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优美震撼句子(余光中经典名句50句)

更新时间:2024-03-08 01:57:26作者:佚名

余光中优美震撼句子(余光中经典名句50句)

1. 优美诗意的句子(最好是名家大家风范的 比如余秋雨 余光中 等的)

1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还有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 余光中《寻李白》

2.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3.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4.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5.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我没哭,可是眼泪流下来了~~~

6.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时间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时间刻度的尾部。(郭敬明)

2. 求余光中经典语句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敲打乐>>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

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 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 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

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

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

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

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璨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

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

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3. 优美加感人句子

1、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地滴答着.

——高尔基《时钟》

2、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

——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3、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4、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5、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张爱玲《秋雨》

6、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当,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消磨掉.

——张爱玲《心愿》

4. 余光中写李白的经典语句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还有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以上是最经典的几句!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后边的)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伤兵和难民

把胡马和羌马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连太太都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扣我额头

当的一声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无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那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的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笑,向西哭

长安都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空中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5.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的句子赏析

听听那冷雨》教案 【学习目标】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交流、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先生于2002年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把它读一下:(投影)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

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近他。

(投影余光中照片,师介绍人生经历)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同时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 邮票 母亲 亲情 长大后 船票 新娘 爱情 后来呵 坟墓 母亲 亲情 而现在 海峡 大陆 乡土情、爱国之情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一篇《听听那冷雨》。(投影标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2、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3、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4、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注意: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牵强附会。

过程中注意点拨。例如: (1) 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

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2) 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

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

(3) 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5、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三、概括主旨(小结): 请大家把文章的主旨概括一下,写在你的本子上,注意语言要贴切、简洁。 明确: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四、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冷雨,然后做一下口头交流。 (生发言,师适当点拨) 可拓展思路:乡土情、爱国情 亲情、爱情、友情 学习、工作、人际交往 个人情绪(自卑等) 外在感受(文章、音乐、社会风气、道德水平等) …… …… 给出范文: 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小心地晾晒自己收藏已久的心事,可是记忆还是会被这样的冷雨淋湿淋透。

阴冷的天,细细飘洒的雨,远处朦胧的景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以为自己真的变坚强,所有悲伤和泪水,都成为过眼云烟,可是在这样的阴。

6. 当我死时余光中句子赏析急需

要真正有效地分析这首诗,有一对矛盾必须抓住,这就是:死亡和满足。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条件是什么呢?是安葬的地方。只要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从逻辑上,强调了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不能回到故乡(后面有交代,十七年不能回乡)。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诗章的最后出现了“代替回乡”,就是点了题。

诗人是中国人,却不能回到故土,造成了如此的遗憾。这种遗憾是痛苦的,但是,只要能够安葬在祖国大陆,痛苦就消解了。

如果直接写安葬在大陆,不是很简单吗?或者写成安葬在辽阔的祖国大陆,不是也可以吗?但这样就不能给读者以感染。这里只写了祖国大陆的两条河之间。对于祖国大陆来说,显然不全面的。但是,这不全面的长江和黄河却比之全面的祖国大陆要生动,因为这是两个有特点的细节。细节因为有特点,就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记忆和联想,不但其间的广袤的土地,而且黄河和长江相联系的历史文化传统都会参与进来。

这是这首诗的情感动人的第一个层次。

如果就写到这里为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未免仍嫌单薄,不够深厚。

接着诗人进一步表现因为安葬在这两条河之间,不但痛苦消解了,而且是转化为一种幸福的美感。

这种美感,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由长江、黄河衍生出来的系列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先是把长江黄河之间的大陆转化为“最宽阔的床”,死也就自然地转化为“睡”。再是把黄河和长江的涛声,转化为音乐(安魂曲)。

这样的美,不但是意象的美,而且是想象的美。而想象的美又以联想的自然为基础。

这里的想象是这样奇特,难得的是联想又是这样自然。

自然在于,大陆和眠床,本来是不好联想的,但是,凭着“最宽阔”三个字,联想就自然了。黄河和长江的波涛之声也可能是咆哮的噪音,但是,诗人把它转化为“安魂曲”,是双重和谐的:①由安眠和安葬联想到安魂;②两侧、两管,联想到平衡安宁。

