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完美主义”,这位平和女生如何用“蜗牛精神”,斩获IB满分、录取牛津?

更新时间:2023-09-22 08:33:50作者:无忧百科

放下“完美主义”,这位平和女生如何用“蜗牛精神”,斩获IB满分、录取牛津?


看点当教育内卷升级,国际升学竞争日益激烈,似乎将自己打造出“完美人设”才是通关法则。下文中,这位在IB大考中斩获满分,成为全球1/179,且被牛津录取的女孩,却是在放下“完美主义”心结后,接纳真实的自己;且靠着日积跬步的蜗牛精神,找到了一条通关路径。

文丨周滢滢 编丨Jennifer

在今年的申请季,初高中均就读于上海平和学校的女生Sherry,以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结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活。

结束采访后的一周,她就飞往大洋彼岸,在牛津大学读排名世界第一的实验心理学专业

作为一名IB学子,她在今年IB大考成绩大跳水,全球有且仅有179位学生得满分,40分以上只占4.27%的情况下,却一举拿下满分,实属难得。

不过,和很多尽力显示出自己在学业成就取得上毫不费力的名校牛娃不一样,Sherry更愿意将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和盘托出。

她坦言,自己的性格里有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自我要求高,容易感到焦虑。

特别是在IB课程这样一个注重全面发展、文理均衡的体系里,她在文科和写作上的薄弱,一度不占优势;


同样,在名校申请竞争越来越卷的当下,游戏规则似乎也更偏爱那些履历光鲜,活动、竞赛各方面都很完美的选手......

可是,当她放下了自己的“完美主义”心结,试图在学习生活中按照自己的步调,去做真正感兴趣的事,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反而帮助她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Sherry


偶然找到生命中的“光”

这个申请季,英国方向她申请了5所学校,其中有4所都给她发来的Offer,包括牛津、爱丁堡、伦敦国王学院、以及LSE。

收到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录取的那一刻,一个穿越了Sherry童年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在申请文书里,Sherry袒露了自己与心理学结缘的过程。

尽管出生在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童年时,她却一度因为无来由的恐惧,产生入睡困难。束手无策的父母,领着她去看了心理咨询师。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至今她还记得,对面这位心理咨询师的声音、语调和神情。对方没有将自己的入睡恐惧症,看作一个小屁孩的胡搅蛮缠,而是非常温柔地从孩子的角度,给予她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童年那段特殊时期,心理咨询师的耐心、善解人意、以及换位思考,宛如一道射进心坎的光。

每个孩子可能都遇到过“长大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自此,Sherry的内心多了一份答案。

中学时期,当她决定要将心理学专业作为未来方向时,她的手头,好像比同龄人多了一张“藏宝图”——既然知道宝藏在哪里,自己要做的,就是不断摸索寻宝最佳路径。


Sherry

高中阶段,因为学校还没有开设IB心理学课程,为了积累自己在这方面的专业性,打好学术基础,Sherry做了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自学心理学AP课程,给自己“加餐

她在高一就自学了一门AP心理学课程,还去参加了考试,拿了5分。这不仅让她系统了解了这门学科的各个领域和分支,也让她更坚定自己的选择。

在没有IB心理学成绩的情况下,用AP课程作为“加餐”,也帮助她向海外高校证明,自己是有相关专业学术潜能的。

其次,通过竞赛、夏校等机会,丰富自己在学术方面的体验。

AP考试结束,她又分别申请了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夏校(线上),前者算是一个专业入门型的夏校,帮助她巩固了心理学各个分支的内容;后者则让她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心理学这一细分领域。

“两所夏校因为都是大学教授直接授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能提前熟悉西方大学的课堂模式,为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此外,她还有针对性地去参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科研项目。

Pioneer Academics(国际先锋学术项目),是一项针对高中10-11年级优秀学生的线上科研项目,申请成功的学生,有机会在名校教授的一对一指导下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

Sherry抓住了机会,她在阅读临床心理学这一领域的论文资料时,对精神分裂症和妄想症产生了兴趣。

她觉得,这个领域的研究可以更细化一点。“现有的科研,做了很多实验,也提出了治疗方法。但是很少有论文关心,不同种类妄想症的产生原因,分别有什么样的发病机理、治疗区别、以及效果等。”

