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最看涨的策略师:美股涨势或暂歇,等候财报等新催化剂
2024-01-03
更新时间:2024-01-03 12:46:09作者:无忧百科
作为A股全面推行注册制的第一年,2023年资本市场经历了多重挑战。
Wind数据显示,以上市日为口径(下同),2023年A股IPO募资额出现了大幅的缩水,IPO募资额、家数分别为3565.39亿元、313家,分别同比下滑了39.25%、26.87%。
这是5年来A股IPO募资首度出现了下滑。
沪深IPO收紧的大背景下,北交所正在成为不少企业上市的重要选择——收入已突破10亿元大关的企业、从沪深交易所撤回IPO申请的企业都在奔赴北交所。
不仅如此,对于中小项目来说,北交所的融资规模甚至有超过港交所的苗头。
2023年以来港交所的IPO市场正陷入“丐版融资”的窘境,同期其1亿元以下的IPO项目数占比已经达到四分之一,高出北交所14.61个百分点。
2024年,北交所的行情将如何演绎,备受市场期待。
一路向北
2023年系5年来A股IPO募资额首次出现下滑。
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Wind数据发现,2023年A股IPO募资额、募资家数分别为3565.39亿元、313家,分别同比下滑了39.25%、26.87%。
不过从历史上的数据来看,这仍然处于高位状态。2000年至2023年,A股IPO募资额的中位值为1436亿元,仅为2023年的4成。
不同上市板块的IPO募资额均出现了下滑。
2023年主板、科创板、创业板IPO募资额分别为746.23亿元、1438.84亿元和1193.2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46.21%、42.91%和33.57%;北交所的公开发行募资额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2023年为145.73亿元,同比下滑了11.56%。
即便如此,仍有华虹公司(688347.SH)、芯联集成-U(688469.SH)、晶合集成(688249.SH)、陕西能源(001286.SZ)、航材股份(688563.SH)、阿特斯(688472.SH)和华勤技术(603296.SH)7家公司的IPO募资额超过50亿元。
其中,华虹公司、芯联集成的IPO募资额分别达到212.03亿元、110.72亿元,包揽了A股市场IPO募资额的前两名。
A股不是全球股市中IPO募资额大幅缩水的孤例。
2023年,港股市场的IPO募资额仅为371.89亿港元,同比下滑了64.44%,创下近10年的新低。
甚至不少港交所公司的IPO募资额不足1亿港元。2023年共有正味集团(2147.HK)、易点云(2416.HK)等共计17家公司的IPO募资额在1亿港元以下,家数占比达到四分之一。
相比之下,2023年正在持续发力的北交所对于部分公司来说或许可以斩获较为可观的募资额。
在北交所2023年77家公开发行的公司中,只有驰诚股份(834407.BJ)、凯大催化(830974.BJ)等共计8家公司的募资额低于1亿元,家数占比仅为10.39%,低于港交所14.61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港交所2023年的IPO项目数只有68家,低于北交所77家的公开发行项目数。
这意味着,只有不到3岁的北交所如今正在追赶已有百年历史的港交所。
目前各方对于港股市场能否在2024年回暖,看法不一。
2023年以来港交所市场低迷主要受到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影响,而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2024年是否降息的预期并不明朗。
近期高盛发布研报称,预计美联储最早2024年3月开始降息,3月至6月将连续降息3次,每次降息25个基点,下半年还有两次降息;但与此同时,有消息称美联储仍然会保留维持利率“更高更长时间”的选择。
加息周期是否会在2024年结束,降息时点何时到来,都是悬在市场间的疑惑。
这都让港股市场在2024年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如此背景下,北交所是否会成为港股市场低迷下的另一个重要的替代性选择,备受市场期待。
“8·27”的冷风
事实上,早在2023年上半年A股IPO募资额便已出现了回落的趋势。
2023年上半年,A股IPO募资总额为2096.77亿元,同比下滑了32.78%。
彼时市场预期不少大单将在下半年登陆资本市场,有望拉高全年IPO募资额。
但8月27日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加之自身业绩的变化,部分募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均撤回了IPO申请。
例如IPO募资均达到150亿元的上交所主板项目“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项目“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10月8日、12月22日撤回了IPO申请。
部分已过会的百亿项目IPO进程同样迟迟未获得推进。例如由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一同保荐的主板项目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PO募资规模已达到300亿元,其于2023年6月顺利过会后便再无进一步消息。
信风(ID:TradeWind01)以8月27日为时间节点统计在此之后的4个多月(8月27日-12月31日)A股IPO项目后发现,IPO撤单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2023年8月27日至12月31日,沪深IPO项目撤单数达到96家,同比上升了123.26%。
从撤单项目的行业分布来看,食品业系“重灾区”。
据信风(ID:TradeWind01)不完全统计,8月27日以来一共有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计15家与食品行业相关的沪深IPO项目撤回了申请。
这或许也侧面印证了年初“行业红黄灯”传闻所言非虚——食品、餐饮连锁、白酒等行业均归属于“红灯行业”,IPO申报将受到限制。
目前仍有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茶叶”)、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认养一头牛”)等共计6家食品行业相关的沪深IPO项目正处于排队状态。
