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保定第一阶段赛程安排一览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10-16 08:34:20作者:无忧百科
看点千辛万苦考上哈佛,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攻读哈佛建筑设计硕士的嘉禾来说,她既感受到哈佛课堂的独特魅力,也曾在哈佛的学习中感到了压力和迷茫。在和众多藤校教授,一起创办过哈佛夏校后,她对学在哈佛,有了全新的感悟。
文丨庄晓 编丨Lulu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曾在畅销书《优秀的绵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精英教育系统里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聪明、斗志昂扬。他们非常擅长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定程度上,北京女孩华嘉禾完美符合了精英教育下的优秀学生画像:
北京中考物理,她获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读建筑设计本科时,她辅修的艺术课获得了A+的高分;
她对建筑设计充满热爱,总能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图纸。美本时,她主动出击,拿到了全美TOP3建筑设计大厂 的实习机会,也和队友们共同拿下了NOMAS竞赛的一等奖;
她还会五种乐器,其中琵琶十级、钢琴八级;同时,她也顺利通过了Advanced Open Water进阶潜水员的课程。
成功申请到哈佛建筑设计硕士(GSD M.Arch I)的她,也延续着之前斜杠青年的跨界风格:研一的时候,她还和众多藤校教授们,一起办起了哈佛夏校;多次建筑设计的模型,备受教授们的好评。
华嘉禾
尽管开局就是“王炸”,但在哈佛一次次挑灯夜战、努力画图中,哪怕有着女强人风范的嘉禾,仍不免哭过、笑过、也迷茫过。学在哈佛的这两年,既是努力的两年,也是她自我寻找的两年。
或许,名校光环仅是人生中的一次历练。要想成为真正卓越的学生,必须先从拒做“优秀的绵羊”开始。
可以说,这是一个有关哈佛女生如何“祛魅”哈佛的故事,同时也是Z世代们,努力探索、勇敢尝试,做“不被定义的一代”的缩影。
哈佛初体验
再紧张,也要坐第一排
作为藤校中的明珠,哈佛大学是不少人的梦中情校。在哈佛攻读建筑硕士的嘉禾,自然也感受到了哈佛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来到哈佛前,她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和一群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同坐一间教室,甚至她的邻座还抱着孩子来上课——那节课上,光是捡奶嘴,她就捡了三次。这门课也同样让嘉禾感到新奇。一番开场白后,任课老师竟开始自顾自地翻看一沓厚厚的笔记。
课堂上的沉默,也慢慢转成了微妙的压力。一些按捺不住的同学,甚至对老师进行了轻微的人格攻击。但任凭学生如何“挑衅”,讲台上的老师依然拒绝交流,一言不发。
嘉禾也从之前的新鲜,慢慢变得焦虑起来。“我想他可能想让我们感受权力真空时组织氛围的变化、及领导力在团队不同成员身上转移的现状,毕竟这堂课就叫《发挥领导力与变革中的政治》(exercising leadership,the politics of change)。”
上完这堂让她迷惑不解的课后,嘉禾才知道,原来这门课不仅是哈佛肯尼迪学院(HKS)的王牌课程;同时也有一定的门槛:它要求学生必须工作十年以上,并在某些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
得益于哈佛跨学科选课的机遇,误打误撞的嘉禾,仅是向教授毛遂自荐,以写信的方式,就成功锁定了这门极为抢手的热门课程。在熬过先前“沉默是金”的课堂后,嘉禾发现自己当初的“冒险”变得越来越值得。
坐在嘉禾周围的同学,80%来自肯尼迪学院,20%来自哈佛商学院(HBS),其中不少还是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政客。
这门课的教学编排也很有意思。除了一周两次的一百人大课,每周还有一个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学团队先把学生们分为四五个课题组,再分散在组员之中,装作学生来引导话题走向。
“每个人在组会上,都会讲一个自己的领导力失败案例以供讨论。这里,老师不再是一个权威者的形象,这堂课也不是说教你如何成功,而是教会我们用更多角度来看待事物。我感觉大家更多是在讨论对话、甚至吵架之中互相学习。”
《发挥领导力与政治变革》小组讨论课上
在嘉禾看来,这个浓缩课堂,更像是哈佛在教学上的一种缩影:不仅教学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整个课堂的模式和内容,都像一个丰富的资源的中心,它既能把人聚拢起来,又能把影响力发散出去。
但嘉禾并不就此满足。作为课上唯一一个中国女生,她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忍着不适也要抢到麦克风、大胆发言;再紧张不过还要坚持坐在教室中的第一排。
“不是说我就喜欢去做这些事,是已经习惯把自己放在一个不舒服的环境下,来不断逼迫自己,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来探索任何我想做的事情。”
这样的嘉禾,给她的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并不是嘉禾第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敢想敢做了。
早在北京十一学校国际部读书时,她就曾敲开时任校长李希贵办公室的大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在学校楼梯间的墙面上画一幅10米长的壁画,来呼吁大家多走楼梯,将电梯留给更有需要的同学。
为此,她出具了一份详细的绘画方案,大到参与制图的同学名单、制图的节点;小到具体色彩和样式,都详细写进了方案之中。征得校长同意后,嘉禾用了寒假一个月的时间,和同学们共同完成了这幅作品。
嘉禾和壁画的合影
让外滩君惊讶的是,从壁画创意的提出、到最终的实现,整个有关绘画的全过程实践,却建立在嘉禾不多的绘画技巧基础之上。
不过,对于一个敢于在自己弱项上自我挑战的女孩,未来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她停下前进的脚步呢?
