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一批小游戏跑出,这一赛道突然爆发?
2023-11-14
更新时间:2023-11-14 12:30:42作者:无忧百科
真正幸福的孩子,他们的需求被全然看到、心愿被尽力满足、自尊被用心呵护……这份爱,守护着孩子无畏而从容地长大。
作者 | 夏天
微博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和幸福孩子无法共情的瞬间。
网友们的回答,让人心疼不已。
“舍友因为想家在宿舍哭,原生家庭不幸福,从小缺爱的我无法共情,因为:
我努力考上大学,就是为了逃出来。
她们眼中框住自己的四方地,却是我求之不得的暂时栖息地。”
“舍友跟妈妈视频,嬉皮笑脸地叫妈妈‘美女’,问妈妈去哪了,刚才为什么不接电话?
妈妈说,跟爸爸一起去看电影了。
舍友立刻撒娇道:
‘啊,你们怎么不等我?我也想看。’
妈妈开玩笑地回复他:
‘等你干嘛,来当电灯泡呀。’
我坐在旁边诧异地看着他和父母的甜蜜暴击,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和父母能够像朋友一样相处。”
“上大学那一年,我因为兼职被别人骗了1000块钱,不敢告诉父母,难过地在宿舍痛哭。
舍友替我着急,假装是自己被骗向父母求助:
‘爸,我兼职被别人骗了1000块钱,怎么办呀?’
只听见他爸爸很轻松地问他:
‘你是不是缺钱了?’
我不可置信地看向他:
这种事告诉父母,竟然不会被骂?”
正如鲁迅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有些孩子把家当港湾,有些孩子把家当牢笼。
有些孩子跟父母亲密无间,有些孩子跟父母疏远淡漠。
有些孩子可以在爱中放肆,有些孩子却只能在渴求爱的过程中委屈自己。
都说天下无不爱孩子的父母,可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对爱的感受千差万别。
又是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最渴望拥有的幸福?
3-6岁
幸福就是我的小情绪能被父母接纳
一位患焦虑症的朋友曾对我说过一段特别伤感的话:
“不是我的焦虑难以安抚,而是我从来没有被好好安抚过。”
小时候不小心摔倒,磕伤了腿,爸爸不是问我有没有摔疼,而是责骂我为什么走路不看路?
心爱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玩坏了,我难过地找爸爸诉说,爸爸反怪我说:“谁让你不看好自己的玩具。”
第一次一个人睡觉,我害怕极了,爸爸不耐烦地说:“长大了就要一个人睡觉,有什么可怕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
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确实,孩子的每一个小情绪背后,都有一个需要被看见和重视的原因,或是呼唤爱、或是寻求关注、或是向父母求助……
那些不被父母接纳和妥善安置的小情绪,不会自己消失,只会在孩子的心中郁结成伤。
消解孩子情绪的良药,是接纳和理解。
孩子需要父母有温度地回应,让自己的内心生出积极和勇敢的能量。
正如有句话所说得那样:
“一个拥抱可以治愈99%的悲伤,缓解120%的压力。”
一个情绪被允许,被接纳的孩子,心里才能长存安宁和温暖。
7-11岁
幸福就是爸妈相爱
家庭氛围松弛和睦
《奇葩大会》里有个很可爱的姑娘叫刘可乐。
但她说起自己的父母时,却满面忧伤。
她的妈妈是一个很严格,很强势的人,爸爸是一个自由洒脱的人。
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凑在一起,就像是一对无法共存的矛盾体,总是争吵不断。
她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也在父母的争吵声中抑郁成疾。
她患上了严重的“双向情感障碍”。
抑郁的时候,她每天都想自杀,狂躁的时候,她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
充满火药味的家庭氛围,让她活得像一只“惊弓之鸟”,让她的内心饱受折磨。
父母不和,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噩梦。
其实,早有调查研究显示:
“夫妻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
相比较来说,离婚家庭的为30%,和睦家庭的为19%。”
也就是说:
父母的关系好不好,决定了孩子好不好。
在父母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很难长出结实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记得综艺节目《小不点嘚不嘚》中,记者曾问孩子们:
“看到父母恩爱,你想说什么?”
