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的写作背景 有关渔家傲的写作背景简介

更新时间:2024-04-22 05:24:34作者:未知

渔家傲的写作背景 有关渔家傲的写作背景简介

1、写作背景是: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2、原文如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白话文释义: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4、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本文标签: 渔家傲的写作背景  

为您推荐

渔家傲的写作背景 有关渔家傲的写作背景简介

1、写作背景是: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2、原文如下:塞下秋

2024-04-22 05:24

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表达效果 影入平羌江水流原文

1、描绘了一幅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的美丽画面。这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2、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2024-04-22 05:21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古诗的思想感情介绍

1、《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岁月老去的唏嘘与叹惋。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

2024-04-22 05:01

青玉案元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青玉案元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青玉案·元夕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甘于平淡的品性,寄托了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2、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

2024-04-22 04:59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翻译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这句话怎么理解

1、翻译:楚国把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作为护城河。2、出处:《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3、选段: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024-04-22 04:59

饮鸠止渴的成语解释 饮鸠止渴的出处

1、解释 :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鸩(zhèn):毒酒。2、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3、例句我们现在毫无计划地滥采自然资源,无异于饮鸠止渴,最终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2024-04-22 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