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和诺华再度终止合作,创新药一哥“国际化”能力待验证

更新时间:2023-09-22 00:12:41作者:无忧百科

百济神州和诺华再度终止合作,创新药一哥“国际化”能力待验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见习记者 杨燕 北京报道

创新药的发展正经历着不断打破旧逻辑建立新秩序的历程,这让医药行业遍布风险的同时又因未知饱含魅力。

最近压力给到了“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身上。

9月19日晚间,百济神州连发多条公告,在宣布旗下PD-1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在欧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二线食管癌,以及通过了一项美国FDA上市许可申请的同时,也公布了其与诺华终止合作,收回全球权益的消息。

继今年7月份百济神州与诺华终止关于TIGIT靶点药物欧司珀利单抗全球权益的合作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双方再度“分手”,令市场唏嘘不已。

诺华与百济神州的合作曾是其“走出去”的重要桥梁之一,此次“分手“后,百济神州接下来的全球市场又要如何开拓?资本寒冬之下,并购交易萎靡,“license out”被视为药企们补充资金和“出海”的一大助力,然而近年来已有数家头部药企被退回全球权益,又该如何看待此类事件的得与失?

“出海“成功后,“国际化”待验证

替雷利珠单抗在国内药企license out交易上属于比较经典的案例,它一开始是跟新基合作(首付款2.63亿美元),合作了两年左右新基被BMS收购,BMS本身又有一个PD-1产品Opdivo(纳武利尤单抗),同类产品触犯了美国相关法律条款,因此新基将替雷利珠单抗退回给百济,几年后百济又把这款药卖给了诺华。

诺华和百济神州关于替雷利珠单抗的合作始于2021年1月,百济神州全资子公司百济神州瑞士与诺华签订了一份“授权协议”,根据授权协议,诺华负责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成员国、英国、瑞士、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的注册申请,并有权在获批后开展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活动。

据百济神州总裁、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经理吴晓滨在19日当天的媒体沟通会上介绍,此次诺华将权益重新交给百济神州,首先是因为诺华在战略上有一些挑战,其次百济神州自己的政府事务团队整个基础设施也都建立起来了,此外,双方终止关于替雷利珠单抗全球权益的合作后,诺华仍会帮助百济神州进行生产。

百济神州强调,此次终止不会影响百济神州瑞士前期已从诺华收到的6.5亿美元的现金首付款,也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诺华和百济神州双方都未公开此次合作终止的更多细节,关于后续百济神州的商业化进程,吴晓滨表示不会排除任何可能性,有可能自己做也有可能和其他公司合作。

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是国内第7款上市的PD-1/PD-L1产品,却是当下国产PD-1已公布销售额中销量最高的一款,根据百济神州公布的消息,目前替雷利珠单抗病人份额接近35%,也就是说每10个免疫治疗的肿瘤病人,其中就有一个用的是替雷利珠单抗。

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在中国的销售额总计18.3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2.51亿元,同比增长了约46.8%。2019年12月在国内获批上市后,百泽安销售额迅速突破十亿元,2020年至2022年销售额分别是11.2亿元、16亿元以及29.18亿元。

不过,国内PD-1市场已成红海,海外市场同样充斥着“新任药王”k药和o药等一众“狠角色”,失去诺华这一帮手后,替雷利珠单抗接下来的商业化之路还能走顺吗?

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是在商言商,那么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百济神州在海外未必要做到第一才能活下去,哪怕是拿下千亿市场的1%也有10亿元,更何况相比国内其他药企,它已经有相关经验了。

不过,该分析师同样表示,和其他biotech不同,百济神州是当下唯一一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三地上市的创新药企,成立最初就以融资能力强,团队国际化被市场认可,在失去了诺华这一助力后,如果后续其全球化市场表现不佳,势必会对公司估值有一定的影响。

接连遭“退货”,创新药新关卡

事实上,和百济神州遇到同样状况的药企不在少数。近一年以来,包括信达生物、诺诚健华、基石药业、加科思、复创医药等多家国内药企都经历了类似的药品权益被“退货”的至暗时刻。

硬币的另一面,国内的liscense out 交易仍然如火如荼,梳理市面上不完全消息,包括恒瑞、石药等老牌药企在内,2023年上半年药企liscense out 交易已经超过30件,总额超过150亿美元。这是已经公布完成交易的,还在准备“冲刺”海外市场的BD数量只会更多。

未来这些交易是否也会面临着被“退单”的风险呢,到底哪些药品容易被“退货”?

“其实被大药企退货在国外是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最简单的,每个季度都可以看到MNC公司公布终止了哪些管线。从背后逻辑来理解,做药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不成功才是常态。”作为跟着国内第一批biotech公司成长起来的资深BD人士,许磊(化名)觉得所谓的“退货”交易,背后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取决于产品本身是否能成药。临床前的早期项目10个里面9个都无法成药,所以早期产品被退回的概率都很大,到了后期被退回的概率就比较小,这是一个基于做药的基本逻辑。

第二则取决于MNC的战略稳定性。许磊介绍,也会出现一种情况,药没有问题,但是碰上了MNC的战略调整变动期,比如说很多年前GSK决定不做肿瘤,就把所有的肿瘤管线都卖了,结果几年之后又决定要继续做肿瘤,又开始收购相关的biotech和产线。这种变动往往也伴随着CEO等高管的变动。

此次替雷利珠单抗“退回”背后,大家提到的诺华战略调整,指的就是诺华集团在2022年进行的全球架构大调整以备转型,2023年9月6日,诺华国际创新药物总裁兼首席商务官Tschudin卸任,原艾伯维高级副总裁兼免疫学总裁的Patrick Horber将于晚些时候接替他的职位。

第三则是碰上了一些外在条件的限制,例如上文提到的百济的PD-1替雷利珠单抗在几家公司之间的辗转史,这种“退货”可以归属到不可抗力上。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则属于被动“退货”,例如有些公司引进产品后完全不进行开发,而是“放在柜子上”,一般合同里会规定,超过多长时间这就是违约,必须退回。

许磊同样提到,如果国内药企已经打定主意要“出海去”,一般来说,偏早期的项目可能卖给小公司更好,因为他本身产品少,会全心全意去推。不过,如果是快要商业化的产品,卖给大公司会是个好选择,大公司特点是商业化强,小公司特点是开发创新能力强。

编辑:颜源主编:陈岩鹏

本文标签: 诺华  药品  医药  药企  创新药  百济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