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财报又超预期,仍在开辟全新业务
2024-05-24
更新时间:2024-05-24 05:57:43作者:无忧百科
在此前的文章《AI大模型兵临车圈城下:智驾芯片堆算力,座舱芯片寻出路》中我们详细探讨了AI大模型席卷车圈的情况下芯片厂商的应对办法,而本篇文章则从应用落地的视角入手,探讨不同厂商针对AI大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2022年11月首次公布的ChatGPT,快速掀起了AI大模型的发展浪潮,全球主流的科技企业加快了AI大模型的研发。两年时间不到,AI大模型在手机、PC、家电等多个领域呈现出极强的应用潜力,不仅能以超高效率完成任务,甚至演化出能够以假乱真的AI助理等功能。
现在,汽车行业也成为AI大模型的落脚点。
今年北京车展,“新能源”不再是车企唯一的关键词,投入AI大模型的企业并不少,商汤绝影、腾讯等科技企业纷纷发布了大模型,用于汽车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除此之外,小鹏、哪吒、北汽集团、广汽集团等车企开始针对AI大模型画起了“大饼”。
都说“汽车市场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而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成为当下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智能化领域研究的深入,车企已经发现智能化还能适用于底盘、动力总成等关键部件上,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些还没有得到普及,而且我们对应用AI大模型后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感知更直接。
现阶段,已有不少车型通过多种形式完成了大模型的量产上车,我们不妨从当下大模型的智能化表现,看看AI大模型的发展趋势。
借助第三方,快速挤进第一梯队
有了文心一言,人机交互也能成卖点
从2010年开始,百度就已经全面布局人工智能,次年便官宣进入汽车领域,集度公司成立,但受限于生产资质,百度从大股东开始参与到造车过程中,集度汽车成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子品牌。生产资质问题解决了,名字也变了——变成了极越汽车,由吉利负责生产制造,百度负责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技术。
去年,百度的文心一言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不仅可以实现较为精准的日常对话式AI,而且其背后的多个大模型还适配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清华大学公布的《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报告》,文心一言4.0在中文推理、中文语言、中文理解上都处于领先水平,而且在安全性评测方面处于榜首。
在百度技术的加持下,高阶智能驾驶无疑是极越01的最大卖点之一,极越CEO夏一平在极越01上市发布会时将智能驾驶当作重点板块进行解读,但除此之外,早已被“玩坏”的语音交互也被官方重点提及,而底气正是文心一言。
按照官方的说法,极越融入了文心一言的大模型能力,是全球首个大模型量产上车的智能汽车,极越01已经具备逻辑推理、策略规划、内容生成等能力。当其他支持语音交互功能的车型,还只能控制车载功能时,极越01已经可以帮用户解答奥数题。
今年年初,极越01完成首次整车级升级,文心一言大模型从3.5升级到4.0,用户可以直接在车机系统上体验文心一言4.0的全部能力,而且不会与“调整温度”“打开天窗”等车载功能不兼容。
极越与百度的关系很紧密,可以拿现成的大模型直接套在车上使用,但对于本就没有AI大模型技术基础的车企来说,与科技企业合作似乎是必经之路。
奇瑞携手科大讯飞,只为对标鸿蒙智行?
奇瑞和华为联合推出的智界S7,在华为鸿蒙系统的加持下,智界S7的智能座舱表现已经做到与移动终端设备相似的水准,作为“理工男”的奇瑞,发动机等大件的品质其实没有问题,但智能化似乎一直是奇瑞的“奢望”。
智界S7基于奇瑞E0X电气平台架构打造,而奇瑞还基于该平台打造出全新轿车星途星纪元ES。虽然与智界S7来自同一平台,但要想保证星途星纪元ES的竞争力,智能化必然是绕不开的一环。为此,奇瑞与科大讯飞合作,将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引入到奇瑞车型中,共同搭建了“Lion AI”大模型平台,星途星纪元ES则是应用该大模型平台的首款产品。
按照官方的说法,“Lion AI”大模型平台下的语音助手可以解决对话风格单一、没有自主思维和拓展功能等痛点,同时还具备跨业务场景、深度语义理解等功能。
相比华为鸿蒙座舱,“Lion AI”大模型平台可以实现车载功能之外的体验,在应用场景方面更拟人化,而且在关注车辆维保、车辆服务常识等会有更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比如会提醒车主“玻璃水需要及时添加”等,这些信息在其他车型上都是车主需要主动提问才会得知,或者根本没有直接访问的权限。
微软将GPT量产上车,奔驰率先体验
