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4-01-23
更新时间:2024-01-23 22:41:03作者:无忧百科
随着中国要素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战略,制造业企业出海正当时。天风证券分析师宋雪涛指出,东盟8国(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缅甸)的劳动力要素价格相较于中国偏低、营商环境相对开放、与中国距离较近且风俗文化相近,并且贸易环境相对宽松,因此为首选目标地区。
截至2022年,在东盟8国中,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存量投资最大,其次为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老挝,对柬埔寨、缅甸和菲律宾的存量投资则相对较少。从FDI数据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在目的地国的FDI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的国家,主要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
出海东盟,中国企业得到了什么?又为当地产业带来了哪些益处?
宋雪涛认为,以越南、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为例,不同国家,中国企业出海留下的印记也有所不同。
在越南,已有中国“果链”企业将组装、包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迁移到越南。虽然开始由组装制造向上游的零部件扩展,但仍依赖中国提供的上游零部件。纺织服装业发展深度依赖中国提供的原辅料,而随着越南纺织业2035战略愿景的实施,未来依赖度或将降低。越南机械设备发展水平较低,依赖从中国大陆等地进口。华利等耐克代工厂在越南投资建厂,制鞋上游材料仍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进口。越南:承接中国电子制造、纺织、制鞋等产业,上游原材料仍依赖中国
在印尼,其经济主要靠内需驱动,外资流入推动本地制造业发展,主要来自新加坡、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中资企业重点布局镍相关的领域,涵盖开采、冶炼与下游应用,包括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
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外贸依存度高,约半数外资流入制造业,主要来自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选取电气和电子以及运输技术(汽车行业),分析其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联系。电子和电气外资主要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中资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布局。本土汽车品牌占据主导,中资企业在与其协同发展的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助力马来西亚汽车产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在泰国,外资大多流向制造业,主要来自日本和中国大陆。选取汽车及零部件、电器和电子产品,日企主导泰国传统汽车市场,中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生产。海尔等企业在泰国空调市场占有率高,芯片和硬盘领域以日美等国企业为主导。
在老挝,中国为最大投资国,主要投资领域涉及水电、矿产、农业等,制造业较少。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是由是中老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国家级合作项目,吸引了一些电子产品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中资企业入驻。
越南外贸依存度高,加工制造业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外资流入推动制造业迅速发展,主要来自新加坡、韩国、日本和中国等地。越南以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为稳定的政府政策和规模较大的本地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推动本国的制造业发展。
分产业来看:
电子制造印度尼西亚:中资主要涉足镍矿投资,且已经开始布局电动汽车产业
越南电子制造业以日韩企业为主导,中国“果链”企业为规避贸易风险,将组装、包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迁移到越南,仍依赖中国提供的上游零部件。其中,电话(越南最大的出口产品)由三星主导(占越南整个电话出口价值的98%);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主要为日韩企业,包括三星、佳能、松下和LG等;电子元器件由英特尔主导。
截至2022年,中国苹果供应链企业在越南设厂,聚焦下游的组装环节和包装配套,虽然开始由组装制造向上游的零部件扩展,但仍依赖中国提供的上游零部件。
纺织服装
中国纺织服装产能正在向越南转移,主要为纺纱、面料和成衣制作。纺织服装业严重依赖其他国家提供的原材料。截至2023年3月,越南本国仅能满足25%的面料需求。其中,50%至55%的原材料和纺织辅料从中国进口。随着越南纺织业2035战略愿景的实施,未来对中国的依赖度或将降低。
机械设备
越南机械设备发展水平较低,农林渔业、建筑业、造船业、运输业等仍然依赖进口国外的机械设备。截至2023年6月,越南正在运营机械企业约2.5万家,约占加工制造企业总数的30%。虽然越南机械设备工业逐步提高了国产化率,但是仅满足本国约30%的机械产品需求。
中国大陆是越南最大的机械设备供应地。2022年越南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总额为246亿美元,占越南全国机械设备、工具及零配件进口总额的54%以上。外资企业在越南设立子公司,以整机组装为主,涉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
制鞋
全球鞋类产业链的一部分正逐渐从中国向越南转移。越南制鞋企业生产依赖原材料进口,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截至2021年6月,皮革鞋类原辅料主要从中国大陆进口(占总进口的60%),其次是韩国和中国台湾。近几年,随着企业逐步将原辅料生产供应链转向越南,原辅料向自主方向转变,但是仅注重中档和中档偏高的原辅料。
全球鞋业的两个巨头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选择越南作为主要生产基地。截至2022年,耐克在越南有100多家供应商,其中96家工厂集中在南部地区。
中资企业华利、裕元和丰泰,作为耐克的供应商之一,在产能布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向越南转移的趋势。华利作为唯一一家只有海外产能的公司,成品鞋工厂目前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区域。
印尼为东盟最大经济体,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2010年至2022年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超过50%,为印尼经济增长带来强劲拉升动力。
分析师指出,从FDI流入的行业看,印尼金属与金属制品的吸引规模排名第一,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该领域的主要投资者主要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新加坡。2022年印尼获得的与镍相关的FDI中,近六成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镍矿主产国,产量达到100万吨,占全球镍矿产量的37%。中资企业积极投资镍矿资源下游产业,并打通了从红土镍矿到新能源原料的通道,让印尼深度参与全球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链。
