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抛弃散养不可取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

更新时间:2023-04-18 12:12:13作者:佚名

完全抛弃散养不可取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

  八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快速上涨,这与全国各地生猪存栏量尤其低直接相关,从而浮现供小于求,供求矛盾凸显。而生猪存栏量低是由三个缘故引起:一非洲猪瘟是造成存栏量突降的直接缘故;二农村生猪禁养是造成存栏量减少的主要缘故;三在上述两个条件的前提下,生猪的生产周期是存栏不足的客观缘故。

  总之,这次由非洲猪瘟直接引起的猪肉市场的大幅度波动现象,与养猪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尤其是采取激进的农村生猪禁养政策,破坏了以某村为代表的农村养猪业作为稳定器的作用。面对生猪与猪肉市场失灵现状,环绕着稳定猪价和生猪生产,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各种措施。

  8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断定五项具体措施,其中两条就是请求各地废除超出法律发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建议》指出要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其中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要踊跃带动中小养猪场(户)发展。

  紧继而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紧急出台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政策与文件,助力生猪生产与猪价稳定。可见政府意识到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尽善市场,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另一方面赋予农村养猪户生存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作为激进的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农村禁养政策是存在问题的:

  一是忽视中国的基本实际。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添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农村常住人口占6亿左右,这些人口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老年人为主的小农群体,二是是以中青年为主的中农群体。

  这两类人群是农村养猪业的主体,形成了以散养与中小型规模并存的家庭农场养猪模式。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料报告》预计未来我国养猪产业,大型和超大型养猪企业占30%,中小型的家庭农场和养猪大户占70%。实际上,从80年代企业陷入养猪业开始,养猪的规模化得以开启。从人力劳动到机械化养殖,从散养到专业化养殖,生产效率提高,规模化养猪占比越来越高,其中大型企业生猪出栏逐渐提升。

  然而根据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与实际,与“三农”有机结合的农村养猪业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与现实性,从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养猪业的有机衔接。

  种养结合的生猪生产模式,既有助于农业去过密化,同时吸纳中农群体。一方面能够满意乡村猪肉市场的需求,使得农村作为猪肉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与功能能够潞傍保持,避免浮现社会性恐慌;另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基层秩序。作为养猪业的中农群体,通过养殖获得不低于打工的收入,成为乡村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从而有助实现乡村管理的现代化。

  二是政策制定过程采取排斥散养与中小型规模养殖。政策更多的作用在于规范与引导,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不是限制与禁止,从而破坏农户养殖的踊跃性。

  其排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惠农政策中更偏向于企业与大型养猪场。惠农政策更多是通过补贴的形式体现。根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补贴政策主要分为五个:良种补贴政策,范围限定在天津、河北等省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范围更是限定符合中央标准的调出大县;标准化养殖项目,范围限定生猪主产区;生猪育种补贴,范围是国家核心育种场;生猪养殖保险政策,没有具体限定。

  即使在具体补贴上,逐渐从能繁母猪300头以上或生猪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散养户等倾斜,但数量有限,主要是疫苗补贴,养猪良种补贴、生猪扑杀补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等底线补贴,而相关的贷款、奖励、保险等方面几乎处于空白,即使政策有,也没有相关的动力基础。可见中小型养猪场和养猪大户的劣势地位,其发展更多的依赖自身的资金与资源、依赖自身发明市场,“我们规模小,补贴少,贷款也比较难,银行不愿意贷”。

  二是农村禁养政策强制推行。通过环保、强制升级等政策形式,甚至部分地区限制养猪业的情况,如某省某市共划定148个禁养区,总面积2211.8平方公里。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共准备关闭搬迁规模养殖场区126家、养殖专业户969家,已关闭搬迁养殖场120家、专业户938家,尽成任务进度的96.6%。这种以行政主导的方式,是激进的,不合理的。

  一方面极大的增添养猪户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无形中的扩大市场风险。农民的理性受到抑制,主体性未得到尊重,严重打击养猪的踊跃性。从目前看,农村养猪业虽然存在专业化不足,环境污染、病害传播等问题,然而政策并不在禁止,而是引导转型升级,从而能够符合中国目前发展的生猪与猪肉需求和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生猪与猪肉市场的剧烈波动赠予我们的启示:惟独结合中国基本实际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才干真正的推动养猪业的转型升级,否则不仅会造成养猪市场的动荡,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忽视中国基本实际,是违抗中国发展基本前提的,违抗中国“稳中有进”的发展基调。

  对于养猪业而言,脱离“三农”实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断定性和不稳定性,危害中国长远发展目标;另一方面采取激进的措施,揠苗助长,极易消解了中国农村养猪业作为中国养猪业现代化的稳定器的作用,不利于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食品安全需求。

  总之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专业化、规模化与机械化的现代化道路,既需要政府的长期规划与有效引导,也需要市场客观需要,同时也要尊重农户的理性选择和主动适应。

本文标签: 散养  养猪业  政策  市场分析  

为您推荐

完全抛弃散养不可取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

市场分析:八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快速上涨,这与全国各地生猪存栏量非常低直接相关,从而出现供小于求,供求矛盾凸显。

2023-04-18 12:12

中美贸易磋商取得阶段性进展对豆粕、生猪影响几何?

市场分析:据新华社报道,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双方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导下,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

2023-04-18 12:12

猪肉替代性消费习惯培养中,猪价上涨之于消费经济账!

市场分析:自去年8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供应偏紧,其他肉类消费量大幅增长。对我国生猪产业而言,无论是外部压力,还是内部驱动,都远比不上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严重,

2023-04-18 12:12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压力较大

市场分析:据统计,中国人平均每年要吃掉7亿头猪,猪肉在中国人肉食结构的占比超过六成。

2023-04-18 12:12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年底前生猪产能将探底趋稳 生猪生产

市场分析:10月12日,“2019生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新农业与新零售产品对接会”在长沙召开。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在会上表示,今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将探底趋稳,猪肉市场已经逐步稳定,当前生猪生产恢复进入了关键时期。

2023-04-18 12:12

未来猪肉价格 将会恢复平稳

市场分析:连月来,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无疑让老百姓体会到了不小的压力,作为中国老百姓日常最重要的肉食来源,猪肉的价格可以说跟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023-04-18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