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现场:止血带该如何使用?

更新时间:2023-07-27 07:03:23作者:无忧百科

急救现场:止血带该如何使用?

橡皮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管,在现场可使用橡皮条、自行车内胎等替代。使用时要把止血带放在肢体适当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先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一层软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护皮肤。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将橡皮管拉紧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后将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间,由食指中指夹持尾端从两圈止血带下拉出一半,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果需要松止血带时,只要将尾端拉出即可。

布性止血带是用绷带或布条制成的止血带。现场急救时可用毛巾、衣物撕成布条代替绷带。将布带缠绕肢体一圈后打结,圈内插入一小木棍绞紧,边绞边看出血情况,动脉出血刚刚止住即为松紧适度。然后将小木棍用布条固定。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使用原则较复杂。只有准确地掌握这些原则使用得当,才能起到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否则将导致截肢致残。

1.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2.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3.上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出血部位。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止血带的压迫可造成桡神经损伤,进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难以恢复。

4.用毛巾、大手帕等现场制作的布性止血带时,应先将其叠成长条状,宽约5厘米,以便受力均匀。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5.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6.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有明显标志,并在止血带附近或皮肤上明确写上上带时间。为防止伤肢缺血坏死,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l~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需要指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近一步处理。

为您推荐

急救现场:止血带该如何使用?

一般如果发生外伤意外,特别是在野外的生存环境中,总是避免不了流血的现象发生,所以止血是我们在急救中必要学习的内容。一般现场急救中主要使用橡皮止血带和布性止血带。那么这两种止血带该怎么使用呢,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2023-07-27 07:03

四肢骨折时如何进行急救? 四肢骨折时如何进行急救护理

当遇到强大外力撞击时,身体可能发生骨折,而且最易骨折的多为四肢的某一部分,当摔倒或受其它外伤以后,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尤其是老年人,四肢受外伤更容易发生骨折。家里万一出现了骨折病人,应做紧急处理,然后

2023-07-27 07:03

老人“掉下巴”该如何急救?,老人如果掉下巴什么情况

“掉下巴”在医学术语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它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下颌骨的髁状突滑出关节以外,不能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在单侧,亦可发生在双侧。在家里如果有老人出现“掉下巴”的情况作为家人要学会适当的急救方法,减少病人的痛苦!

2023-07-27 04:04

课堂:指压止血急救法,指压止血法操作方法

指压止血法是指较大的动脉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液。

2023-07-27 04:04

常识:伤口包扎的5个误区 伤口包扎时应该注意哪五不

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患者也会觉得非常疼。

2023-07-27 04:04

常识:指甲裂伤出血的急救措施

正所谓十指连心,指甲裂伤出血不用小编多做形容大家都能体会有多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2023-07-27 04:04