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保定第一阶段赛程安排一览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10-28 10:29:19作者:无忧百科
大学生的生活费问题,经常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你会发现,无论什么城市、什么家庭,都容易因为这个标准而起纷争。
而且具体情况的差异简直令人咋舌,有人每月5000嫌少,有人每月给子女1000块还沾沾自喜。我们来听听一位老师怎么说。
如果可以,多给女儿500块生活费吧
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中,自古就有穷养儿、富养女的观念。因为人们认为女生是娇贵矜持的,需要在家里好好对待她们才能自信。不因为别人随便一只糖葫芦就跟着走。
很多大学生反映,校园里确实经常看到女同学花钱更大手大脚一些。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她们的生活费比男生普遍要高一点。
这样的观念得到一位老师的认同。眼看寒冬时节就要来临,老师提醒父母:“如果可以的话,请多给女儿500块生活费吧”。
他列举出了一些理由,首先,女儿被称为小棉袄。她们往往跟家长的共情能力更强,更懂得体贴和关爱父母,理应被好好对待。
“小棉袄”冬天怎么可以不加衣呢?而冬季的衣服往往比平常贵,现在稍微像样的羽绒服、棉衣都不便宜,如果想女儿在学校自信点,稍微加点“冬季服装费”是必要的。
其次,现在的大学生跟以前的情况也不同,考研、考编制等,几乎成为很多人上学时期就开始筹划的任务。
生活费太少,容易导致学生们面临经济压力,拖缓了给未来规划的步伐。等到大学生意识到有多重要时,已经晚了。
最后,还有一个很直接而现实的理由:家长不给足生活费,就可能有别人“帮你给”了。可别高兴太早,如果女生养成了日子紧就找异性要钱要东西的习惯。
眼前看是给家里省了养育成本,但放长眼光真的好吗?有的人可能就要跟校外的“大哥”走了,弄得好或许可以嫁个条件好的以后享清福。
关键是很多例子说明,这样的情况很难如想象那么美好,万一搞不好得罪人,要付出巨大代价。笔者的大学里,就曾有位女生因要求男生买奢侈品,后来又跟对方分手而被刺。
老师的贴心言论,被家长怒怼:找你要这些钱吗
这位教师说出了很多大学生的心里话,这年头两三千真的不是家长想的那么好用。大人眼里上学的学费住宿费已交完,平常不过吃喝而已。
怎么就没见子女身上有啥大件,却总喊着自己过的紧。可实际上,光是吃饭的成本,要比家长想象高出很多。大学宿舍不能自己做饭,一日三餐都吃外面的。
现在很多高校食堂价格比外面还贵,根本不能随时馋哪个菜就随便打,很多人要考虑的。而且,生活费可不光是吃喝。
换季添衣服,同学偶尔要聚会,连教师节都要齐钱买礼物甚至跟老师共同聚餐。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事情,很多情况就是无法拒绝的。
家长会觉得,还是学生而已,哪里需要搞这些社交呢?换个角度,学生也会认为父母给亲戚、同事随礼和聚会,也是没必要的无效社交。
但是家长们会因为子女觉得没用,就不去跟亲朋好友进行礼尚往来吗?同样的道理,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大学生的生活费不仅花在寻常的吃喝。
但很多家长也无法认同所谓多给五百,这个数对老师而言可能无所谓,不影响啥。可是许多家长自己每个月就三四千工资,现在大学生普遍2500起,还要再多给500块?
学生没喝西北风,家长先喝起了西北风。所以很现实的问题是,家境差的背景下,很难有心思考虑子女在大学里的处境是生活滋润还是谨小慎微。家长怒怼:这钱找你要啊?
男生同样渴望宽裕些
大学生的生活费本来就有限,男生同样也希望能够过得宽裕一些。然而,我们常常发现男生被老师和家长忽视,他们似乎认为男生不需要太多的生活费。
我认为,穷养儿不应该仅仅是一味地压缩生活费。这里是指不可以娇生惯养,要让男生懂得承担责任和勇敢地走出去。绝不是扔下很少的钱就不管他们的生存状态。
大学生的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和上课,还需要进行各种社交活动、参加社团、买学习用品等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
【结语】男生和女生一样,也有自己的追求和嗜好,比如喜欢运动、音乐或者电子产品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些资金支持。
过分压缩男生的生活费,不仅会让他们感到经济上的压力,还会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成长。他们可能会错过很多有意义的社交活动和机会,影响到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话题:你认为老师的话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