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栽培技术 灵芝栽培技术大全

更新时间:2024-02-26 00:24:03作者:未知

灵芝栽培技术 灵芝栽培技术大全

灵芝栽培技术

回答灵芝最适宜的栽培期为4月10日至5月10日,可以用棉籽皮79%,麦麸约20%,蔗糖1%,加水配制养料,每个塑料袋中装入养料大约1千克,装完后将袋口扎紧熔封,然后进行灭菌处理,温度降到30℃时在菌袋上打上孔,将菌种种入,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45-60天后即可出菇,栽培期间做好喷水、通风等工作。

一、栽培时间

灵芝最适宜的栽培期为4月10日至5月10日,5月20日后陆续开袋出芝。每年6-7月是梅雨季节,因此,要确保6月10日前全部开袋出芝,让灵芝子实体生长能处于一个高温高湿环境,从而取得高产稳产。

灵芝栽培技术

二、配制养料

1、栽培灵芝的培养料要特别新鲜、干燥。新鲜培养料的营养丰富,杂菌含量少,有利于菌丝的萌发,抑制杂菌的生长。

2、养料配方一:棉籽皮79%,麦麸约20%,蔗糖1%,拌料含水量60%-65%。

3、养料配方二:玉米轴渣50%,杂木屑约30%,麦麸约20%,拌料含水量60%-65%。

4、养料配方三:稻草粉45%,杂木屑约30%,麦麸(或米糠)约25%,拌料含水量60%-65%养料配方四: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硫酸铵约0.2%,拌料含水量70%。

灵芝栽培技术

三、装袋

将每个塑料袋中装入养料大约1千克,装袋一定要装结实,装完后将袋口扎紧熔封,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将菌袋放入灭菌室中,将温度升高到100℃,一直维持大约10到12个小时,然后等其自然冷却。

灵芝栽培技术

四、接种发菌

1、菌袋温度降到30℃时在菌袋上打上孔,将菌种种入,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灵芝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对于用塑料绳扎口的菌袋,待菌丝封面后,必须在菌袋两头扎微孔通气。

2、灵芝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灵芝房的空气湿度为85%-95%,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湿度太低会使灵芝子实体瘦小,甚至僵化不发,子实体形成初期的水分管理以墙壁、床架、地面、空间喷水为主。

3、当灵芝菌盖直径大于3厘米后,要随着通风量的加大,增加喷水次数,每天3-4次,直接向灵芝喷洒即可。

灵芝栽培技术

五、采收

培养45-60天后,菌袋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凸起疙瘩块,就可以出菇了。

本文标签: 灵芝栽培技术  

为您推荐

灵芝栽培技术 灵芝栽培技术大全

灵芝最适宜的栽培期为4月10日至5月10日,可以用棉籽皮79%,麦麸约20%,蔗糖1%,加水配制养料,每个塑料袋中装入养料大约1千克,装完后将袋口扎紧熔封,然后进行灭菌处理,温度降到30℃时在菌袋上打上孔,将菌种种入,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45-60天后即可出菇,栽培期间做好喷水、通风等工作。

2024-02-26 00:24

提子伤流的原因是什么,防治措施有哪些

农业知识:提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很多朋友喜欢吃它。现在市场上的提子价格不便宜。因此,有更多的农民种植提子。然而,一些农民报告说,春天很容易造成伤流。主要原因是伤口流出的汁液,造成大量营养物质流失。光照下,产量会降低,重照下,整株都会死亡。那么伤流

2024-02-26 00:24

柴胡种植亩产量及效益(柴胡种植亩产量及效益实施方案)

柴胡种植一年亩产柴胡干品100公斤,而种植两年可获得100-200公斤以上的干品。按产量150公斤、售价50元每公斤计算,可获得7500元,茎叶2元每斤,产量为300斤左右,可获得600元,合计8100元,除去种子、肥料、机耕、人工、农药等550元成本,获得的纯利润为7550元。

2024-02-26 00:23

绿宝瓜的生长环境,有哪些注意事项

农业知识:绿宝瓜通常在春天播种,夏天收获。它看起来有点像绿宝瓜。很多人喜欢吃这种瓜,农民也经常种。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绿宝瓜的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 绿宝瓜的生长环境 1、甜瓜需要充足的日照,每天日照时间应在10-12小时以上。如果每天保存14-15小时,甜瓜生长良

2024-02-26 00:23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选择在土层深厚、肥力充足、无病虫害的地块种植黄芩,整地施基肥后将种子放在50℃左右的温水下浸泡14-18小时,捞出晾干后用湿布包裹进行催芽。播种时间为春季和秋季,按行距20厘米,开1-1.5厘米的小沟,撒入种子后搂平,覆土并适当浇水,幼苗长至13-17厘米时定植,株距23-26厘米。

2024-02-26 00:23

薏米种植过程中需注意的点,薏米应该好养吗,怎么养殖

农业知识:薏米是一种普通的谷物,具有很高的治疗价值。它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很受欢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说说在种植薏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七个要点。 薏米种前准备 薏米要想茁壮成长,首先需要选择一块肥沃的土地来种植,而且还要在种植前先松土,这样空气才能更流通、更保温

2024-02-26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