事实上,这份“出格”,也让嘉禾受益良多。看到不少同学们,来到这个艺术空间看书聊天,嘉禾体会到了被认可的喜悦。感动之余,她也燃起了对建筑的热爱。
“这让我看到,自己真的能通过行动,去做一些改变。”电话中,大洋彼岸的嘉禾,回忆起高中这件举动,依然成就感满满:“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造梦者,去把梦想变为现实。”
把教授看作合作伙伴
嘉禾身上的这股闯劲,也给她带来了在美国读书的独特体验。不同于初到美国的大陆学生,嘉禾从未有过融入的困扰。
一来是她强大的自信,和由内而外的“攻击力”。
虽然外表看着柔柔弱弱,可嘉禾身上满是大方和爽朗。得益于中学时壁画的“破圈”,中学时代的嘉禾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兴趣,顺利申请到华盛顿圣路易斯华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
但很快,在学习建筑设计艺术表达之外,刚满18岁的她就在美本的课堂上,学会了人生的第一课:“Don’t get me wrong!”
大二插画班上,嘉禾发现尽管自己的画作优于同班的美国白人,平时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但她期中考试的成绩,仅有B+,而班上除了她和室友这两位亚洲人,其他人都拿到了全A的好成绩。
气不过的嘉禾,转头把插画课的教授举报了。重新给分后,嘉禾的成绩被一路冲到了A+。
从B+到A+,成绩等级提升背后,是嘉禾对于“不公”的有力回击。这也让她明白,光靠努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面前的难题,唯有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力量,才能帮助自己获得应有的尊重。
嘉禾在建筑评图中
二来,她也早已习惯把教授当作共同的项目合作伙伴。
改分事件,有时也会让嘉禾想起了初中时的“灰色”时代。那时,虽然成绩不错,但嘉禾却因为总和全班成绩倒数第一的同学做朋友,不受老师待见。
一次课堂上,因为学生没交作业,气得老师对着嘉禾的好朋友直言进不了高中。没想到嘉禾比“正主”更生气。她当场拍着桌子站起来对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你不应该去跟学生说这种考不上学的“丧气话”!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些师生间不愉快的小事,无疑打破了教师在嘉禾心中“权威者”的形象。在她看来,老师和学生,更像是一种合作伙伴。“否则老师为什么会热爱教学呢?”
电话里她反问后,很快给出自己的思考:“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真的热爱教育;另一方面,他们能从学生身上得到灵感,相互促进。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两个平等双方的平等交流,而不是说你要过来,教我怎么做事。”
也正是这种自然交流的想法,让嘉禾总能迅速和授课的教授们,打成一片,有时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她甚至会给教授打电话直哭。在她心中,只身一人来到美国的自己,不仅没有家人陪伴、也没有时间交朋友,不和教授哭诉,还能找谁呢?
嘉禾和教授交流
即便是美国本土的学生,也少有她和教授们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不过嘉禾也付出了自己努力——不断提升作品的质量,让沟通变得更加高效。
作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师,嘉禾并不赞成先出作品,再去和教授讨论的交流模式,这样只会把自己禁锢在狭小的空间里闭门造车。她更习惯在教授的聊天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可能边聊边扯张纸直接画图了,有点像我边做作业,边呈现自己的创意。”
当然,这样的交往,建立在嘉禾对自身专业的自信之上。为了画出满意的建筑设计图纸,一天就睡3,4个小时几乎是她学习的常态;精致的衣装也遮不住嘉禾总是青红交织、伤痕累累的手指。
建筑生日常:伤痕累累的手指和咖啡“续命”
有次赶制模型,过于疲惫的她一不小心,把自己小半个指尖削了下来,一时血流如注。但经过简单止血包扎后,嘉禾又出现在了模型制作的现场。
在嘉禾看来,人生是一场持续的战争,这一秒你觉得“我成功了”,但下一秒意外有可能就来敲门。不被短暂的成就冲昏头脑,也不被挫折击垮。稳定的心态才可以更持久地保持追求梦想的热情。
精英教育,
让我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
尽管如此,但强如嘉禾这样的精英学生,在入学哈佛一年后,依然感到了不开心。情绪低落时,她甚至也会产生“不想读了”的想法。
她告诉外滩君,从华盛顿到哈佛,虽然来到了更大的平台,能获得更加充沛的资源,但有时自己也会陷入到有关成功评价的怪圈,仿佛自己的人生已经被设定,“大家好像都默认作为哈佛的学生,必须要去参加什么活动、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才能算是成功。”
嘉禾觉得,哈佛的不少学生都具强烈的胜负心。就连和教授评图的顺序,也需要争抢,“在大家眼里,和教授聊项目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你光是坐在那里,是不行的。当然,我个人感觉哈佛在录取时,也会偏向于那些外向,有一定‘个性’的学生。”
哈佛建筑设计的教室,也秉持着同样的教学理念:明晃晃的空间里,设计的操作台间毫无遮挡,每个人的设计思路、进度都一览无余。这更加剧了同学之间的竞争,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拼命奔跑。“身边的同学们都太优秀了,哈佛的资源也确实太多了、太好了,这也会带来一种如果你不寻找、不去抓住的话,就会错过很多的紧迫感。”
