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之诉管辖权的法院为哪一地法院?

更新时间:2023-11-10 18:03:16作者:未知

撤销权之诉管辖权的法院为哪一地法院?

一般情况下会从债务人的行为或者是债务人的意思表示来进行分析判断债权人撤销权是否成立。对于对于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是必须要通过撤销权之诉来行使的。那么,你知道拥有撤销权之诉管辖权的法院为哪一地法院?也就是债权人应该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吗?下面的小编将为您仔细分析上述的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撤销权?

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通过实施一定行为养活其财产,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造成损害的,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行为的权利。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1、可撤销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也是不符合合同有效要件的,但这种不符合体现在意思表示不真实上。

2、可撤销合同在未撤销之前为有效合同,只有在被撤销后才归于无效构成要素可撤销合同自成立之时起就发生效力,只是因存在可撤销的事由,经撤销后才自始无效。

3、合同的撤销与否取决于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由于可撤销合同主要涉及的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而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其他人难以知晓,即使他人知道,而当事人自愿承受该行为的后果,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法律也没有干涉的必要。

三、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权人的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因债务人所为的行为系无偿行为抑或有偿行为而有不同。在无偿行为场合,只需具备客观要件;而在有偿行为的情况下,则必须同时具备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应注意的是,在具体判断是否构成诈害行为时,通常理论上所说的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仅应作为一般论,不应机械地套用。应当对行为的主观状态、客观状态以及行为的效果等因素全面把握,进行有机的综合的判断。

1、客观要件

(1)须有债务人的行为。依《民法典》第538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可以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一是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二是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三是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

(2)债务人的行为必须以财产的标的。所谓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是指财产上受直接影响的行为。债务人的行为,非以财产为标的者不得予以撤销。例如结婚、收养或者终止收养、继承的抛弃或者承认等,不得撤销。以不作为债务的发生为目的的民事行为,以提供劳务的目的的民事行为,财产上利益的拒绝行为,已不得扣押的财产权为标的的行为,均不得作为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标的。

(3)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民法典》第538条第1款)。所谓有害债权,是指债务人减少其清偿资历,不能使债权人依债权本旨得到满足。债务人减少清偿资历包括两种情况:一为减少积极财产;二为增加消极财产。

2、主观要件

(1)债务人的恶意。恶意有意思主义与观念主义的界定分歧。按意思主义,债务人在行为时须有诈害的意思。按观念主义,债务人须明知有损债权人的权利,以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或增加其无资历状态为已足。

(2)受益人的恶意。受益人,《民法典》中称为"受让人"(第538条第1款后段),在《合同法解释(一)》中称为"受益人或者受让人"(第24条),是指基于债务人的行为而取得利益的人。受益人的恶意是指受益人在取得一定财产或者取得一定财产利益时,已经知道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也就是说已经认识到了该行为对债权损害的事实。至于受益人是否具有故意损害债权人的意图,或者是否曾与债务人恶意串通,不再考虑之列。

(3)转得人的恶意。在有些立法例上,定有转得人。所谓转得人,指由受益人取得权利的人。

四、拥有撤销权之诉管辖权的法院是何地法院?

依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一第24条之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时应以债务人为被告,以受让人等为第三人。依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一第23条之规定,债权人撤销权案件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为了防止债权人由于缺乏诚信,从而为了逃避债务而实施的低价转让其财产或者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我国《合同法》第74条专门规定了此时对于债权人的救济措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债权人的撤销权,其就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债权能够实现,拥有撤销权之诉管辖权的法院为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但是在实践中行使撤销权并没有那么容易,如果您还存在疑问的话,更多相关问题您可以咨询律师。

为您推荐

公司并购流程一般包括哪些环节?

企业开展并购活动首先要明确并购动机与目的,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购战略规划。企业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并购战略规划,通过详细的信息收集和调研,为决策层提供可并购对象。企业应当对可并购对象进

2023-11-12 18:03

企业关注的海外并购的审批问题一般是什么?

境内收购方需要在境外竞标之前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信息报告。在信息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确认后,方可进行对外谈判签约、提出约束性报价及投标等具体活动。信息报告确认制度是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程序,国家发改委

2023-11-12 18:03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控制手段有哪些?

要考察投资目标国的政治环境风险。政治环境是投资并购应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政治上的风险并非投资人和被投资人可以控制的,一旦出现政治环境恶化,投资人的投资并购行为目的很可能落空。因此,在对外投资并购之前要

2023-11-12 18:03

跨国并购风险管理措施有哪几点?

1、调研当地市场的政策信息。比如当地市场的准入条件和障碍、文化和劳工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及沟通渠道。2、建立自身良好的信誉和交易记录,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来进行交流。3、设置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为双方

2023-11-12 18:03

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作用是什么?

海外并购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扩张的风险和成本。投资新建的方式并不仅仅涉及到建设新的生产能力,企业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获取稳定的原料来源,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开拓和争夺市场。

2023-11-12 18:03

跨国并购方式的优点具体有哪些?

跨国并购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扩张的风险和成本。投资新建的方式并不仅仅涉及到建设新的生产能力,企业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获取稳定的原料来源,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开拓和争夺市场。

2023-11-12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