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路线图”明晰 政策调节风险防范并举

更新时间:2023-11-01 07:50:08作者:无忧百科

金融工作“路线图”明晰 政策调节风险防范并举

图虫创意/供图 翟超/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贺觉渊

秦燕玲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看点颇多,除了总结过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路线图”也获明晰。

根据会议内容,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同时,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将持续推进。

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决定了我国未来几年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格局。此前,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分别于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名字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比于此前多次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从“全国”改为“中央”,更加体现了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

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

据今年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中央金融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作为党中央派出机关,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

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会议指出,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市场对‘跨周期调节’的理解是,在‘逆周期调节’基础上要兼顾经济短期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连续性和稳定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章俊近日表示,当长周期因素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宏观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导致滞后效应上升时,适时转向实施跨周期调节则将成为明智和合理的选择。

会议还指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日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然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鉴于近年来货币政策始终未搞大水漫灌,当前政策空间较大,未来若需要稳增长、稳楼市政策进一步发力,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还有下调空间。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上还有适度宽松、合理增长的空间。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将以提升企业和市场主体预期、信心、意愿和能动性为抓手,促进资本和资金更精准、畅达地为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驾护航,以量的合理增长支撑实体经济企稳向好。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仍是重中之重

回顾历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均是重要议题。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永恒主题;另一方面,尽管我国金融风险趋于收敛、整体可控,但恰如本次会议所强调的:“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日前撰文称,地方债务、地产和银行不良资产三大风险点中,预计前两个是重中之重。化债一揽子措施已密集推出,针对房地产化险,此次会议除了强调要“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还明确要“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李曙光早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金融监管重要变化之一在于统筹协调。李曙光认为,金融市场涉及多个行业,各行业内部问题可能通向其他市场,因此金融监管需要统筹协调,不能单边突进。

已落地的《方案》正是要解决此前存在的权责不清等问题,从而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下一步还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央地协调,更好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次会议还提出要“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对此,董希淼认为,金融机构要打破各自为政局面,形成大中小机构合理分布、良性竞争发展格局。其中,要特别采取措施防范大型银行非市场化过度下沉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