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聘”卡梅伦,苏纳克下了多大决心 | 京酿馆

更新时间:2023-11-14 13:10:27作者:无忧百科

“返聘”卡梅伦,苏纳克下了多大决心 | 京酿馆


卡梅伦或许有机会把英国的外交政策拉回到偏向于“老欧洲”的中间立场上来。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右一)。图/新华社

文 |徐立凡

据参考消息援引外媒报道,11月13日,英国首相苏纳克正式任命前首相卡梅伦为外交大臣,接替詹姆斯·克莱弗利。此前担任外交大臣的詹姆斯·克莱弗利刚刚被任命为内政大臣,以接替稍早前被解职的苏拉·布雷弗曼。

这是一项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任命。卡梅伦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英国首相,彼时苏纳克刚从金融界转入政界,还是保守党的新人。

这项任命还打破了一项保持了50多年的记录:上一次英国前首相复出担任外交大臣,还要追溯到1970年。1963年—1964年曾担任英国首相的道格拉斯·霍姆在1970年被时任英国首相希思任命为外交大臣,之后再无英国前首相任外交大臣之事。

卡梅伦意外复出政坛,对苏纳克内阁和英国的对外关系意味着什么?

“返聘”卡梅伦有助苏纳克迎战大选

这一次苏纳克调整内阁,起因是前内政大臣苏拉·布雷弗曼。

上个周末,英国30多万人在伦敦举行了支持巴勒斯坦的大规模示威游行。苏拉·布雷弗曼指称这是“暴徒”领导的“仇恨游行”,并下令伦敦警方禁止游行,伦敦警方拒绝了布雷弗曼的要求。布雷弗曼的言论遭到英国政界广泛批评,多个党派要求将布雷弗曼解职。苏纳克随后要求布雷弗曼“离开”。

卡梅伦在2016年卸任首相又卸任下议院议员后,沉寂已有7年。他的主要精力是写回忆录,为此花了2.5万英镑租了一个便于写作的房屋。他也曾参与商业活动,但不成功,比较重要的一个社会头衔是英国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主席。因为未经选举,卡梅伦本来是无法重返内阁的。

但苏纳克政府已确认,卡梅伦将作为终身贵族进入英国议会上议院,从而让他有机会再次担任内阁大臣。

卡梅伦成为上议院议员,需要苏纳克运作、查尔斯国王批准。这反映了苏纳克任命卡梅伦下了很大的决心。

卡梅伦在2010年和2015年大选中颇受保守党选民欢迎,他入阁有助于扭转保守党现在民调大大落后于工党的态势。这对于苏纳克迎战2024年秋季大选有加分作用。


▲2022年10月25日,苏纳克在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发表讲话。图/新华社

保守党或因这项任命再起风波

值得注意的还有,在卡梅伦入阁后,目前苏纳克内阁的核心成员,已经不再是“脱欧派”的天下。

自特蕾莎·梅之后,连续三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特拉斯和苏纳克都是顶着“脱欧”的招牌入主唐宁街10号的。

而目前苏纳克内阁的核心成员,外交大臣卡梅伦和财政大臣亨特都是“留欧派”,首相苏纳克和内政大臣克莱弗利则是“脱欧派”中的“摸鱼派”。

“脱欧”曾经左右英国政坛风向,但现在或许会改风向。

这对于保守党内部的“脱欧派”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事实上,在宣布卡梅伦入阁的消息后,保守党内部已有反对声音出现:难道保守党350名议员中选不出一个外交大臣,非要让卡梅伦当上终身贵族然后回来?

最新报道称,保守党强硬派已在谋划让被解职的布雷弗曼出任下一任保守党领袖。还有消息称,一些布雷弗曼的支持者打算给“1922委员会”写信,以组织对苏纳克的不信任投票。

苏纳克与卡梅伦之间也需磨合。除了“脱欧”立场上的分歧,上个月,卡梅伦还批评了苏纳克砍掉HS2高速铁路(英国政府于2012年1月8日批准的一项高铁工程)北段建设项目的作法,称这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此外还有权属问题。能否赋予卡梅伦这位有影响力的前首相比较大的外交话语权,对苏纳克是一个考验。

但无论如何,苏纳克让卡梅伦重回内阁,已经表明了他的政治手笔至少超过特拉斯很多。


▲这是2021年10月25日拍摄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标志。图/新华社

英国对外政策是否会有调整

更重要的问题是,卡梅伦意外复出成为外交大臣,是否会让英国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在对美关系上,2010年卡梅伦首次出任英国首相时就曾强调,英国将是美国“忠实而不盲从的盟友”。他说这番话是在表示,不能完全认同当时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出任外交大臣后,卡梅伦或许有机会把英国的外交政策拉回到偏向于“老欧洲”的中间立场上来。

在对华关系上,卡梅伦对华立场相对务实友好。卡梅伦当首相时期,中英关系被形容为“黄金时代”。

2015年,在卡梅伦政府的推动下,英国不惜激怒美国,申请加入了亚投行,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加盟的大国。在离开政坛的7年,卡梅伦曾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相关的工作,并多次访问中国。

8月份克莱弗利以外交大臣身份访华时,就曾表示英国政府将对华进行“强有力和建设性”的接触,而非在一场所谓的“新冷战”中孤立中国。这是苏纳克政府对华政策的最新表态。希望卡梅伦重返政坛后,能将中英建设性接触对话的势头,延续下去。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