哈佛建筑设计教室
在人人皆“卷”的环境下,嘉禾发现留给自己的容错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她的不少朋友都觉得嘉禾正越来越像一个哈佛学生的标准模板。
可越像“哈佛学生”,嘉禾就越不自信。有时来到哈佛建院的楼下,她都要三次深呼吸。她的睡眠时间出现紊乱,每天四五点就会自动醒来,只因不敢马上停下。
一番切身体验后,嘉禾才明白为什么她本科时,一位建筑设计专业的教授,虽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但非常反对美国的精英教育,而是倡导让学生在没有竞争的舒适环境下,做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
更糟糕的是,努力之后,嘉禾却感到了虚无的迷茫。她发现,哈佛更像是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学生们在这里拼命“内卷”,却很容易迷失方向——哈佛的课堂和社交媒体所展现出来的作品,很多时候是在“鼓励”学生画出漂亮的图纸,但很少会教学生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能够走入社会的建筑师设计师。
“成为优秀建筑师是需要很多的能力的,比如说你要知道如何跟客户来谈方案,如何向甲方完整的呈现你的想法和创意,甚至包括管理钱款流动的开支。”可在哈佛的课堂,嘉禾觉得自己只是换了平台,至于学习的内容,和本科阶段几乎一模一样,离现实依旧相差甚远。
甚至作为哈佛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极有可能,做着和之前嘉禾在本科实习所做的重复性工作——不停为有钱的客户,设计新房的厕所。
“我真的会有一种挫败感。这么千辛万苦读到哈佛,是真的想用建筑去做一些帮助到别人的事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有钱人变得更有钱,或者让有钱人生活变更好。”
爱我所爱,做我所做
有时,嘉禾也会在和教授聊天中,流露出自己的彷徨和困惑。幸运的是,这次嘉禾的心声有被听见。
或许是也想做出一些改变,哈佛建筑设计学业的教授Rick Peiser,在听完嘉禾的想法后,邀请嘉禾担任哈佛夏校有关房地产课程的课程主管。
听到有这么一个机会,嘉禾有些懵,毕竟她对房地产行业并不了解。但教授安慰她:“这些面向高中生的课程非常适合入门,到时你只需要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就好。”
可真当嘉禾和一堆哈佛的房地产教授们,平起平坐来领导夏校项目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当然,早已习惯挑战的嘉禾,对质疑也有一套自洽的逻辑。“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我的优点就是能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这些教授们合作,首先要明白,我们合作的意义就是为了互补。”
新晋课程主管后,嘉禾也一改以往哈佛夏校老师在讲台授课、学生可能在台下玩手机的教学风格,在夏校的教学中,引入了小班辅导、小组讨论,甚至最后还独立组织了一场和MIT合办的房地产设计比赛。
嘉禾和哈佛夏校的学生们
从设计选修课、必修课,到2周后夏校的收尾,嘉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那段时间,她手机里日常都要回复100多条消息,平均每5分钟就要接一次电话,手机时常处于10%的电量。一些教授们对嘉禾的教学创新,也非常认可,有的教授还请嘉禾录下上课实录,分享给周边更多的教授。
夏校忙碌的生活,让嘉禾感到了久违的快乐。她发现从自己依然能从建筑设计的教学和学习中,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而过去,不管是每天的早起、还是做些重复性的工作、或是被设计图纸“虐”了千百遍……这些都是一种人生的经历。起起伏伏中,换个心态也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感悟。
“其实我经常问自己,在建筑行业整体下滑的当下,我到底还要不要学建筑?”现在,通过夏校这个项目,嘉禾也想明白了。不管自己今后能否成为一位建筑设计师,她都会把建筑学习,当作锻炼自己思维和能力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被所谓成功和名声裹挟着,拼命向前跑。
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自己也能从一些小事着手,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她意识到,哈佛学生的光环背后,也是一份责任。她希望自己能通过建筑的方式,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如今,嘉禾也试着把自己在哈佛所学到的,诸如领导力课程、以及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迁移到她和朋友一起创办的,类似于哈佛夏校这样的带有公益性的项目——“向森计划”中来,帮助更多的学子,找到自己兴趣所在。
她说,“身为哈佛的学生,既然已经有了一些影响力,能真正做一些改变现状的事情,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注:本文图片均有作者提供。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