于是,她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并设计了一个可行性实验。查资料、写论文的过程,虽然痛苦,却也为她打下了很好的科研基础。

最终,兴趣基础,加上良好的学术功底,让她的论文,在含金量很高的Pioneer Academics中得了A。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黑夜里,总有一盏灯,为IB学子点亮。熬夜赶作业、写论文,是很多IB学生的常态,也因此有“IB炼狱”“survive IB”的说法。

可Sherry表示,自己在高中三年里几乎很少熬夜,哪怕考前最紧张的时候,也都能保持比较好的睡眠和作息。“通常晚上11点左右就睡觉了,基本上没有熬大夜的时候。”

难道是因为天赋异禀吗?并非如此。

在繁重的IB课程和千头万绪的申请准备中,Sherry经常不可避免地感到焦虑。

作为2023届毕业生,她的高中生涯正好撞上了疫情,甚至整个学期,都要居家上网课。远离熟悉的课堂,无法和老师、同学交流,缺少面对面的人际互动...

那段时间,又恰恰是学习任务最繁重的时候——她要复习期末考试,要给EE(拓展性论文)定题,同时手头还有一个论文竞赛、一个科研项目...

她能做的,就是不断进行内心建设,尝试做好各项学习安排,按照既定节奏,一步步来。

1.适时放弃,扬长避短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IB六门学科如何选课,如何进行SL和HL高低水平的搭配组合,都是一件头疼的事。

Sherry说,很庆幸在正式开始IB课程之前,学校提供了一年Pre IB的学习,作为过渡,让自己对IB各学科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对哪些学科更感兴趣、更擅长。

因此在高二选课时,她的3门HL全部选了理科(数学、物理、生物),而中文、英语等不太擅长的人文学科中,则选了SL,尽可能地扬长避短。

不过即便如此,也有走弯路的时候。

高二上学期,她还选了一门经济学,这是很多学生都会选的一门热门学科。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在几次月考中的成绩都很不理想,这令她备受打击。

于是,折腾了半学期后,她果断选择放弃,不再和自己死磕,而是换成了环境科学这门课,并很快赶上了进度。

她发现,当认清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后,不要纠结和内耗,反而是对抗焦虑的最好办法。

2.做好任务管理,确定优先级

当时间紧张,难以兼顾时,她给自己设了一个重要性排序——“校内课程 > 标化考试 > 竞赛 >活动”,有选择性地放弃。

根据这一排序,IB课程的学习和备考,就成了她付出精力最多的环节。

为了在高二下学期至高三上学期,给各学科的论文写作挪出时间,她会“错峰”安排自己的竞赛和活动。

另一方面,她在标化考试上的策略是“长线主义”利用好零碎时间,而不是短时突击。

比如,从初中第一次托福考100分,到最后一次考到115分,这15分的提分,完全是她利用碎片时间,慢慢提上来的,没有耽搁其他学习任务。

“每一次考试,我的听说读写各项都有小幅度提升。作为一门语言,我觉得英语可以一直做持续积累,这样不会太占用时间,复习也不会有压力。”

3.做任务拆解,设置Deadline

不擅长文科的Sherry,觉得IB最大的挑战仍在于,每一门学科都有大量的论文写作要求。即使是像生物、化学这样的理科,也需要写实验报告。

更别谈还有拓展性论文,基于某一门学科,需要找到一个独创性的研究问题,写出一篇三四千字的论文。

“写论文,算是比较大的工程,但是它可以拆解成确定研究问题、收集资料、阅读资料、列提纲等很多个小任务。甚至每个主题段的写作,也可以是一个小任务。这样心理压力也会小很多。”

针对每一个小任务,她都给自己设置一个必须完成的Deadline,保证日积跬步,而不是临时熬夜抱佛脚。

4.备考IB,也可以适当刷题

当某一门不擅长的学科,无法提分怎么办?Sherry的做法是,适当刷题

就拿IB文学来说,这是最让她感到焦虑和手足无措的学科。她的成绩,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无法突破从6分到7分这样的瓶颈。