和国产品牌一样,海外品牌也逐渐认识到智能化的重要性,已有车企加速AI量产上车的进程。去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和微软宣布将合作测试车载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向搭载MBUX信息娱乐系统的超90万名美国车主提供可选的测试计划。放眼全球,ChatGPT依然是综合能力领先的AI大模型,这也是ChatGPT在汽车领域的首次应用。
梅赛德斯-奔驰和微软的合作主要是整合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和ChatGPT,功能体验上,车载ChatGPT同样具备自然的对话能力,除了可以进行持续对话交流之外,针对提出的目的地细节、复杂问题时也能给出比较全面的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而且还利用ChatGPT的OpenAI大规模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式,结合Azure的企业级服务,来确保功能的安全和可靠性。梅赛德斯-奔驰在后台保留了对IT流程的完全控制,而且用户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保留信息,这也尽可能保证了用户的数据不会被篡改或滥用。
小结:套用第三方AI,车企更在意这两点
小通了解到,除了梅赛德斯-奔驰之外,大众也计划在车辆引入ChatGPT技术。在今年的CES展会上,大众汽车展示了将ChatGPT融合到IDA语音助手功能中的车型,并表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安装OpenAI的ChatGPT,和梅赛德斯-奔驰一样,ChatGPT技术在大众产品中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用来提升自家语音助手的功能。
同样在今年CES展会上,宝马展示了基于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打造的全新一代BMW智能个人助理,不过按照官方的说法,该智能个人助理的定位是“宝马汽车专家”,主要解答有关车辆的疑问,但相比上述三个品牌的AI大模型,宝马的智能个人助理在功能上显然做不到那么全面。
其实,直接将科技企业的AI大模型直接套用在产品上,对车企而言是最省事的,但这当中有两点可能会有车企比较介意:一是利润,车企与科技企业合作,必然会将部分所得利润分给科技企业,但从营收端来看,车企还要考虑将AI大模型功能以多少价格提供给消费者。现阶段,车载AI大模型并不是消费者的刚需,属于车企为消费者“创造出来的需求”,提供AI大模型后能否被更多消费者买单还是一个问题。
相比利润,车企可能更在意的是信息安全。已量产上车的AI大模型,不仅需要利用自身的AI生成能力,以及控制基本的车载功能,同时还需要用上车辆底层的核心数据,当数据与AI大模型对接之后,车企很难打包票说科技企业没有将这些核心数据共享。
考虑到这两点,走自研AI大模型路线的车企也逐渐增多。
自研大模型兴起,实力能超过传统GPT吗?
自带“小爱同学”,小米赢在起跑线上
从科技跨界到汽车领域,小米应该算是最成功的一家。在科技领域有雄厚技术积累的小米,AI大模型已经处于业内领先水准,将其直接用在汽车上真的可能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在小米SU7(参数丨图片)上市发布会期间,雷军展示了多个AI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像连续对话、离线对话等功能都可以实现,而且还支持各种特定需求的功能控制,比如“车窗打开一半”“外后视镜角度调节”“打开手机二维码”等,只需要车主的一句话就可以实现。
针对提问式功能,像“旁边路过的河是什么河”“前面的车是什么车”等问题也都能回答,生成式功能上也能解决“生成一张贴有青花瓷图案的小米汽车”等脑洞大开的需求。
从功能来看,“小爱同学”在提问式体验上已经给用户带来比较高的水准,这样的高水准本就基于企业成熟的AI大模型。更重要的是,不同于传统GPT,“小爱同学”可以回答针对车辆更深入的问题,这恰恰是自研AI大模型最大的优势。
小鹏的AI天玑系统,正弯道超车
相比传统厂商,新势力对于智能座舱的投入更早,以“蔚小理”为主的新势力品牌,很早就投入到自研大模型的行列当中,其中小鹏汽车是智能化领域里最激烈的玩家。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小鹏汽车全球首发了基于AI大模型深度应用的AI天玑系统,并宣布以天玑系统为入口全面接入AI大模型。也就是说,只要是用上最新的天玑系统的小鹏车型,都将内置AI大模型。
对于AI天玑系统,小鹏汽车于桐表示该系统是“行业首个将AI技术全面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久用不卡顿”是其主要亮点,而且在人机交互体验上也无需用户说出准确的指令,具备一定的自行理解能力,比如判断到“我好冷”的指令后,可以进行调整空调温度等操作。
从之前小通的体验来看,小鹏的AI天玑系统还是集中在车载功能方面,仍做不到生成式AI功能,比如面对复杂问题或者出行建议时,AI天玑系统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在扩展功能上距离直接量产上车的ChatGPT和文心一言这一级别还有明显距离。
不过,小鹏的AI天玑系统不会受到第三方企业的牵制,而且整个AI系统已经比较实用,几乎没有太多槽点。更重要的一点是,接入AI大模型后的AI天玑系统还将兼顾AI司机和AI保镖两个功能,把智能驾驶也进行了AI化,其本质是融合了AI大模型和智能驾驶技术的两大核心。
