胁”,阿巴斯并不畏惧,“从开始革命的时候我们就时刻准备牺牲自己。为了实现目标,我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自己的生命,我们还准备牺牲我们的家人。”

正因为温和的政治主张及与各方政治组织良好的关系,阿巴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备受关注,在改革后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选举中,他成为首任总理。

但不久后,阿巴斯和阿拉法特在如何对待巴勒斯坦激进派别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终不欢而散:阿巴斯坚持和平解决巴以问题,但阿拉法特对以色列的态度却日益强硬。为坚持自己“非暴力求和平”的观点,阿巴斯选择辞职。

但转机在不久后出现了。2004年,阿拉法特离世,振兴巴勒斯坦的重任再次落在阿巴斯的肩上。他继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次年1月,当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2008年,成为巴勒斯坦国总统。

站在权力之巅的阿巴斯,已经没有“老友”站在身前。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场上,阿巴斯如萤火虫般发着微弱的光,努力不让自己“消失”在国际视野中。

为了避免巴勒斯坦被国际社会边缘化的局面,阿巴斯开始主动寻求“帮助”。今年6月,阿巴斯访华,期待以此提升国际知名度。有学者认为,阿巴斯此举也是在期待中方为推动中东地区和平发挥作用。

过去,巴以和谈一般由美国政府主导,但巴以最后一次和谈停留在2014年,当时是奥巴马政府牵头。而对于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巴以和谈方案,巴方认为偏向以色列,故拒绝参加。

拜登政府则在当地时间10月19日在白宫演讲中承诺要向以色列提供143亿美元的支持,用于以色列在防空与导弹系统方面的支出。美国已决意不再扮演虚伪的和平倡导者。



拜登在白宫演讲中承诺要向以色列提供143亿美元的支持

为缓解巴以冲突持续恶化造成惨烈后果,为了200多万加沙人民不再流血流泪,21日,“开罗和平峰会”召开,讨论解决危机的方法,全力阻止巴以冲突演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中呼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现在是时候采取行动,结束这场可怕噩梦”。

战火之下,巴勒斯坦人民已经站在悬崖边上,前路在何方?

不知88岁的阿巴斯有生之年,能否见到和平白鸽盘旋在巴勒斯坦上空。

资料丨央视新闻、观察者、《名人传记》

作者丨卓依紫,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