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之路又添隐患?20%股权被大股东质押,东莞证券这样回应

更新时间:2023-09-19 18:51:31作者:无忧百科

IPO之路又添隐患?20%股权被大股东质押,东莞证券这样回应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陈锋 北京报道

9月17日晚,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龙股份”,000712.SZ)公告称,公司质押了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莞证券”)部分股票,截至公告日累计质押3亿股,占东莞证券总股份数的20%。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证券今年3月才进行了上市申报,目前仍处于IPO过程中。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锦龙股份此时质押股票,可能给东莞证券的上市之路埋下隐患。

《华夏时报》记者9月18日向锦龙股份发送了采访函,工作人员表示将查收邮件,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本报记者9月19日致电东莞证券,接线人员对记者表示,股东质押公司股权并没有违反相关的监管规定,公司认为,此事对公司没有影响,公司目前经营也一切正常;关于IPO方面,公司目前IPO在受理当中,相关进程会在公司官网披露。

大股东质押半数股权

9月17日公告显示,锦龙股份于近日在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所持部分东莞证券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的出质登记手续。

截至公告日,锦龙股份共持有东莞证券6千万股股权,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40%;处于质押状态的股权为3千万股,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

锦龙股份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1.53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营业总收入-1349.70万元,同比增加了1231.57%,营收上升主要是中山证券当期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上半年,锦龙股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2022年同期净利润为-2.23亿元。公告称,亏损收窄,主要是中山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实现由负转正。

此外,锦龙股份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4亿元,同比增长83.65%。公告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麦旺球为新进流通股东。

IPO审核埋隐患?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股权质押融资,是指融资方把持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担保,从银行或信托获得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对于大量质押东莞证券股权的原因,锦龙股份曾称是融资需求。

锦龙股份9月15日公告显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临时)会议通知于2023年9月13日以书面形式发出,会议于2023年9月14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会议信息显示,因融资需要,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将所持东莞证券4%的股权质押给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将所持东莞证券4%的股权质押给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有分析人士认为,大股东的大手笔质押,会给拟上市的东莞证券埋下隐患。

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2022修正)》第十三条要求:“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某种程度上讲,股权质押是债权债务和权属纠纷的开端。” 北京市京开律师事务所刘立文律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股权质押是债务担保的方式之一。质权成立后,如果债务人不还款的,质权人可以拍卖、变更股权实现债权。

即若锦龙股份发生未能及时还款的情况,可能导致东莞证券因前述第十三条要求而在IPO审核过程中遇阻。

不过,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正常的质押期到了,完成合约的话,则不存在纠纷。”

上市一波三折

半年报信息显示,锦龙股份主要经营业务为证券公司业务,公司持有中山证券67.78%股权,持有东莞证券40%股份。

锦龙股份主要依托中山证券和东莞证券开展证券业务,中山证券和东莞证券的业务范围涵盖了经纪、投资咨询、财务顾问、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基金代销、期货IB、直接投资、融资融券等领域。

截至上半年末,东莞证券设立了32家分公司、61家证券营业部,营业网点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

2015年6月,东莞证券向证监会递交了申请首发上市材料并获得受理,随后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反馈意见回复以及招股书预披露更新。

然而,2017年5月,因为大股东锦龙股份发生变故,东莞证券上市落空。

此后,东莞证券多次尝试IPO并一度在审核制下过会,但未能成功上市。具体而言,2022年2月24日,东莞证券IPO申请获得证监会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2022年第19次发审委会议审核通过,但最终的上市批文一直没了“下文”。

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东莞证券选择重新申报上市,2023年3月2日,深交所受理了东莞证券IPO平移申请,不过至今尚未接受问询。

从业绩方面看,今年上半年,东莞证券业绩出现下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5亿元,同比减少10.32%,实现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减少17.03%。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