现阶段,直接套用ChatGPT等传统AI大模型的车型主要应用集中在人机交互层面,智能驾驶领域仍是未接触到的板块,这正是小鹏AI天玑系统目前的主要优势所在。
蔚来、理想紧随其后
蔚来和理想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似乎没有小鹏激进,但均有自研大模型。
其中,蔚来在今年4月12日上线了蔚来大模型NOMI GPT。蔚来表示,接入大模型后的NOMI增加了查询车辆信息、用车知识等功能,而且出行攻略、总结整理信息、创作文案等功能都可以解决,总体来看蔚来的NOMI GPT已经比较接近传统GPT的能力,而且按照规划,蔚来会和小鹏一样,将大模型融入端到端智驾方案中,实现智能驾驶信息的无损传递。
理想汽车在去年6月份也发布了认知大模型Mind GPT,理想MEGA则是该大模型的首搭产品。在今年的北京车展期间,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平台AD Pro3.0已全面升级大模型架构,功能上与蔚来NOMI GPT比较接近,出行推荐、车辆状态、娱乐助手、百科查询等功能都有提供,还能像传统GPT一样生成文本和图像。
北汽、广汽等传统车企发力大模型
除了新势力之外,北汽、广汽等传统车企也在北京车展公布了大模型平台的相关进展。其中,广汽集团今年首发了“广汽端云一体大模型智能体”,据悉可以让响应速度和交互能力都有提升,但要想实现智能座舱全场景、全智能的主动式情感交互,计划要等到2027年。
北汽集团在北京车展期间将AI大模型搬到展台上。据了解,北汽的AI大模型同样具备生成文本、进行自我认知、主动学习和连续对话的能力,除了展台上的极狐考拉之外,极狐阿尔法T5也即将量产上车。这样看来,北汽集团的速度要比广汽集团快一些。
小结:车企自研大模型不逊于传统GPT
从各家已经量产上车的AI大模型来看,车企自研的AI大模型完全不逊于直接用上传统GPT的产品,在传统GPT比较在行的生成式、整合式功能,车企自研AI大模型也有相应的功能展现。
一般来讲,车企与第三方合作会看重知名度,利用其影响力为车型的促销打下基础,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无论是自研AI大模型还是借助第三方AI大模型,只要能够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就是好的AI大模型。再加上AI大模型还只是新兴需求,此时AI大模型的知名度对提高产品销量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与第三方GPT合作,确实是最省心的一招策略,但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小通更倾向于自研AI大模型。自研AI大模型虽然在前期投入较多资源,但在后期反而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而且还能根据融入产品的智驾等其他方面特性,不仅让自家的AI大模型更加实用,还能让产品特性更适合用户的真实需求。
车载AI大模型趋势畅想
“客户有需求就解决需求,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显然,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客户在性能、能耗、补能等方面的需求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车企便开始“创造需求”,投入到汽车的AI大模型领域中。
从目前已经将AI大模型量产上车的产品中,车企针对智能座舱领域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你问我答”功能上,查询车辆信息/功能、生成式AI等高阶体验也陆续推出,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出行的便捷性和趣味性。
就目前来看,除了人机交互更智能、反应更迅速,以及和传统GPT一样生成文本和图片之外,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更高阶的体验,但AI爆发至今还不到两年时间,车载AI大模型已经来到“恐怖如斯”的地步。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算力提升以及对AI大模型的持续探索,车载AI大模型还有不少可挖掘的潜力。如果要小通预测AI大模型未来的走向,小通认为AI大模型很有可能会趋向于“无感化”。
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问答式”需求的使用率并不高,相对比较实用的可能还是奇瑞“Lion AI”大模型平台中主动提示驾驶者车辆相关信息的功能。不过除此之外,小通认为在智能汽车时代,AI大模型的潜力肯定不会局限于智能座舱,像小鹏的AI天玑系统,已经将AI大模型融入智能驾驶领域中,像避障、减速等功能都可以让AI自行操作,减少提醒驾驶者的次数,用车体验或许会更好。
另外,数据安全性、预测车辆的维护需求、个性化服务等需求,也很有可能是AI大模型未来的新方向,这些需求都需要AI大模型对车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实现。这些看似对消费者没带来直观体验的功能,反而需要更强大的AI大模型。
期待AI大模型能快速应用到汽车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