食品和化工与制造的投资额交替位列第二、第三。其中,食品主要投资者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英国,化工与制造主要投资者来自新加坡、日本和马来西亚。
此外,截至2022年,印尼汽车保有量仅为每千人99辆,汽车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市场主要由日本车企占据。
不过,印尼正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产销,印尼工业部此前出台文件,明确了2035年全国电动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的发展目标。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东风小康等中国车企已经相继宣布在印尼投资布局。
马来西亚:华裔较多,对中国品牌认可度高
马来西亚的外商投资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外资主要来自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等国家或地区。
分析师指出,在东盟诸国里,马来西亚并不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国民净人均收入与中国相差不大。不过华裔占人口比重超过1/5,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吸引了快递、电商、手机、汽车等领域的中国品牌在马投资建厂:
截至2022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对马来西亚投资以服务业为主,其次为加工制造业。其中,中国内地41.34%和中国香港89.26%的投资流入服务业;中国内地40.60%和中国香港为9.25%的投资流入加工制造业。
马来西亚的制造业FDI主要流入电气设备、运输设备和其他制造业。电子制造业以半导体为主,参与者集中在价值链的下游,包括组装(高级封装)和测试,以及系统集成。截至2023年12月,马来西亚半导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7%,半导体封装、组装和测试领域占13%。
此外,马来西亚光伏产业也较为发达,全球最大的十家太阳能光伏公司中有七家在马来西亚运营。中国光伏巨头隆基绿能早在2016年就已经在马来西亚建厂。
汽车产业方面,马来西亚本土品牌占据较高市场份额,日系紧随其后,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在马来西亚布局:
吉利与本土品牌宝腾实现深度协同发展。2017年,吉利入股马来西亚DRB-HICOM旗下宝腾汽车,并于2023年4月与DRB-HICOM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马来西亚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中国新能源车企和电池企业布局马来西亚市场。2022年1月,长安汽车在马来西亚设立电动汽车装配工厂。2022年11月,欧拉好猫在当地正式上市,并计划3年内在马来西亚推出9款以电动车型为主的产品。2022年12月,比亚迪正式进入马来西亚乘用车市场,在当地推出ATTO3车型。2023年5月,广汽集团宣布启动马来西亚CKD项目,并计划于2024年4月正式实现本地化生产。2023年6月,蔚蓝锂芯购买工业地产用于建设锂电池项目,拟总投资2.8亿美元。2023年8月,亿纬锂能马来西亚电池工厂开工,投资圆柱电池产业园项目。泰国:出口商品以中端和高端技术密集型制造品为主,中资在汽车、家电领域均有布局
泰国外资大多流向制造业,主要来自日本和中国大陆。泰国出口制造品中,高端技术密集型和中端技术密集型占80%以上。
从投资产业的分布来看,2022年,外商投资金额主要集中在家电和电子领域,总额为128,112亿泰铢,占29.52%。其次是金属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领域,总额为123,434亿泰铢,占比28.44%。
从投资产业的分布来看,近五年来中国对泰国投资最多的是金属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类产业。到2021年,中国对泰国电器和电子产品类的投资超过金属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投资,成为中国对泰投资最多的领域。
此外,泰国也是东盟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和全亚洲第三大汽车出口国。泰国不仅拥有扎实的整车组装与制造能力,年均整车生产能力近200万辆(占东南亚汽车市场的一半左右),还拥有近700家一级汽车零件供应商,现地零部件采购率高达98%。
长期以来,日系品牌在泰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在电动汽车市场上,2023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已占据了泰国电动汽车销量的80%。
截至2022年,长城、上汽、比亚迪、哪吒、奇瑞等中国车企均已宣布,已经或拟在泰国建厂,并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除了汽车,泰国的空调制造及芯片、硬盘产业也较为发达,作为全球第二大空调制造中心,中国家电厂商美的、海尔等都有在泰国投资布局。泰国也是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子组装基地之一和全球最大的硬盘配件及驱动器生产基地,但在这些领域,中资企业存在感较弱,欧美及日本企业占主导地位。
老挝: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投资较少
中国为老挝最大的投资国,主要投资领域涉及水电、矿产、农业等,制造业较少。
2022年,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下降到2.53亿美元,仅高于中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额。
近年来,老挝经济增长疲软,GDP增速下降趋势明显。且该国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占GDP比重低于10%。中国制造企业到老挝投资较少,更多的是将产成品运输到老挝,协助老挝在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生产建设:
2023年9月,中联重科与老挝农林部在老挝万象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和促进建立老挝农业机械标准体系。签署后,老挝将从湖南引进新农机、新设备,用于农业领域,并参考和学习中国农业机械化标准,结合老挝农业生产特点,强化农机标准应用和推广。
根据《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4-2028年)》,在接下来的5年里,中国和老挝将继续推动交通、产能、农业、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其中老挝将重点推动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重点项目的运营,开展跨境产业合作,并积极拓展中老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的务实合作。
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是由是中老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合作项目,是中国在老挝唯一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截至2020年8月,已有83家中外企业入驻,涵盖7个国家,包括中国、泰国、新加坡、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投资行业涵盖电子产品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纺织品加工等。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天风证券宋雪涛(S1110517090003)撰写的研究报告《企业出海的东南亚足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