虽然对拿高分没抱期望,但是她像一只看似笨拙的蜗牛,不放弃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她发现,课堂上老师所讲的文本分析,很重要。

“高中阶段课外阅读时间非常紧张,最大化利用课堂文本,跟着老师的引导,去品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想要传递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值得挖掘的论点等,可以提高自己的敏锐度,在备考中事半功倍。”

课后,她还会找来各种分析论文,就像理科做题那样,总结不同类型的提纲和分论点;为了让论据更充分,她还会背诵一些名篇原文,整理出一个烂熟于心的备考资料库。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大考中,一道关于“意向”的文本分析题,完全在她准备的射程范围之内。适当刷题,居然让她在最不擅长的学科,拿到了7分满分。

回头看,能帮助她拿下IB满分,且给申请季画上圆满句号的,正是放下“完美主义”心结,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未来的日子,与焦虑共存

相比英国申请方向的大丰收,Sherry在美国方向的申请结果,则显得门庭冷落,申请的几所顶尖大U都被拒了。

其实,在申请结果出来之前,她就有这一预感。

“在申请材料上,我缺少一些能体现领导力的课外活动;在体育、音乐等特长方面,我也表现平平。”她表示,自己既不算是个性鲜明的学生,不符合美国名校招生官价值观里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里,Sherry仅参加了两个较为小众的社团。

其中一个是心理社。作为社长,她努力克服自己的内向,设计一系列的科普讲座和学术课程,吸引同样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加入。


心理社团

另一个是折纸社。和马术、击剑、模联、辩论等常见的兴趣活动相比,折纸这样的兴趣爱好,未免显得过于低调,甚至有些冷清。

Sherry选择的理由也很简单。她并没指望通过社团活动,给自己重仓申请砝码,来博得招生官的青睐。

从小开始,Sherry就喜欢折纸,这项爱好可以让她的内心感受到平静。初中时,由于学业压力变大,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Sherry又重新拾起这项爱好,直到现在。


Sherry的折纸作品

能帮助Sherry缓解焦虑的,还有自由搏击。这项运动,她从初中就开始练习。每次练完搏击,她都觉到一种身体上的彻底放松。

折纸、搏击,一静一动的两个爱好,成了Sherry自我调节的两个重要途径,陪伴她度过那些焦虑的时光。


拳击练习

比起高大上的活动、音艺体美的全面开花,Sherry更愿意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打好学术基础,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精进。

“只有真实地展现自己,才会去到一所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胜任,还有气质上的吻合。”

如今,被牛津录取,还是世界排名顶尖的实验心理学专业,让Sherry感到受宠若惊。

她更愿意将这份超出预期的回报,归结为某种幸运,离不开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托举。

每当学业压力大的时候,她会和学校里的老师聊一聊,得到很多鼓励和建议;她也喜欢和同学一起散散步、聊聊天,这些点滴生活细节,常给她莫大的安慰。

而父母的爱,更像是在给她的焦虑托底。“他们在我小学和初中段,比较重视培养我的学习习惯,也有一些学业上的要求,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就完全放手了,对我十分信任。”

在Sherry的记忆里,年复一年,母亲每天给自己准备可口的早餐,父亲坚持每天开车送自己去学校,这些弥漫着生活气息的支持,都是她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抱持。

展望大学生活,她对新生夏令营里听到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千万不要让牛津,成为你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标签。”


Sherry参加牛津新生夏令营

Sherry深以为然。“牛津是一个不错的起点,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不觉得自己可以松懈下来。”

不过她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那就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焦虑共存。


后记

采访过程中,Sherry曾多次表露,无论IB满分,还是牛津offer,都是她意料之外的惊喜。

她没有想过结果如何,只是做好自认为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

与此同时,这位目标明确的女孩,又有一份难得的“自我觉知”: 知道自己要什么,该如何取舍;对自己的优劣势足够了解,又足够诚实。

她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当所有人都试图将自己包装得"完美”时,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做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或许才能从内卷中挣脱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步调。

路虽远,行则将至。

*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本文标签: ib  心理学  完美主义  牛津大学  蜗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