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行住房“以旧换新”新政,你的城市实施了吗?专家解读焦点问题
2024-04-10
更新时间:2024-04-10 03:56:15作者:无忧百科
在储能领域,宁德时代放出了“大招”。
4月9日,2024宁德时代储能新品发布会召开。在本次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发布了全新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天恒。据介绍,天恒是标准20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可以实现首五年容量零衰减、功率零衰减,让电芯实现“冻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表示,新型储能作为一种新技术,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意义重大,在储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宁德时代发布的天恒零衰减储能系统具备高安全、高集成、灵活适配等特点,一定程度缓解了大众对储能系统安全的焦虑。
力克储能行业寿命、安全问题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
在本次发布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惠东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达到了15.3%,且局部地区风光电量占比超过20%。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面临着平衡、安全、成本等问题,各种复杂矛盾日益凸显。受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展、局部弱电网运行等影响,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对储能的支撑、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惠东称。
具体来看,在储能应用环节,往往面临着储能系统实际寿命不达预期的问题以及安全风险。惠东表示,目前我国功率型储能实际运行寿命平均不足3年,而预期寿命是10年。能量型储能实际运行平均寿命不足8年,而预期寿命是15年。电池系统实际循环寿命和电池单体实验循环的寿命之比平均不足0.5,预期是0.85以上。除此之外,有明确报道的储能火灾安全事故超过60起。
为解决储能应用环节的寿命和安全问题,宁德时代发布了天恒储能系统。据介绍,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可以实现首五年容量零衰减、功率零衰减,该系统标准20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搭载了储能专用的长寿命电芯L系列产品,实现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430wh/L的高能量密度,在尺寸限制之下,实现了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平衡。
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CTO、储能欧洲业务部总裁许金梅表示,“天”蕴含自然之能,“恒”源于科技之力,用时间维度上的恒定,打破空间应用上的局限,这是天恒的追求和使命。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进行了四大创新突破,涵盖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绿色极限制造、商业模式等方面。目前宁德时代储能系统已实现近1000个全球项目落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表示,宁德时代发布的天恒储能系统代表着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电芯容量的同时,更能兼顾安全及各方面性能的均衡,实现高能量与安全的完美融合。
储能项目盈利形势出现好转
2023年,中国储能新增并网项目规模达22.8GW/49.1GWh,按容量规模进行比较,已经是2022年7.8GW/16.3GWh新增装机的近3倍。
回顾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状况,惠东认为,许多储能项目盈利形势已经出现了好转。他表示,2023年中国出台了关于工商业储能的多项政策,其中补贴政策包括放电补贴、容量/功率补贴和投资补贴,补贴政策已成为继峰谷套利后又一推动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的有力手段。
结合上述补贴政策和各省峰谷价差的情况,在浙江、江苏和广东三个省份,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优越。惠东称,仅考虑峰谷套利的测算之下,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工商业储能项目的IRR(内部回报率)达到17%,项目投资回收年限为5年,浙江省工商业储能项目的IRR为11%,项目回收期为7年,江苏省工商业储能项目的IRR为15%,项目回收期为6年,都具备优越的经济性。
目前在电网侧,独立储能正迎来快速发展,长期盈利空间有望拓宽。根据《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报告》,从入市储能运行数据来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平均充放电价差约0.155元/KWh—0.177元/KWh,日均充放电次数为2.1次,独立储能收益率约5%。
东海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国内独立储能项目收益仍主要来自容量租赁费用,现货价差收益相对有限,独立储能项目发展仍需等待电力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建设完善。从长期来看,碳中和背景下风光发电渗透率仍将不断提升,电网调峰调频需求加大,独立储能收益空间广阔。
从储能领域龙头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4009.17亿元,同比增长22.01%,实现净利润441.21亿元,同比增长43.58%。其中,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实现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33.17%,占公司营收总比重达14.94%。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研报认为,2024年储能依旧是增速最高的赛道之一,高竞争与高增长共存,在国内招标趋严的背景下,看好具备规模、品牌优势的头部企业。
责编:朱雨蒙
" Type="normal"@@-->
校对:冉燕青
" Type="normal"@@-->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