其次是把睡表现为不是一般的安睡,而是“满足地睡”。不仅是“满足地睡”,而且是“满足地想”。

接着是,借助这个“满足地想”衍生开去。阐释为什么“满足”?因为他曾经从遥远的空间距离(美洲大陆)瞭望过,而且在漫长的时间中,思念过这片土地,这一句写得特别精致: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代替回乡

翻译成白话,就是回不了故土,只好长时间地翻阅地图来过瘾。如果这样说,就不成其为诗了。余光中用了西方现代诗歌的一种复杂的修辞技巧,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想象的奇特在于,联想比较曲折,和一般的日常联想异趣。虽然是西方现代诗歌的手法,但文字却是中国古典传统诗文意蕴,味道十足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对峙中的和谐。

读者不难领会这首诗的很强的政治意味,诗人借助怀乡,表达了祖国大陆和台湾统一的热望。这种期盼长达十七年(这首诗写于1966年),要用散文来说,可以说是千言万语,可以写的实在太多太多,如果一味倾泻,可能流于肤浅,甚至芜杂。诗人在这里,把十七年期盼,集中在死亡的焦点上,哪怕是死了,只要能安葬于祖国大陆,思念之苦就转化为安眠之乐,其它的一切都可以略而不计了。

这是诗歌构思立意时常用的一种集中到一个焦点、强调到极端的手法。在我国古典诗话中,这种手法叫做:“精思”。

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

7.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句子赏析急需

听听那冷雨》教案 【学习目标】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交流、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先生于2002年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把它读一下:(投影)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

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近他。

(投影余光中照片,师介绍人生经历)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 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同时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 邮票 母亲 亲情 长大后 船票 新娘 爱情 后来呵 坟墓 母亲 亲情 而现在 海峡 大陆 乡土情、爱国之情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一篇《听听那冷雨》。 (投影标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2、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3、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4、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注意: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牵强附会。

过程中注意点拨。例如: (1) 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

”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2) 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

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

(3) 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5、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三、概括主旨(小结): 请大家把文章的主旨概括一下,写在你的本子上,注意语言要贴切、简洁。 明确: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四、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 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冷雨,然后做一下口头交流。 (生发言,师适当点拨) 可拓展思路:乡土情、爱国情 亲情、爱情、友情 学习、工作、人际交往 个人情绪(自卑等) 外在感受(文章、音乐、社会风气、道德水平等) …… …… 给出范文: 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小心地晾晒自己收藏已久的心事,可是记忆还是会被这样的冷雨淋湿淋透。

阴冷的天,细细飘洒的雨,远处朦胧的景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以为自己真的变坚强,所有悲伤和泪水,都成为过眼云烟,可是在这样的阴雨中,丝丝缕缕的回忆连缀。

为您推荐

余光中优美震撼句子(余光中经典名句50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余光中优美震撼句子,内容包括求余光中最经典的5个句子~,优美诗意的句子(最好是名家大家风范的比如余秋雨余光中等的),求一段余光中的意境很美的句子大致意思是:下雪之后,月亮很美,。1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还有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 余光中《寻李白》2.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

2024-03-08 01:57

关羽名言警句(形容关羽的名言警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羽名言警句,内容包括关羽的名言,关羽说过什么名句,关羽的名句评价。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关羽 “昔日高祖与项羽争

2024-03-08 01:57

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有哪些优点

1、利用旱坡地资源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荒山荒地、旱坡地就地取土,用土构建墙体,成本低。2、采用机械化建造技术,便于普及和大规模发展,提高建设速度,可保证建设质量,采用机建厚墙体当年就能进行生产。3、增加墙体厚度增强了保温性

2024-03-08 01:57

信与礼的名言警句,关于礼和信的名言警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信与礼的名言警句,内容包括关于“信”或“礼”的名言警句,关于礼和信的名言警句,关于“信”和“礼”的名言警句。★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2024-03-08 01:57

描写设计的优美的句子 形容设计精美的句子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设计的优美的句子,内容包括描写“设计师很努力”的唯美句子,描写“设计师很努力”的唯美句子,关于设计师很努力的唯美句子。设计师像拥有马良一样的神笔,把一切事物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可还有人说:设计师就像神仙下凡,用神力把纸上的东西表现出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

2024-03-08 01:57

三爱三节的名言警句(关于三爱三节的名言警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三爱三节的名言警句,内容包括关于三心三爱的名人名言,三节三爱的名言,三爱三节的小古诗。1. 惟有民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鲁迅2.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3.书山有路

2024-03-08 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