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460余起、涉案总金额超390亿元!公安部最新发布

更新时间:2024-01-11 07:50:18作者:无忧百科

立案460余起、涉案总金额超390亿元!公安部最新发布

1月9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全年公安工作等有关情况。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贾俊强透露,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3.7万起,抓获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

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家反诈中心累计向各地下发资金预警指令940万条,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1389万人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27.5亿次,短信22.8亿条,处置涉诈域名网址836.4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88亿元。

券商中国记者调查也发现,近两年来,多家国有行、股份行相继宣布加强信用卡资金流向和非消费类交易管控;另外,包括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信用卡中心也宣布,严打“信用卡代还”,出租、出借、出售信用卡等行为。

“十省会战”各地共立案460余起

信用卡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2023年,公安机关重拳打击信用卡套现犯罪活动。贾俊强表示,从近几年公安机关查处案件情况看,当前信用卡套现案件持续高发、波及范围日益广泛,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危害银行资金安全,冲击支付市场秩序。

据介绍,当前的信用卡套现案件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犯罪手段网络化。由传统线下POS机套现向线上APP、二维码、移动终端套现迁移,变现快捷隐蔽,犯罪成本低,可复制性强。

二是犯罪链条产业化。包括APP软件研发、项目运营、宣传推广、支付通道等多个环节,专业化、产业化特征日益明显。

三是犯罪组织规模化。出现类传销模式发展套现会员,涉案金额、参与人群、涉及地域均出现快速增长。

四是犯罪风险扩散化。套现与地下钱庄、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交织,助推其发展蔓延;套现过程中存在持卡人身份信息、信用卡号等关键信息泄露风险。

对此,公安部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深入开展防范打击工作。一方面,积极组织专题调研。深入分析当前套现活动犯罪手法、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防范打击工作。

另一方面,依法严厉打击。以“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为目标,于2023年6月至8月部署开展打击信用卡套现犯罪“十省会战”,对重点案件进行集群打击、集中收网,行动期间各地共立案460余起、涉案总金额390余亿元,有效遏制套现犯罪高发势头。

与此同时,密切部门协作。加强与监管部门协作配合,推动强化源头管控,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警银警企协作,提升联防联控工作成效。

此外,强化防范宣传。依托“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公安部经侦局”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套现犯罪典型案例,揭示犯罪手法、警示违法犯罪后果,提示社会公众自觉抵制套现违法犯罪活动。

破获电诈案件43.7万起

针对受到广泛关注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动,贾俊强也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中指出,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部署要求,按照“四专两合力”的总体工作思路,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3.7万起,抓获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

自2023年8月以来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来看, 一是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深入开展“斩链”“清源”“利剑”三大战役,抓获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破获了一大批诈骗案件;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拔钉”专项行动,成功将263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缉捕归案;组织开展“鄂湘鲁豫”区域会战,共捣毁诈骗窝点1800余个,实现规模打击效能最大化;针对涉诈黑灰产链条,组织发起打击涉诈固话语音专线、简易组网GOIP、跑分洗钱等各类集群战役277起,取得了显著战果。

二是切实运用好法律规定。在依法严厉打击的同时,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统筹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贯彻实施工作,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进一步完善“两卡”犯罪法律适用标准,严格依法办案,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全面提升打击质效,形成有力震慑。

三是深入推进源头治理防范。依托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科技支撑、强化预警防范,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推进行业监管源头治理,努力构建更加严密的防范治理体系。

公安部指导各地公安机关建立分级分类预警劝阻机制,推动“厦门经验”在全国落地生效,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家反诈中心累计向各地下发资金预警指令940万条,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1389万人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27.5亿次,短信22.8亿条,处置涉诈域名网址836.4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88亿元。

同时,多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协作,例如:

1、人民银行深入推进“资金链”治理,支付行业常态化治理格局持续完善,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协助公安机关阻断大量涉诈资金转移,挽回大量人民群众损失。

2、工信部持续推进“断卡行动2.0”,开展“不良APP安全治理”,严格落实实名制,全力整治虚商卡,对短信端口、语音专线、云服务等重点业务加大清理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全流程及时反制能力。

3、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互联网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器托管、APP制作开发、网络直播、引流推广等涉诈重点领域,约谈曝光问题突出企业,网络生态环境不断得到净化。

四是加强宣传提升防骗意识。加强对易受骗群体、案件高发行业和重点地区的精准宣传,联合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各类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2万余场次,发送反诈宣传短信30.7亿条,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发布短视频9800余条、播放量超52亿次,形成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营造“天下无诈”清朗空间

实际上,近两年来,多家国有行、股份行相继宣布加强信用卡资金流向和非消费类交易管控;另外,包括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信用卡中心也宣布,严打“信用卡代还”,出租、出借、出售信用卡等行为。

这也显示出,当前信用卡业务管理正在走向精细化。有业内人士指出,这背后反映了各机构积极响应监管要求,配合反电信网络诈骗、反洗钱工作;同时,也是在后疫情时代下,信用卡进入“存量经营”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诈骗方式无论怎么更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财,这最后一环难免就要波及到金融机构身上。”在一位华东地区大行资深从业人士看来,诈骗分子对银行的放款模式和流程非常熟悉,“其中很多也正是利用了银行在疫情后推出的普惠快贷产品实施犯罪”。

“很多诈骗分子打着金融科技公司或者银行员工的名义实施诈骗,但根本不是我们的员工,这都是他们的幌子和道具。”一位头部金融科技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金融科技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反诈技术研究小组,投入技术研发提升反诈能力,商业银行、支付平台等机构也都在主动开展反诈工作保护用户资金安全,这已经成为平台型企业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

部分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则在加强自身风控技术外,选择与公安部门合作,向诈骗高发地区居民针对性地发送“警惕诈骗分子假冒该公司客服人员身份”的短信。

责编:罗晓霞

校对: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