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效应“卷”到班委会,高中不进班子,大学要竞争个什么当当

更新时间:2023-09-21 10:33:31作者:无忧百科

张雪峰效应“卷”到班委会,高中不进班子,大学要竞争个什么当当

今年,小女考上了大学,送她到学校报到的路上,她突然说:老爸,我到大学竞争个班长当当如何?



我大吃一惊,说在高中阶段,老师让你当班长,你哭哭啼啼说啥也不干,后来让你当学习委员,你说“傻子才干班干部呢!”

我不明白,一向傻乎乎的女儿怎么变得如此精明起来了?她这是怕耽误学习呀。

后来才知道,她是受到了“高人指点”“神仙指路”。

这个高人就是张雪峰。



张雪峰有个视频,说高中班干部不值得当,高中当了班长什么的,将来谁还记得你?毕业十年后参加同学会,同学们比的是职业,考的什么大学以及赚了多少钱,不会有人记得你还是他们的班长。

何况高中班干部纯粹是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耽误学习,影响高考,如果高考少考1分,就要落后一个足球场大的那么多人,当学生干部太不实惠了!

张雪峰指导高考志愿,说研究生报考,都是紧紧拽住“功利”这根绳子,无利不起早,无利不当高中班干部。



小女考上大学后,再一次被张雪峰“洗脑”,她认为大学可以当班干部了。

按照张雪峰的逻辑,大学环境变了,高考报志愿开始,就要盯着就业,赚钱,到大学后还要盯着刷绩点、推优、保研、加分、评奖学金、选调资格……

这些都需要量化考评,都需要竞争,所以到大学一定要竞争学生干部,而且将追求当干部的效益最大化,追求高“性价比”。

因为大学的学生干部纳入了老师甚至学校领导的视线范围,且权力很大,说是为同学服务,实则给老师分担工作,还管学生的逃课、纪律、助学金分配等,因为与老师接触多,可以最先获得推优资格。



有很多班干部,在老师的帮助下,毕业后留校当了辅导员,还有保送研究生、选调生等,甚至还可以凭借老师的关系推荐就业,反正好处都是看得见的。

小女被张雪峰“带节奏”了,所以立志到大学当学生干部,我当然支持她。

昨天,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热搜,再一次印证了“张雪峰效应”。

说的是某211大学法学专业搞班委会竞选,但凡上过学的,都知道班委会由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组成。有40多个同学报名参加竞选,且1人竞选多岗。

情况是,班长岗位遇冷,团支书和学习委员挤破脑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再明白不过了,当班长太累,大多出力不讨好,最俏的是团支书和学习委员,活不累,还能够通吃八方,性价比特高。

据说,这个竞选过程持续了近4个小时,有点像是神仙打架,没有1人是不认真的,都是势在必得。

我就想,他们哪里是相当班干部?分明是想入党、保研、留校、考研、考公、找工作……这也太功利了吧。

从现在可以看到毕业后,那将是怎样一个血风腥雨的功利啊!

真的是“张雪峰效应”在班委会竞选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张雪峰效应”到底对不对?

我看到网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张雪峰带节奏把学生带偏了。实际上当学生干部不应该如此功利,应该注重服务精神,而不应将此作为获得收益的跳板,更不应强调班干部所享有的“特权”。

此外,即便没有这些实用性价值,也不能说当班干部“无用”,当班干部可以充分锻炼一个人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是大学生活中锻炼自身素质、获得个人能力综合提升的好机会。

那种只追求当学生干部的好处,就让班干部工作走了形,也有些短视了。只会损害大学校园的良好生态环境。

我倒是不这样看。



第一,这种“功利”和“内卷”也不全是学生们的错,也不全是张雪峰的错,是大环境所致。你看家长和学生早已养成“只有考高分才能上优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思维。大学生只有努力搞好关系才能保研、就业,只不过这种竞争运用到大学校园里了。

第二,如今的大学生更加理性,填报高考志愿先看就业,上大学先看出路。

大学生竞选班干部,可以更多接触老师,搞好跟老师的关系,为老师服务,当然优势就展现出来了。当学生干部有含金量,每个岗位含金量还不一样,同学们纷纷竞争,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第三,说张雪峰带节奏,张雪峰老师可能不会答应。没有张雪峰,还有李雪峰,王雪峰,上大学目的就是为了就业,为了一个更好的生活,也才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没毛病。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本文标签: 高中  网红  张雪峰  班委会  班干部  团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