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赠与合同的条件是什么?享有撤销权的主体是哪谁?

更新时间:2023-10-30 18:01:23作者:未知

撤销赠与合同的条件是什么?享有撤销权的主体是哪谁?

一、撤销赠与合同的条件是什么

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并不是无限制的,为维护合同的严肃性,法律规定赠与人撤销赠与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赠与人撤销赠与应受下列限制:

1、赠与人撤销赠与必须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

若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若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一部分,则赠与人仅能就未转移部分为撤销,对已经转移部分不得撤销。

对于动产而言,在赠与物交付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不动产而言,在办理权利转移登记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财产权利而言,根据法律规定转移权利是否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在财产权利交付或办理权利转移登记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2、赠与人可撤销的赠与必须不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

由于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使得赠与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意义,若赠与人可以随意撤销这种赠与,则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

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是指基于道义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赠与,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这种赠与,不仅与道义不符,而且会给受赠人造成情感上的极大伤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论当事人依何种形式订立赠与合同,赠与人均不得撤销该赠与。

“社会公益”的内容,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包括下列事项:

(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4)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福利事业。

3、赠与人撤销赠与,仅限于没有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此类合同中,赠与人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不能不说是经过法律上的慎重考虑,不存在一时冲动考虑欠周的问题,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这种赠与,既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也蔑视公证的严肃性。所以,若赠与合同已经过公证,则不得撤销。

另外,赠与人撤销赠与,须将其撤销赠与的意思通知受赠人,如果赠与人不向受赠人为撤销赠与的意思表示,不能发生撤销赠与的法律效果。

二、享有撤销权的主体

在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之中,享受有撤销权的主体,依《合同法》的规定仅限于赠与人,而不包括受赠人。因为受赠人虽然在接受赠与财产之前,是有权拒绝接受赠与的,但是,此种拒绝接受赠与的权利并不能称其为赠与合同的撤销权,因为撤销权是形成权,其基本内涵是权利人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他人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归于消灭,而受赠人拒绝接受赠与财产的行为并不能产生撤销权所引起的法律后果。

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撤销赠与合同的条件已经有所了解,以后对自己的财产权利的赠与或接受当有更多的警惕。私人的财产权利当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一旦对其做出了处理,就不再完全是随个人意愿所进行的了,因此当遭遇此类事情时,希望大家能够及早联系的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服务,毕竟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补牢更好,也能更好的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自贡律师。

为您推荐

撤销赠与合同的条件是什么?享有撤销权的主体是哪谁?

国际贸易合同包括的内容有第一条 合同对象 第二条 价格 第三条 品质 第四条 供货期 第五条 标记 。第六条 支付 第七条 保证和索赔 第八条 发货通知 第九条 仲裁 第十条 不可抗力条款 第十一条

2023-10-30 18:01

诉讼时效届满有什么后果 诉讼时效届满意味着什么

诉讼时效的效力是指诉讼时效届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对此理论上有实体权利消灭说、抗辩权发生说和诉权消灭说。我国《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效力采取的是诉权消灭说。

2023-10-30 18:01

致人残疾的侵权赔偿责任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致人残疾的赔偿可分两步进行。在治疗期间先按一般伤害进行赔偿,在治疗终结进行伤残鉴定后再根据伤残情况进行残疾赔偿。

2023-10-30 18:01

专利侵权行政处罚立案条件是怎样的

1、请求人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2、有明确的被请求人。3、有明确的请求事项和具体事实、理由。4、属于受案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受案和管辖范围。5、当事人没有就该专利侵权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3-10-30 18:01

赠与合同反悔撤销权的条件有哪些?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限制有哪些?

撤销的行使条件 第一,赠与合同是非经公证证明订立的 第二,只能由赠与人本人行使撤销权 撤销权行使的主体:赠与合同的撤销权只能由赠与人本人或者赠与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行使。

2023-10-30 18:01

有哪些特殊赠与合同形式是生活中常遇到的?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

2023-10-30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