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特效药
2024-02-27
更新时间:2024-02-27 21:30:13作者:未知
回答1、培养料湿度过大:培养环境通风不良,造成培养料内缺氧,导致幼菇无法正常生长,最后萎缩死亡。2、缺少水分:培养料内缺少水分,发菌时没有做好保湿工作,采菇后未及时补水。3、通风不良:覆盖薄膜后没有适时通风,导致培养料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发生缺氧。
一、没有病害的草菇菇蕾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1、培养料湿度过大
(1)具体原因
培养环境通风不良,导致培养料内缺氧,使得幼菇难以正常生长,最后萎缩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将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75%以内(适宜含水量为65%)。
②喷水后加强通风,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时,少喷或不喷出菇水。
2、缺少水分
(1)具体原因
建堆时,培养料内缺少水分,同时在发菌过程中没有做好保湿工作,采菇后没有及时补水,导致菇棚的保湿型较差,最后使得菇蕾萎缩死亡。
(2)防治方法
①温度较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较低时,及时喷洒出菇水,防止培养料偏干。
②幼菇形成后,注意进行通风换气,并确保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比如在菇棚内喷水或向地面淋水,当幼菇长到手指般大小时,可直接向菇床喷水),如果此时期培养料还是偏干,则幼菇很容易死亡。
③每潮菇结束后,及时补水。
3、通风不良
(1)具体原因
在培养草菇的过程中,为了保温保湿而覆盖薄膜,但没有把握好通风时间,导致培养料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从而发生缺氧,最后导致菇蕾枯萎死亡。
(2)防治方法
播种4天之内要定时通风,随着菌丝数量的增加可适当增大通风量,出现针头菇之后更要加大通风量。
4、水温不适
(1)具体原因
对草菇喷洒了22℃以下的井水,或喷洒了长时间被阳光照射温度达40℃以上的水,导致第2天菇蕾全部枯萎。
(2)防治方法
气温较低时,喷洒30℃左右的温水,菇体较小时不可直接喷水。
5、料温偏低或温差过大
草菇对于温度比较敏感,一般情况下,当料温低于28℃时就会影响到它的生长。当发生气温骤降或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昼夜温差过大的情况时(尤其是料温在短时间内的温差变化超过8℃),就会导致幼菇大量死亡,情况严重时甚至连大菇都会死亡。
6、培养料偏酸
(1)具体原因
草菇喜欢在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当PH值为6时,虽然可以结菇,但很难长大。除此之外,偏酸性的环境适合绿霉、青霉、链孢霉等杂菌的生长,这些杂菌会和草菇争夺养分,严重时会导致草菇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制作培养料时,适当提高其PH值,采收头潮草菇后,喷洒PH值为9-10的石灰水。
②喷洒出菇水时,若培养料已经呈偏酸性,则也可以喷洒PH值为9的石灰水。
7、机械损伤
(1)具体原因
草菇的菌丝比较稀疏,很容易受到损伤,如果在采收或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动作过大,触碰到了周围的培养料,使得菌丝断裂,则周围的幼菇就会因为营养和水分无法得到供应而死亡。
(2)防治方法
在采收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动作应尽量轻一些。
8、培养料缺乏养分或过松
(1)制作培养料时,添加了上季丢弃的废料,虽然刚开始出菇时形成的子实体原基数量较多,但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因营养不足而导致出现草菇大批死亡的情况。
(2)培养料上床后,基料内具有较大的空隙,导致菌丝相对比较稀疏。
二、菇蕾形成的原理
1、一般可将外观上没有组织分化的子实体的初始阶段,称作子实体原基,简称原基,而食用菌的原基多由达到生理成熟的双核菌丝扭结而成,当条件比较适宜时,原基会生长发育成为外观或内部已有组织分化(比如菌柄、菌盖、菌褶等)的子实体初始阶段,此时便称为菇蕾。
2、各种食用菌的原基的形态和大小通常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多为一个较小的白色瘤状突起,但菇蕾的形状和大小则会根据食用菌的品种而发生而异,因此变化会比较大。
3、草菇、竹荪的菇蕾一般为蛋形,大小和雀蛋、鸡蛋、鸭蛋相似。蛹虫草、金针菇、侧耳类(平菇)的菇蕾为珊瑚状。香菇、双孢蘑菇等食用菌的菇蕾为典型的伞状(即蘑菇状),其菌盖在未开伞的状态下直径都能达到几厘米。
4、草菇、双孢蘑菇的菇蕾的食用价值以及商品价值较高,香菇、平菇、金针菇等种类的成熟子实体(可弹射孢子)的味道较好,而且产量和商品价值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