但排队项目的日子同样难熬。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自2023年2月注册制改革主板项目平移至交易所审核后,中国茶叶、认养一头牛、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未对外更新招股书。
据一位北京投行人士向信风(ID:TradeWind01)解释,这代表公司只是进行财务数据更新,再无其他进展。
这些企业的IPO之路将走向何方,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撤单频频的B面,受理、上会的沪深IPO项目数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2023年8月27日至12月31日,沪深IPO项目受理数为29家,同比下滑了63.15%。
值得一提的是,这29家新受理的项目中,拟冲刺创业板IPO的东莞优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2月18日撤回了申报材料。
更高过会率B面
2023年8月27日至12月31日,沪深IPO项目上会数仅为38家,同比下滑了76.83%。
但与往年相比,上会项目通过率更高。
从过会率(过会项目数/上会项目总数)的情况来看,2023年8月27日至12月24日沪深IPO项目过会率可达到91.67%,高出去年同期7.74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2023年同期上市委暂未对上会的沪深IPO项目投下否决票。
统计发现,只有创业板项目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杰锐思”)、上交所主板项目江苏汇联活动地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联地板”)被上市委取消审议,科创板项目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则被暂缓审议,但已于12月19日再度上会时获得通过。
其中,杰锐思被取消审议的理由系上会前夕出现重大事项。
这意味着相关事项若得到解决,杰锐思仍有可能再度迎来上会机会;汇联地板则是由于“保荐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撤销保荐”就此宣告IPO终止。
整体来看,“827新政”后,沪深IPO项目受理、上会环节的项目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该趋势是否会延续至2024年仍具有不确定性。
投行格局悄变
沪深IPO放缓后,投行首当其冲。
投行整体承销规模出现了大幅的缩水。2023年承销规模前10的投行总承销金额仅为2632.17亿元,同比缩水了超4成。
“蛋糕变小”的过程中,中信证券(600030.SH)仍然稳坐投行王者的地位。
2023年内,中信证券的IPO承销金额、家数分别达到500.33亿元、34家,均位列行业首位。
不过第二名宝座却已“换人”。2023年同期海通证券(600837.SH)的IPO承销金额为466.15亿元,同比提升了16.85%,位次从2022年的第四名跃升至2023年的第二名,一举超越了中金公司(601995.SH)和中信建投(601066.SH),打破了2022年“三中”包揽前三名的格局。
与此同时,中信建投、国泰君安(601211.SH)的IPO承销金额位次与2022年持平,分别位列第三名、第五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IPO盘子变小的同时,还有不少投行“逆风而行”,IPO承销金额有了较大的飞跃。
2023年内,民生证券、中泰证券IPO承销金额分别达到200.67亿元、92.30亿元,分别同比提升了58.59%、143.36%,位居第六名、第八名,较2022年同期提升了三个、十五个位次。
若从单个项目承销金额来看,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都表现出了更强的竞争力,两者2023年内单个IPO项目承销金额分别达到了21.19亿元、18.97亿元,远高于中信证券14.72亿元的单个项目金额。
海通证券的主要优势在科创板,2023年内一共斩获了10个科创板IPO项目,其中科创板IPO项目华虹公司、芯联集成的募资额均已超百亿,给海通证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中金公司亦是如此,其2023年内斩获了9个科创板IPO项目,占保荐家数的比例超过5成,其中大单源自科创板IPO项目华虹公司、晶合集成、阿特斯,这三家公司的IPO募资规模分别达到212.03亿元、99.60亿元、69.07亿元。
但伴随着科创板在内的沪深IPO节奏的放缓,海通证券、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无疑都在面临考验。
北交所正在成为投行的新机遇。
目前已有部分本计划赴港上市的公司准备改道北交所。
12月20日,白云山(600332.SH)宣布拟分拆子公司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医药”)至北交所上市,而广州医药原本的计划系赴港上市,但最终或由于市场环境不佳决定改道。
“考虑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核准批复有效期已届满,且目前境内外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结合本公司及广州医药的战略规划,经审慎研究,本公司及广州医药决定终止推进广州医药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上市相关工作。”白云山表示。
但从目前已受理的北交所上市项目情况来看,海通证券、中金公司整体布局有限,截至12月24日,海通证券、中金公司旗下在审的北交所上市项目数分别仅为2家、1家。
与之相比,目前其他投行在北交所上的筹码明显更多。
截至2023年12月24日,北交所上市在审项目数(受理、问询,报送证监会)位居前5名的投行分别为开源证券、中信建投(601066.SH)、民生证券、浙商证券(601878.SH)和东吴证券(601555.SH),在审数分别为15家、13家、13家、6家和6家。
2024年,投行之间的角逐正在拉开序幕,位居IPO承销金额十名开外的开源证券、浙商证券、东吴证券等是否有望弯道超车,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