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最新油价调整(4月16日)
2024-04-17
更新时间:2024-04-17 04:21:37作者:无忧百科
4月16日,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在东直门中学联合召开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跨学段开设“贯通培养课”、跨学科设计“实践探究课”、集团校和城乡拉手校跨校跨屏研磨“双师课”成了教师们探索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新方式。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市将以国家级和市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建设为牵引,引导中小学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高质量课堂教学呈现新样态
自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发布以来,北京以“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为总体思路,以中考改革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切入点,以数字化作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以新技术融合创新应用驱动育人方式变革,构建“教育+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撬动基础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一系列改革举措,正让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呈现新样态。此次现场会以东城区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为样本,呈现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实践的最新探索,为全市深化中小学教学改革提供鲜活的校本案例。
当天,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等问题,北京东直门中学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九个学科的19节展示课。
“AI赋能”“跨学科”“实践探究”成为高质量课堂教学呈现的新样态。语文教师赵辰在“聚焦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课程中,运用K12作文智能测评系统,辅助教师实现个性化的作文评价和指导。数学教师排舒阳的“再探乘法运算”课程,应用了学校自主研发的辅助运算教学小程序“e起算”,实现练习的个性推送和学情的精准诊断。物理教师张洛宁的探究实验课“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生物教师焦萌的跨学科实践课“基于实验探究水生态修复技术”,以打造亮马河宜人水岸为统领性任务,融合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加强思想方法的横向关联。
东直门中学校长熊劲介绍,东直门中学积极构建回归学科本质的“新质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课堂的“新”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倡导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体现在评价方式的革新,从单一的知识考查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多元化评价。通过理念、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新载体给课堂带来新变革
近年来,北京市教委持续构建有组织的育人体系,逐步形成集团、区域、全市等不同维度的高质量教育体系。通过教育集团、联盟校之间一体化、连续的高品质教育教学、教研设计、学生访学、课程衔接等方式,将学校间、学科间、校内外、课内外打通,让优质教育资源要素穿越边界、畅通流动,支撑学生个性发展的连续培养。现场会当天,跨学段的“贯通培养课”和城乡学校“手拉手”的“双师课堂”成为展示课中的亮点。
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东直门中学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小学组建教育集团,小、初、高教师跨学段教研,强化学段间的衔接和贯通。雍和宫小学英语教师肖晨阳为六年级学生讲授“My Dream High School”一课,面向小学和初中学段衔接所需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素养进行衔接。语文教师赵一帆以“在情景交融中感悟史铁生的生命思考”为主题,从文本入手引领学生深入、立体、多方位地认识史铁生,与高中语文学科所要求的更高阶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核心素养进行衔接,有助于对学生的长链条培养。
2023年,东直门中学与通州区西集中学建立了城乡“手拉手”结对关系,与前门外国语学校成为区域教研联盟校。当天,东直门中学教师谷池与通州区西集中学教师合作,讲授了双师课堂场景下的大思政课“侨心共筑中国梦”。来自三所学校的教师代表共同进行了课堂教学沙龙展示。
北京汇文中学语文学科备课组长、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地理学科教研组长、东城区教科院物理教研员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讲述了东城区开展相关学科建设的新理念。东城区教委主任周林表示,东城区一直坚持以教研引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了“教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扩大优秀学生群、优秀教师群、优秀学校群,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24年是北京中小学的深化改革年、课程建设年、教师队伍建设年和狠抓落实年,首都基础教育将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统一战线,不断打造好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将数字化作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激发基层教学改革活力,形成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北京经验,撬动首都基础教育系统性跃升。
在当天的现场会上,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要锚定“双减”三年工作目标,持续回应校内提质增效的要求,发挥教学活动多方面的育人价值。要树立新型资源观、环境观,积极应对新的育人载体建设对教学工作的要求,促进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校际间管理、课程、教学、教研等联动融合,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新赛道的要求,汇聚、丰富和拓展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推动智能技术在教学和教研中的深度应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北京市将聚焦教学设计、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指向问题解决的实践成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文字:常悦
编辑:苏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