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能重卡首次进行长距离、跨区域运输测试
2024-04-20
更新时间:2024-04-20 02:21:26作者:无忧百科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把数字化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在新技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撑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探索实践,涌现出一批典型的实践案例、应用成果。
为立体化展示区、校优秀案例成果,分享专家观点和先进经验,本报推出“首都智慧校园行”栏目,将陆续走进部分北京智慧校园示范校,充分展示首都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成果。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科技园分校五年级3班学生上了一节语文“双师课”,来自校本部的李华、李喜源老师与科技园分校的贾艺聪老师线上线下联袂讲授了单元二“阅读名著”内容。整堂课分为两个段落,分别由三位老师主讲。其间,屏幕两端的学生们都可以举手回答问题,还可以相互点评、相互启发。三位老师的默契配合和精彩讲授赢得了阵阵掌声。
推动数字化建设迭代升级
在集团化办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类似校际、校内开展“双师课堂”,共享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程资源的形式,在中关村三小教育集团各成员校之间已经常态化。这仅是中关村三小数字化建设最普通的案例之一。
近年来,该校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契机,全面推动校园数字化的迭代升级,在课堂教学、作业评价、数字媒体建设、虚拟校史馆、VR课程开发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通过推进视频会议建设、双师课堂建设、资源平台建设和云端设备运维等多项创新应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中关村三小还依托大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台,构建了一个涵盖学校、教师、学生三大体系的数据体系,推动了人工智能工具的研发和应用。据了解,学校的人工智能建设目前主要集中在生成式大模型建设、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人工智能排课等关键领域。
中关村三小课程部、信息中心主任郝石佩表示,这些研究和应用不仅有助于优化学校教学管理流程,还帮助教师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个性化,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把大数据存起来用起来
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系统,实时捕捉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通过课堂录像,采集教师当堂课件总字数、教师讲课平均语速、教师最长发言等数据,就可以评价教师的授课风格,并从多个维度绘出教师素养能力雷达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系统提供的16项排课规则进行选择设置,人工智能系统会优先按设置条件给出排课结果……
中关村三小的人工智能建设覆盖了教学、管理和学习三大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教育体验,提高教育和管理的质量”既是目标也是共识。对此,学校的干部和教师们有着切身的感受。
中关村三小人事干部杨宁表示,通过学校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可以更快捷地获取教职工信息,统计教师年龄、职称等专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更好地将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培训、晋升、调岗等梯队培养相结合。
在学校学科教师的眼里,“大模型”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抽象的存在。在内容为“寻找问题答案方法”的数学课上,教师孙婷婷借助“星火大模型”,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更加专注于主动地探究学习,获得对数学知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孙婷婷说:“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我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学习体验。”
创新探索的脚步不能停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北京市高度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把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市中小学主动拥抱新技术,围绕教学模式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管理与服务等领域,开展创新示范研究。
在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中,北京市共有6所学校入选,中关村三小便是其中之一。对于中关村三小来说,入选基地名单是个好机会,也是个新起点,探索的脚步不能停下来。
目前,中关村三小在生成式大模型建设方面,已经推出了“语文课标小助手”“信息科技课标小助手”“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助手”三个应用模块。以“语文课标小助手”为例,教师只要在程序中输入备课、教研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疑问,就可以与AI实时对话,快速得到相应的回复。
“我们可以在自建的平台上构建个性化的知识库,训练出自己的大模型。学校正在根据自身需求,开发更加多样的专用大模型。”郝石佩说,学校的人工智能应用还处于初期探索状态,仍然有很多应用问题需要解决,需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推动学校进行完善。中关村三小未来将在智能图书馆、智能班级管理、智能媒体服务、智能劳动教育、智能校园安全、智能办公等方面作出更多探索。
文字:赵艳国
编辑:苏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