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5亿买江淮工厂?蔚来或摆脱代工独立造车

更新时间:2023-10-25 15:01:19作者:无忧百科

花45亿买江淮工厂?蔚来或摆脱代工独立造车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牛小欧 于建平 北京报道

日前,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部分资产,涉及乘用车公司三工厂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以及土地使用权及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构筑物和设备资产,拟挂牌价为44.98亿元,增值额为2.86亿元,增值率为6.79%。

有消息称,蔚来有意收购上述江淮汽车资产。此事引发业内关注,业内观点认为,一直未能实现造车独立的蔚来决定“剥离”江淮,靠自己了。

长期发展需摆脱“代工”桎梏

有知情人士对外透露,此次涉及江淮汽车资产转让的三工厂、新桥工厂系为蔚来代工的F1、F2工厂。两个工厂均由蔚来汽车自建,但生产资质挂靠江淮汽车。同时还透露称,蔚来或将收购上述江淮汽车资产,并进一步谋求独立生产资质。

针对江淮转让一事蔚来汽车方面回应称:“公司已经了解合作伙伴相关信息,并确认该行动不会影响公司接下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将在合适的时候针对相关事宜与大家进行沟通,在此之前不会就此事发表评论。”可以看到,尽管蔚来没有就收购工厂一事做出明确回复,且江淮卖的是蔚来的工厂,蔚来还能如此淡定并称“没有影响”那“买家是蔚来”的言论就更不像是空穴来风了。

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最后由蔚来汽车出资收购的概率性很大。首先,F1工厂、F2工厂属于蔚来的核心资产,蔚来汽车不会任其流入第三方手中;第二,其他企业就算接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改造以达到与自身发展适配的目的,这个可行性也并不大;第三,蔚来汽车如果收购了F1、F2工厂,那就意味着蔚来汽车将彻底告别代工模式,摆脱造车资质约束后实现‘自产自销’,蔚来汽车想要进一步发展这点也很有必要。”

作为最早上岸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之一的蔚来汽车凭借着主打服务与较为成熟的产品如今已经在豪华电动市场站渐渐站稳脚跟。但与理想、小鹏等拥有生产资质的新势力比起来,蔚来此前还不能算完全的“独立”,因缺乏生产资质,蔚来汽车从2016年开始与江淮汽车合作,代工旗下车型。

公开数据显示,蔚来汽车今年9月交付1.56万辆,同比增长43.8%;三季度交付5.54万辆,同比增长75.4%;今年前三个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11万辆,品牌累计交付量已达到39.95万辆。尽管已夯实一定的交付规模,但亏损却是不能逃避的现实。

蔚来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蔚来净亏损60.558亿元,同比增长119.6%,而此前市场预期净亏损为53.32亿元,亏损依然高于预期。同时,截至2023年6月30日,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23亿元,较2022年12月30日的198.87亿元减少61.64亿元。在资金压力逐渐扩大的当下,蔚来依然坚持高研发投入节奏进行项目推进。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蔚来研发费用达到33.45亿元,连续三个季度突破3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55.6%、8.7%。“在此基础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仍公开表示:“对于蔚来而言,更多是从长期思考的角度考虑,利用近期研发投入换长期的毛利。”

蔚来想要靠研发得到长远发展,获得长期毛利增长,那么摆脱代工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毕竟除去蔚来之外,现在其他头部造车新势力企业都已陆续告别了代工生产。

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逐步收紧生产资质管理,新型造车企业较难获得造车资质,因此想要进入这一赛道,就需要迂回的解决方式。不少企业选择在造车初期先寻找一家传统车企的闲置工厂进行代工生产。除了蔚来牵手江淮签署代工合作外,其中还包括小鹏与海马、理想与力帆、零跑与长江等。

“对于造车企业来说,将造车自主权交由其他有资质的车企手里让其代为生产,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成本品质供应链管理等核心环节丧失话语权,且生产流程和节拍也不可控,有可能导致无法及时交付,使得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受影响从而影响了品牌形象。”汽车行业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造车企业在品控不能百分百之百的保证下,不但会有损失市场的风险,对品牌力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桎梏。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还是要以系统供应商的身份稳扎稳打。”

于是随着企业逐渐形成交付规模,造车新势力们逐渐开始寻求独立,剥离代工企业。小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生产资质;理想通过收购力帆汽车旗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资质;零跑收购福建新福达汽车拿到造车资质。

如果蔚来顺利拿下F1、F2工厂,意味着目前几家头部的新造车企业纷纷“上岸”,这对于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也有着推动意义。

另一方面,对于江淮而言,转让出闲置资产可以手握大笔现金流,对江淮实现转型和多元突围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江淮在此次公开挂牌转让部分资产的公告中明确表示:“本次通过资产转让可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本次资产处置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不涉及人员安排,若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可见,江淮对于转让资产后的资金渴求较为强烈。

客观来看,江淮汽车近年业绩表现较差。根据历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在2017—2022年六年期间,江淮汽车合计扣非净利润亏损已经超过了90亿;今年1—8月份,实现营业总收入约302亿元,同比增长24.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仅1.7亿元却也实现了转正,因为上年同期的净亏损就达9.36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淮也意识到要开始反攻。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完成了乘用车新标焕新以及全新品牌战略发布,宣布成立首个新能源品牌江淮钇为,以取代思皓在集团内的生态位。但想要实现转型突围,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如果此次转让资产成功,所得算是一笔“巨款”,将成为江淮今年“扭亏为盈”的关键。

在王坤看来,通过转让部分资产,江淮汽车可以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转让资产后得到的大额资金可以用于江淮汽车的研发、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等方面,推动公司的转型发展,使得江淮汽车更好地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公司的转型升级。“从宏观角度来看,江淮转让资产‘回血’,蔚来摆脱代工桎梏,就目前而言,这将是双赢局面。”王坤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