一个小女孩满脸幸福地说道:
“继续秀吧,爸爸妈妈幸福,我也觉得很幸福。”
正如周国平所说得那样:
“家庭和睦,父母相爱,孩子能在有爱和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童年,她的人生就会有温暖明亮的底色。”
父母恩爱,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滋养,也是一个孩子人生最大的幸运。
11-12岁
幸福就是我开始叛逆
父母仍然耐心陪伴
很多父母都以为:
孩子到了青春期,什么都要自己做主,就不再需要父母了。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青春期不是父母退场的时候,而是孩子最需要父母持续关注和陪伴的时刻。
著名作家麦家也曾为儿子的青春期头疼不已。
初二那年,儿子突然有一天关上了房门,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外,再也没有打开过。
儿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也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否则就大发脾气,用离家出走来威胁。
麦家很着急也很苦恼,但他没有放弃尝试走进儿子的内心。
做饭的时候,他刻意叫儿子来帮忙,一起完成一桌佳肴;
吃饭的时候,他主动给儿子夹菜,找话题跟儿子聊天。
他邀请儿子陪他一起散步,和他一起爬山。
他会提前帮儿子准备好登山鞋,也会在儿子爬不动的时候,伸手拉儿子一把。
虽然他跟儿子之间的交流依然寥寥无几,但他明显地感觉到儿子紧闭的内心有所松动,叛逆的情绪也在慢慢消解,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雨果曾经说过:
“只有父母的陪伴与爱,才能让青春期孩子感受到生命中最真挚的温暖和关怀。”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迷茫又矛盾。
他们一边渴望独立,一边寻找关注,一边推开父母,一边需要父母,他们所有的挑衅、叛逆其实都是在试探父母的爱。
所以,家有青春期孩子,一定要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陪伴,多陪他们聊聊天,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去确定爱,确定自己。
不管他们表面上如何高冷,如何反叛,如何不需要我们,我们都要知道:
孩子内心最渴望的温暖和栖息地,仍然是父母。
只有我们的爱与陪伴,才能帮孩子跨越青春期。
12-14岁
幸福就是我闯了祸
但父母选择包容
因制作纪录片《青少年问题》而闻名的作家乔希·西普曾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他在被养父罗德尼收养之前,一直是个不受待见,经常惹是生非的小混混。
有一次,他偷开养父罗德尼的车超速行驶被警察抓个正着,并被带进了监狱里。
他忐忑不安地给养父打电话,请养父罗德尼保释他出去。
养父回复他说,让他先在监狱里待一晚。
他本以为养父是在惩罚他,不料第二天一早,养父把他接回家后对他说:
“乔希,你可以接着惹事、接着与我们作对、接着演……你那笨脑袋难道想不明白吗?孩子,我们不把你看成一个难题,我们把你看作一个机会”
养父的话让乔希·西普内心深受震撼,也彻底改变了他。
记得刘少奇曾在《人为什么犯错误》中说到:
“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的犯错误,只有在不断的错误,不断的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
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试错中成长起来的。
我们对待孩子犯错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待世界的态度。
当我们让孩子体验到被接纳的幸福,孩子就能还给我们一个不断自趋完善的他。
14-15岁
幸福就是我开始跟父母划清界限
而父母选择尊重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高中女孩有一个特别宠溺她的爸爸。
小的时候,不管她要做什么,爸爸都会陪着她。
直到有一天,她开始跟爸爸“划清界限”,她想要有自己的空间,想要独自跟朋友去玩,不想要爸爸在后面跟着,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开始关起房门……
爸爸接受不了女儿已经长大的事实,不断地越界。
爸爸偷看女儿的日记,拆了女儿房门的锁,不准女儿交朋友,更不准女儿独自和朋友出去玩。
结果,父女二人都深陷痛苦之中,亲子关系岌岌可危。
北大才女赵捷有段话写得特别好: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父母和孩子注定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
父母能做的从来不是占有和控制,而是站在孩子的身后,送上我们的尊重和祝福。
我们越懂得分离,孩子的成长越顺遂。
15-18岁
幸福就是我不完美
父母仍然鼓励我肯定我
曾看过一个数据统计:
90%的妈妈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
《少年说》中,女孩吴笛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
可她的妈妈却总是嫌弃她体育不及格,性格也不够开朗大方。
为此,吴笛很是苦恼。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看不到她好的一面呢?
其实,《人性的弱点》里有段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父母的关注与认可是孩子最渴望的,却总是被我们忽视。
他们努力的样子,希望被我们看到。”
心理学上的“煤气灯效应”也告诉我们:
越亲密的人,对对方的控制越深,影响越大。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最在乎的人。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打击孩子,孩子越是相信自己不行。
相反,父母越是鼓励孩子,肯定孩子,孩子就会拥有挑战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只有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那个不完美的孩子,孩子才能拥有砥砺前行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好。
18岁以后
父母选择放手
只做我坚强的后盾
俄罗斯讽刺动画《脐带》里,有一个被母亲用脐带拴住一生的男孩。
小的时候,母亲为了保护他,用脐带拴住他,把他放在自己认为的安全范围内。
长大了,他有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想要开启新的人生体验,母亲用脐带强势将他拽了回来。
他愤怒抗争过,但又不得不在母亲的亲情绑架下一次次妥协。
就这样,他的自我成长之路,一次次被母亲阻挠,直到最后平庸又无能地跟着母亲贫苦一生。
主持人杨澜曾经说过:
“一位母亲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孩子成功地离开你。”
一只雏鸟想要成为雄鹰,必须要离开母亲的羽翼,不断地经历摔打、受伤和失败,才能成为天空的王者。
同样的,一个孩子想要成为强大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离不开父母的放手、尊重和支持。
真正的爱孩子就是给孩子自由,对孩子要尊重,而不是捆绑;
要支持,而不是束缚;
要爱,而不是占有;
要行使身为父母的职责,而不能把孩子视为我们的附属品。
李雪老师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成就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想方设法地看见孩子的内心,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有的放矢地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适时地隐身和放手,继而托举孩子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
让孩子在接纳、尊重、理解和赏识中长大,孩子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